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 长篇传记小说连载》
第35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百姓欢跃,法曹居功至伟,判佐升迁甘州刺史,为何参军原封不动?”李治更加迷惑不解。
  “陛下,这正是妾身所言,任职已久、才高位下之人啊!”武则天叹道。
  “嗯!”李治也点头表示赞同,“依皇后之见,此人到何处任职为妥?”
  “妾身以为,狄怀英在并州兢兢业业十八载春秋,创平允之境,当人尽其才,到大理寺任职,陛下以为如何?”

  “朕正有此意!”李治颔首应道。
  上元二年初,46岁的狄仁杰离开并州,调往京师,擢升为大理寺丞,官阶从六品上。
  得知狄仁杰升迁,并州百姓纷纷聚集在街道两旁,为他送行。后来,当地百姓又自发地为狄仁杰建起了一座“生祠”,将他当作神灵一般,供奉着香火。
  伴随着并州百姓不舍的呼声与哭声,狄仁杰与他们依依惜别、互道珍重,踏上了新的征途。等待他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安排?狄仁杰无从知晓,只是心怀忐忑地直奔京城而去。
  日期:2015-11-15 13:52:51
  第三篇 崭露头角
  第十二回 太子暴亡谜影重重 怀英敏锐勘破天机
  在司法、刑狱系统做了十几年的基层官员,狄仁杰对大理寺自然是耳熟能详。
  秦朝和汉朝初期,“廷尉”是主管刑狱的朝廷官员,汉景帝时期改称“大理”。“理”源自“掌刑曰士,又曰理”的古意,汉景帝取“天官贵人之牢”,加了一个“大”字。北齐时期正式设立“大理寺”,遂延续至今。
  根据唐朝官制,大理寺是直属于朝廷的审判机关,但所断之案,须报刑部批准。唐代的刑罚从低到高分为“笞刑”(鞭子抽)、“杖刑”(棍子打)、“徒刑”(有期徒刑加劳改)、“流刑”(流放)和“死刑”(处死)五个等级。大理寺主要负责审理中央官吏“徒刑”及以上的案件,另外还要审理各地呈送的疑难案件,并奉旨意派遣使臣,到地方勘察具体案件和指导工作。
  凡遇重大案件时,为提高办案效率,往往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会审,这三个部门并称为“三法司”。因“三法司”的主官皆在衙署大堂办公,坊间又形象地称之为“三堂会审”。
  大理寺的最高长官是大理寺卿,位九卿 之列。大理寺卿之下,设有六名大理寺丞,分工负责各地、各方面的案件审理工作。
  狄仁杰刚到大理寺上任,还在熟悉日常工作流程,便遭遇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太子李弘,死了!
  说起这个太子李弘,狄仁杰并不陌生。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差不多就是狄仁杰科举入仕的时候,他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
  不过,李弘做上太子之后的状况,品级不高又身处边塞的狄仁杰并不清楚。只是当年为父亲守孝,郑崇质前去探望,言及朝廷政局变化时,无意中提了这么一句,说皇太子奉圣上之命,每五日前往光顺门“听政”,裁决日常政务,接着便惹出了上官仪的案子。

