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郭待封当初毫不理睬薛仁贵的交代,设置的两道防线也是漫不经心,自然被尾随而至的吐蕃军队冲得落花流水。
当薛仁贵从乌海抽身返回大非川时,已无力回天。辎重、粮草被毁,唐军上下彻底丧失了斗志,加之劳师以远,高原反应剧烈,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薛仁贵、郭待封等将领在亲兵护卫下左冲右突,勉强得以保全,狼狈逃回长安。
李治得知西征以惨败告终,不禁大为光火,先是将李敬玄、刘仁轨一阵痛斥,接着又将薛仁贵、郭待封等人免官除名。
大非川战败,给唐朝造成了极大的财力损失和心理阴影,加之高句丽故地暴乱频发,朝廷不得不在西线全面收缩,与吐蕃脱离接触。
此役之后,吐火罗地区完全落入吐蕃之手,“安西四镇”也被裁撤,安西都护府东迁至高昌,实际上是将整个安西地区拱手让给了吐蕃。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下,妥协退让未必能换来和平与安宁,只会激起对手更加凶狠的蚕食。吐蕃侵占安西之后,又继续向东发展,与吐谷浑故地驻屯的吐蕃军遥相呼应,频繁骚扰嘉峪关和河西走廊一线,致使唐朝与西域的联系时断时续,基本上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力。
身在甘州的郑崇质,对形势的急转直下有着切肤之痛。在给狄仁杰的书信中,郑崇质道不尽内心的苦楚与焦虑。对于狄仁杰而言,一个区区法曹判佐,也无力扭转如此严峻的局面。不过,狄仁杰告诉郑崇质,当务之急是坚壁清野,待积蓄力量之后,再收复故地。
“身处低谷,方能显现煌煌的耐力与坚韧!”狄仁杰相信,一雪前耻的那一天,不会太久远。
日期:2015-11-14 17:09:51
对刘仁轨、李敬玄两位宰辅而言,因选人不当挨顿批,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真正让他们感到如鲠在喉的,是那一群品级不高却地位显赫的“北门学士”。尽管二人在日常政务上互相抵牾,但在对待“北门学士”的问题上,态度高度一致,认为这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北门学士”作为一个群体存在,已经有六七个年头了。若是认真追溯起来,还得从麟德元年(664年)说起。
这年底,李治的病情反复无常,对政务愈加感到力不从心,遂授意武则天以“垂帘听政”的方式,参决政事。由于武则天生性强势,明显压过怯弱的李治一头,一度有大权独揽之势,当时的说法是:“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于是便有了“二圣”的说法。
武则天与李治“平起平坐”之后,感到最为紧迫的,是建立自己的智囊团和执政班底。一来为了抛出自己的治国理念,以彰显才能,堵天下人之口,二来则是为了分权,防止宰辅从旁掣肘打横炮。
于是,武则天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之士。这些人虽入了仕途,却以治学为要,既熟谙儒家经典,平日里又是青灯为伴、独善其身,与官场的“山头”、“派系”无甚瓜葛。
武则天将他们招进翰林院,表面上的业务是编撰儒家经典,实则为武则天执政提供智力支持。这些人原本官阶极低,仕途渺茫,得到武则天如此倚重,自然是感恩戴德,恨不得肝脑涂地。
几年下来,这批文人根据武则天的授意,先后编纂了《列女传》、《官僚新诫》、《乐书》、《臣轨》、《少阳正范》等一系列署名为武则天的著作。在此基础上,武则天开始或明或暗地安排、支持他们参与朝政,以分宰辅之权。由于这些文人通常被特许从玄武门(即皇宫北门)出入禁中,故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治团体,忠心耿耿地为武则天造舆论、献计策,伴随着武则天威权日重,也是权倾一时,刘仁轨、李敬玄身为宰辅,也得让他们三分。
正当刘仁轨、李敬玄因大非川惨败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时候,“北门学士”深谙“此消彼长”之运,适时抛出了一枚“重磅丨炸丨弹”——建言十二事。
纵观武则天问鼎天下的艰辛历程,“建言十二事”是她第一次也是最为系统的一次抛出治国理念。当然,具体操刀的都是这些“北门学士”,武则天不过是提纲挈领、然后坐享其名罢了。
“建言十二事”,也就是武则天向李治提出的十二条“改革”倡议:
一、薄徭赋,以劝农桑;
二、免京畿百姓徭役;
三、止战息兵,教化天下;
四、禁虚浮淫巧之物;
五、省功费、劳役;
六、广开言路;
七、杜谗言;
八、王公以下皆习《老子》;
九、父在而母亡者,为母守孝三年;
十、已委任的勋官无追覆;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者增俸禄;
十二、百官任职已久、才高位下者,晋阶升迁。
十二条建议归纳起来,其实无外乎富国强民、知人善任、笼络官员、提升妇女地位。总体而言,这些政策延续了武德、贞观时期的治国理念,并加以完善和深入。李治看到武则天的建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即下诏,颁布全国施行。
武则天自然是利用自己手中的威权,强力推行这些治国措施。不过,当承办第十二条建言的吏部将百官举荐名单报上来的时候,武则天并不十分满意。
“百官任职已久”而“才高位下”,究其根源,要么受出身所限,如门第、科举途径,要么与官场风气格格不入,长期受到排挤。可是,吏部报上来的名单,既有门庭显赫的“五姓七家”,也有炙手可热的一方诸侯,俨然成了大树“朋党”的千载良机。
武则天大为光火,一面让吏部重拟,一面又与李治商量着中意的人选。提了几个人之后,李治突然问道:“皇后可曾记得,十八年前的明经科考试,有一士子对先帝主持编著的《氏族志》大放厥词?”
“呃……”武则天也在脑海里寻觅着,“妾身隐约记得有这么个人,只是年代久远,忆不真切。哎呀,圣上怎么突然想起这事儿?”
“太子昨日入宫问安,言及近日侍讲提到新编撰的《姓氏录》,朕便联想到《氏族志》。”李治解释道。
“接着就联想到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读书人?”武则天笑着补充道。
“正是,正是,”李治颔首,“此人叫什么来着?现在何处?”
“妾身倒想起了些,好像是狄……,对!狄怀英,并州人氏,圣上当时还说是妾身的老乡。”
“来人,让吏部查一查,这个狄怀英如今身在何处,官居何职。”李治传令道。
不出一个时辰,吏部便将狄仁杰的履历、以及屡次河东道巡察的报告存档呈送了进来。李治、武则天细细看去,不禁大为惊骇。
“此人竟在并州法曹参军任上做了近十八年?!”武则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啊,怎么屡次巡察均无褒贬之词?”李治也惊道。
“圣上看这句,”武则天指着其中一句念起来,“察并州有‘平允清狱’之誉,闻名于河东,百姓无不欢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