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 长篇传记小说连载》
第37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噢,你说的是这两句吧,”狄仁杰指着复念道:“积痗俄侵,缠蚁床而遘祸;浮晖溘尽,随鹤版而俱逝。”
  “对,”狄虎点头道,“小的侍奉太爷多年,也习得些文墨,只是这两句,甚是难解。”
  “这倒不怪你学识不精,作此铭文者,实乃刻意隐晦也。”
  “莫非有何典故?”
  “嗯,你猜得不错。”狄仁杰表示赞同,“狄某少年时曾读《礼记》,其中《檀弓上》有云,‘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褚幕丹质,蚁结于四隅’。说的是孔门弟子子张离世时,好友公明仪为他制作了一匹覆棺之布,四角所绘纹饰,如蚂蚁爬行一般往来交错。据此看来,‘蚁床’当是暗指灵柩无疑。”
  “灵柩?”狄虎脑袋里不禁“嗡”了一下,“铭文说阎公‘缠蚁床而遘祸’,莫非说的是他因灵柩而得祸?”

  “应是此意。”狄仁杰颔首道。
  “何人灵柩,让阎公与之俱逝?”狄虎一边问,一边暗自思忖,其实已经有了自己心中的答案。
  “你说呢?”狄仁杰追问道。
  “小的觉得,阎公身为太子家令,则灵柩恐怕是……”
  “不必揣测,”狄仁杰示意狄虎打住,“下面这句‘随鹤版而俱逝’,其实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小的正想问,这‘鹤版’又作何解?”
  “《列仙传》云……”
  狄仁杰正要解释,却被狄虎的追问硬生生打断:“老爷,《列仙传》是何典故?”
  “啊!”狄仁杰昂首微笑道,“此乃道家神仙的传记,‘子不语怪力乱神’,你不知此书,也不足为奇。”
  见狄虎听得明白,狄仁杰继续解释道:“这《列仙传》也是狄某当年偷偷得来翻看的,其中有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游伊洛之间,乘白鹤驻山顶’。据此,后世便将‘鹤’寓意太子。”
  “原来如此,”狄虎如梦初醒,“照此说来,‘鹤版’当指太子棺椁无疑了。”
  “正是!”狄仁杰若有所思地叹道,“作铭文之文,当是清楚诸多内情,只是碍于情势,不得已而隐晦言之。”
  “老爷,那这阎公……哦不,太子之亡……”狄虎欲言又止。
  狄仁杰明白狄虎想问什么,但他却无从作答。无论是郑崇质转述的“传闻”,还是上司张文瓘透露的朝堂纷争,都让狄仁杰隐约感知到了“太子暴亡”的真相。如今,铭文隐晦而确凿地记录在此,不禁让狄仁杰浮想联翩,也生出些许凉意。
  “老爷,”狄虎见狄仁杰久久伫立于此却沉默不语,遂劝慰道:“吉凶自有天命,阎公遭此横祸,也是命中的劫数。”
  “天命?”狄仁杰自言自语了一句,不禁想起少年时在汴州,与一位“海涛法师”偶遇,那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命不可违也”,言犹在耳。
  “看来,‘天后鸩太子’的传闻,恐怕不是空穴来风。”狄虎身在京城,其实对这些传闻早有耳闻,只是狄仁杰对此管束颇为严格,一直不敢在狄仁杰面前露出半字。如今,见狄仁杰似乎也作此想,遂斗胆冒了一句。
  “你胡说些什么!”狄仁杰斥责道。
  “老爷,阎公之死,铭文所记,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小的只是觉得,虎毒尚不食子,天后为何能下此毒手!”狄虎叹道。

  “哎……”狄仁杰长叹一声,又不知如何答话。
  李弘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这不假,但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李弘自幼仁孝,与武则天的性格十分格格不入。
  早在少年时期,李弘曾在侍讲郭瑜的教导下研习《春秋左传》。第一卷讲到“郑伯克段于鄢”,李弘便皱起了眉头。再往下读,臣弑君的故事层出不穷,李弘索性将书扔到一旁,愤恨地对郭瑜说:“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岂能堂而皇之地列于经籍之中?”
  “圣人欲止恶扬善,善恶皆有所表,以警示后人。”郭瑜的回答并无不妥。
  “孔子云,‘非礼勿视’,老师还是换一本让学生读吧。”李弘的态度也很坚决。郭瑜没办法,只得给他换了一本《礼记》。

  后来,李弘渐渐长大,依然崇尚宽仁,以慎杀为念。东征高句丽时,军队有一条严厉的军规,凡是逃亡或者逾期未归的士兵,不单士兵本人要被斩首示众,家人也要遭连坐之法,充作宫奴。李弘特意上疏,认为此规不近人情,有滥刑之嫌。譬如,士兵因疾病或遭遇意外而迁延时日,就不该当作逃亡来处理。还有,即便士兵有罪,处罚本人即可,家人不宜连坐。在这封奏疏中,李弘还想起当年被他扔掉的《春秋左传》里有一句话:“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当时,李治看到李弘如此宽仁,甚为欣喜,将太子的奏疏连同“准奏”的批复,发给各地官员阅览。狄仁杰当时在并州法曹供职,看到这篇有理有据、洋洋洒洒的奏疏,也是钦佩不已。
  还有一次,李治、武则天巡幸东都洛阳,李弘留守长安,以太子之身行监国之事。当年,关中大旱,饿殍遍野,李弘不仅将自己的口粮分给食不果腹的士兵,还上疏建议,将专供皇家狩猎的“沙苑”无偿租借给贫苦农户,让他们平安度过饥荒。
  往事如烟,斯人已逝,狄仁杰仰天长叹,竟不知倾诉内心中的纠结与苦楚。
  “老爷在天子脚下供职,可要处处留意啊!”见狄仁杰又是良久无言,狄虎不无担忧地提醒道。
  “狄某惟以苍生社稷为念,何惧之有?”
  话虽如此,太子李弘的离奇死亡,还是在狄仁杰的内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多年以后,狄仁杰积大半生之经历,写就了一部《宦经》,其中一句是“私不示人,意不宣人也”。或许,这便是狄仁杰内心深处无奈的一声长叹!
  日期:2015-11-18 19:23:00
  第十三回 清积案狄仁杰发飙 论平恕刘仁轨折服
  勘破太子李弘谜案的玄机,狄仁杰并没有在心理上得到些许安慰,反而感到更加抑郁。他想不明白,武则天为何如此狠心,非致自己的子嗣于死地不可。可是,关于李弘的死,朝廷已经发布了文告“以正视听”,更没有作为一桩案件交给大理寺勘察。阎庄的死也是扑朔迷离,阎家族人不仅三缄其口,甚至将阎庄的名字从族谱中划去,个中压力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大理寺的普通官员,狄仁杰尽管心如明镜,却也只能保持缄默。

  眼下,让狄仁杰更加揪心的,是大理寺堆积如山的案件。这些案件,或是地方报送,或是大理寺直接查办,但无一例外,皆是年代久远、无迹可寻的“陈案”、“悬案”。
  初任大理寺丞之职时,狄仁杰看到大理寺衙门中专门有一间屋子,被一把硕大的铜锁锁得严严实实,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小吏告诉他,这便是专门存放积案卷宗的地方。经得大理寺卿张文瓘的许可,狄仁杰得以一窥真容。只见这间不算小的屋子里,靠四壁摆放着一排排橱柜,上面搁满了卷宗。随意拿起一件,厚厚的灰尘便抖落开来,迷了眼睛。
  “这些卷宗存放于此多少时日了?”狄仁杰揉了揉眼,问随行的小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