  对于皇太子英年早逝,朝廷颁布的文告称,李弘身染“瘵疾 ”,在陪同李治、武则天巡幸东都洛阳合璧宫时不幸暴亡,时年二十四岁。
  自从李弘暴亡,各种说法在洛阳、长安两地传得沸沸扬扬。一时之间,无论是各级衙门还是街头巷尾,都在私下悄悄地议论此事。狄仁杰初任京官,便一头扎进陈年积案的处理之中,虽然对李弘之死深感震惊,但他为人稳重,既不参与议论,也未感觉到有何蹊跷之处。
  在这两三个月里,各种传闻不胫而走,很多人都将李弘之死归因于皇后武则天“毒杀亲子”。正在此时,时任甘州刺史的郑崇质经届满考核,转任扬州都督府长史,回京复命、领命之际,顺便拜访了老朋友狄仁杰。
  郑崇质的到来,让狄仁杰不禁喜出望外。光阴似箭,天各一方,两位故知已多年未曾谋面。各自畅谈这些年的经历之后,郑崇质不无好奇地打探道:“狄老弟身在京城,何曾听到什么风声?”
  “风声?什么风声?”狄仁杰深感不解。
  “怎么?甘州这么远的地儿都传得风生水起了,狄老弟身在皇城根下,竟无所耳闻?”郑崇质以为狄仁杰打着埋伏,遂存心“挖苦”道。
  “不瞒郑兄,狄某赴任以来,一心处理陈年积案,哪有闲暇打听传闻。”狄仁杰知道郑崇质“误会”自己了,于是辩解了一番。
  “狄公依然如当年一般,克己奉公、兢兢业业,郑某钦佩之至!”

  “郑兄过誉了,”狄仁杰摆了摆手,“不知郑兄所说传闻,是为何事?”
  “太子!”郑崇质压低声音,挤出两个字。
  “太子?”狄仁杰不禁大吃一惊,“太子因病暴亡,朝廷已昭告天下,又有何传闻?”
  “众人皆言,此乃欲盖弥彰之举。”
  “欲盖弥彰?这是从何说起?”
  “狄公当年在并州法曹,断过的疑难案件成百上千,难道没看出这里面有何蹊跷之处?”
  “郑兄此言差矣,太子乃病亡,又不是什么案件,大理寺无头案堆积如山,哪还有心思理会这些捕风捉影之事!”
  “郑某在法曹供职也有一些年头,这太子之事,在下倒觉得有些‘无风不起浪’的韵味,传闻虽说荒诞,但也有几分道理。”
  “噢?说说看!”一说起“办案”,狄仁杰立马来了兴趣。
  “狄公还记得当年上官仪之案吗?”
  “嗯,”狄仁杰点了点头,“当年狄某在河阳为父亲守孝,郑兄受蔺长史之托,前来探望,咱们聊过此事。”
  “此案因‘废后’之议而起,‘废后’的背后,则是太子在光顺门听政。”

  “你是说,皇后想专权,势必要除掉太子?”
  郑崇质听得此言,不禁轻松地笑了几声,身子往后靠了靠,笑道:“看看,我怎么说来着,狄公天生就有断案的禀赋!这四处风传的流言,说的便是皇后‘毒害亲子’。”
  “荒谬!”狄仁杰突然正色道,“虎毒尚不食子,岂有堂堂皇后对子嗣痛下杀手之理?”
  “狄公莫恼,”郑崇质见狄仁杰有些动怒,又婉转说道:“流言未必可信,但皇后与太子的矛盾,早已天下共知。”

  “是啊,”狄仁杰深吸一口气,“皇后招揽的那群文人,著书不断,去岁又拟定十二道建言,掌权之势颇见端倪。”
  “还有一件事,狄公恐怕还不曾知晓。”
  “什么事?”狄仁杰迫不及待地问道。
  郑崇质正要答话,只听见屋外有人叫了一声“老爷”,紧接着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郑崇质刚打住话头,狄仁杰的管家狄虎便火急火燎地跑进来禀道:“老……老爷,恩公府……府上……出事儿了。”
  “出什么事儿了?”狄仁杰知道狄虎口中的“恩公”,便是当年从汴州大狱里将自己救出来的阎立本。
  “恩……恩公的侄子阎庄……死了!”
  “什么?”狄仁杰猛然一惊,刚想站起来,却又跌坐在椅子上,久久未发一言。
  日期:2015-11-16 21:48:06
  阎庄是阎立本哥哥阎立德的儿子,这些年一直在跟在太子左右,担任“家令”之职,类似于李弘的管家。尽管阎立本已于去岁离世,但出于对“恩公”的感念,狄仁杰立即前往阎府探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