日期:2015-12-14 14:02:08
092、武乙(上)
是的,现在就让周族登场还为时过早,因为目前我们距离封神榜大戏还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所以接下来还是先说说商王们的故事吧!
祖甲生前虽然玩得风生水起,但是《国语》却说“帝甲乱之,七代而陨”,所以司马公公也评价说“帝甲淫乱,殷复衰”。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严重贬低的评价,我想大概祖甲就是个商朝版的唐玄宗,早年英明神武,晚年晚节不保,然后也造就了开元和天宝两个大极端……咳咳,商朝的开元肯定轮不到他,武丁和他的老婆们在上头呢!
不过现代研究表明,祖甲大概是商朝废除兄终弟及制度的最后一个环节,从他之后,兄弟相争的事情就再没有发生。
“啊呸,谁说的,我死了不就是弟弟即位的!”
谁?靠,又是【廪辛】这家伙。廪辛是祖甲的儿子,也是祖甲后的新一代王。他死后确实不是由儿子而是由弟弟【庚丁】接的班,但是这次权力更迭估计真不是弟弟的错,因为廪辛总共就在位四年,所以他的死亡应该属于突发情况,没准都没留下儿子呢!孙策倒是想让自己儿子即位,然而他弟弟都未成年呢!
当然,大家也可以脑补为这是最后一次兄弟相争,弟弟把哥哥给刺杀了,巴拉巴拉的,不过这些就不是我的工作了,还是留给小说家们去创作吧!
而从庚丁之后,商朝就真的再也没有兄终弟及了。
庚丁在位的时间也不长,仅仅八年,正所谓“享国之日短,国家无事”。不过在他之后,又有一个作死的二货冒了出来,他就是庚丁的儿子,新王【武乙】。
从武乙这个名字看,此人绝对不是个善茬,不然不会继武丁之后再次使用武这个庙号。那么这哥们都干了些什么?和他曾祖父相比如何呢?
根据史书记载,武乙生前比夏朝的孔甲、桀还要装逼,人家这两位前辈还只是装神弄鬼,自比为太阳什么的,而武乙显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概是为了表示自己比神、比太阳还吊,他老人家做了个木偶,然后称其为天神,接着自己和天神各坐在棋盘的两边开始下棋。你说这木偶吧又不是铁壁阿童木,自己又不会动,于是武乙便命令一个手下代替天神和自己对弈,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天神不胜”,这不武乙就要告诉世人:看,我比神还聪明!完了他轻蔑地表示这神没什么了不起的,于是叫武士们把它给暴打了一顿(不晓得下棋的那个家伙有没有顺便代替天神而挨打)。
除此外,武乙还命人制作了一个皮囊,在里面装满了血,然后悬吊于半空中,自己则拿出弓箭出来射它,他管这叫做“射天”(后羿表示哭死)。射完了,他还叫别人再次装成天神来跪拜自己……
貌似是一个精神分裂患者了,是否武乙脑袋里真的有另一个被称作“神”的人格存在?这些倒不重要咯,因为故事的最后,我们这个不敬天畏神的大王也终于死于了非命。
约公元前1124年左右(这时间都是假设时间,中国最早有确切纪年是共和元年,之前的时间全是以此为原点、根据史书记载倒推、再进行文物佐证的,误差大概有一到两到三位数吧……至于没文物的时代,那具体时间就只有天知道了……话说天被武乙打了之后不鸟我们了),武乙狩猎于渭河流域,突然电闪雷鸣,只听一声巨响,武乙终于装逼遭雷劈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武乙之死(“武乙猎於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
故事到这儿,似乎就可以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一个不相信命运的人,一个不畏惧自然的人,最后终于迎来了惨死的命运,终于死在了自然之手。这个故事深刻地教育了后人:和老天爷作对,是不对的;举头三尺有神灵;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天子装逼与庶民同罪……
但是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
日期:2015-12-14 18:40:29
093、武乙(中)
按照正统史书的说法,武乙因为不敬天,狂妄自大,所以遭到了雷劈,死于非命——这段记载最早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试问,《国语》所言,是否属实?如果《国语》里面的记载是错误的,那么六百年后西汉时期司马迁二次引用后在《史记》里所说的东西那也将是错的。如果《国语》和《史记》都是错的,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读到的历史就也只会是错的。
那么当年的这段记载是否属实呢?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武乙就算真的是被雷劈死的,那么也只可能是他吃饱了撑了雷雨天跑到树下随地大小便的结果,跟虐待上帝什么的一定没啥关系,那都是迷信思想,毫无理由和证据。但是难以解释的是,一般君主出现这种事情,都是要被掩饰或者洗白的,何以武乙之死会被大书特书为遭雷击呢?
其次,商朝的根据地本在河南殷墟,渭河大家都知道,其最东面也是在河南的最西面——所谓“河渭之间”,大概就是渭河与黄河的交界处,即今天陕西省和河南省的交界处,而殷墟所在地安阳位于河南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武乙吃饱了撑了,打个猎跑这么远?想当年太康就是因为在国都附近打猎而被后羿给端了老窝,武乙莫非真是狂妄到极点了才做出这种脑残的事情?
再次,从已发掘出的甲骨文看,从武乙开始,以下的诸王都开始大规模减少人祭的规模,平均每年所杀的人还不到两个(大家去看看妇好一个人的墓里都有四个以上的人祭),甚至少于西周初年。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的不合常理。而我说过,凡是历史上不合理的东西,大多是有问题的。
当我们把以上所有的异常历史状况联系到另一个史实的时候,一切仿佛都能被串起来了。这个史实就是:商朝时期,文化知识主要掌握在贵族和巫师手中,尤其是后者。
所以我们就有了下面这段今人对武乙历史的“翻案”猜测。
武乙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但是他即位的时候商朝的宗教力量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强大的地步,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比如大量野蛮的人祭,明显会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从现实上和理论上打倒教权和神权,武乙一边削减祭祀的规模(祭祀越多,当然就有越多的贡品会被主教、祭司们所贪污——又是贪污问题),一边轻蔑地践踏着宗教偶像。可是这么一弄,他肯定就遭到了巫师们的怨恨,结果他们便编出了武乙遭到报应被雷劈死的传说以吓唬后来的王们:看,这就是不孝敬天神的后果(武乙:呃,我那个好像不止是“不孝敬”这么简单吧)!
但是武乙为何会跑到陕西去打猎呢?
这个就更好解释了:他不是去打猎,而是去打仗。
武乙在位期间,商朝与其他各民族的关系非常的紧张。《竹书纪年》和《史记》说他一生四次迁都,第一次从殷重新迁回了商族的老家亳;第二次“去亳,徙河北”;第三次“自河北迁于沬”,第四次“复济河北,徙朝歌”。当年比九世乱九个王的迁都次数,武乙一个人差不多就全搞定了。然而考古的发现表明,殷在武乙之后仍然是商朝的根据地,那么这里的所谓的迁都的记载就很有问题了。
①武乙确实在不断迁徙;但是②武乙确实又不像在迁都,似乎也不大可能如此频繁地迁都。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书上的这几句记载,都是武乙的军事行动而非政治行动。因为当时商朝在不断地打仗,所以武乙才会没完没了地这里跑那里跑,而那几个新据点并不能算是商朝的都城,而只是商王临时驻扎的前线阵地罢了。而当每一次仗打完了,武乙就会从当地撤兵,所以我们才看到了这一系列反常规的迁徙现象。
既然武乙能在生前如此频繁地征战,所以最后死于一次战争途中就是很正常的了。
那么他老人家的辛苦努力有什么效果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