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 长篇传记小说连载》
第49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狄仁杰自知言重,躬身作揖道:“狄某多有得罪,望李长史见谅。狄某只是觉得,因民间传言而大兴土木,耗费之巨,着实不妥。”
  李冲玄笑了两声,说道:“狄公的‘钱袋子’掐得紧,李某早有耳闻,但不知狄公有何破解之法?”

  “依狄某之见,一切照旧即可。”狄仁杰终于摆出了自己的方案。
  “照旧?可传说……”
  “李长史,”狄仁杰打断了李冲玄的话,“当今圣上乃真龙天子、九五之尊,千乘万骑而来,虽有神灵亦拱手迎送,何惧区区妒女之害?”
  狄仁杰一番话,让李冲玄不知如何辩驳,莫非天子出行,还得为一个民间神女让道?于是,圣上巡幸汾阳宫的路线,还是按照原方案定了下来。
  李治听闻此事,由衷地感叹道:“朕没看错,狄怀英果真是大丈夫也!”
  日期:2015-12-02 21:59:25
  第十七回 捕风捉影李贤被囚 意气用事新皇遭废
  “饭桶!饭桶!”
  李治从汾阳宫回来,滔滔不绝地在武则天面前赞扬狄仁杰,可心不在焉的武则天突然摔掉手上的奏章,骂声不绝。

  “天后如此动怒,所为何事?”李治小心翼翼地问道。
  “明崇俨死得不明不白,大理寺、刑部竟然迟迟查不出元凶,简直就是一群饭桶!”武则天怒气未消,拿起摔掉的奏章,递给李治,“皇上自己看看,这些人都是怎么糊弄的!可恶!可恶!”
  武则天提到的明崇俨,正式的身份是一名道士,凭借“幻术”得到李治、武则天的青睐,官至正谏大夫。调露二年五月的一天夜晚,明崇俨在夜色中被一伙“盗贼”劫杀,史称“明崇俨案”。
  朝廷命官遇害,凶手踪迹全无,案件久拖不决,难怪武则天会怒火中烧。她似乎有一些直觉,大理寺、刑部的官员并非办案无方,而是故意消极怠工,因为明崇俨的名声太臭!
  明崇俨名义上是道士,其实就是一个江湖骗子。自从得到武则天的垂青,更加胡作非为、大肆敛财。更令大臣们切齿痛恨的是,明崇俨还公然捏造事实,恶意中伤诋毁太子李贤,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在众臣看来,这样的人死于非命,实在是苍天有眼,弹冠相庆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查案?
  武则天追得紧的时候,负责办案的官员就瞎糊弄,现成的理由一大堆,总之就是了无头绪。
  上面紧追不放,下面敷衍了事,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大骂“饭桶”不起作用,换人也未必有明显的改观,武则天索性给办案的官员指了一条明路。
  “本宫略有耳闻,明崇俨与太子矛盾不少……”武则天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话音一转,“你们这些个酒囊饭袋,拿着朝廷的俸禄,连一桩命案都破不了,要你们有何用?听好了,限你们三日内破案,否则别怪本宫翻脸不认人!”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理寺、刑部的官员知道,该来的总会来,躲是躲不过去的。
  在武则天限定的三天期限内,太子李贤的府邸被查抄,搜出了三百多副皂甲。据东宫里一个名叫赵道生的奴才交待,明崇俨是太子让他杀的。
  私藏兵器、派凶杀人,人证、物证俱在,太子李贤以“谋逆”的罪名被缉捕。
  李治爱子心切,屡次找武则天求情,但武则天不为所动,坚定地认为李贤大逆不道、天理不容。
  随后,李贤被贬为庶人,幽禁于京师长安,次年迁往巴州看押。
  如今,狄仁杰早已不是大理寺的官员,“明崇俨”案也与他无涉。但是,他与其他大臣一样,敏锐地觉察到了太子李贤的获罪,恐怕未必如武则天所说,是“惩治逆子、大义灭亲”之举。
  众人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事情还得从李贤的身世说起。
  早在明崇俨出事之前,皇宫内外一直萦绕着一个扑朔迷离的传闻。据说,李贤名为皇后武则天的亲儿子,其实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
  传闻本身经不住推敲。李弘死后,李治、武则天的子嗣还有好几个,如果李贤真是韩国夫人所生,武则天根本没必要让他来“鸠占鹊巢”,给外人留下口实。
  不过,李贤对这个传闻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与母亲武则天的关系,越来越不融洽了。
  李弘离奇死亡之后,皇太子的位置空了出来。对于后继的人选,武则天似乎并不用心,李贤成了太子,不过是因为他在诸多皇子中年纪最长而已。
  随着时光的流逝,武则天对这个继任的太子愈加不满。在李贤的身上,她仿佛看到了李弘的影子,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弘的性格特点是“宽仁”,李贤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
  李贤早在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他的启蒙老师,便是享有盛誉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王勃教导李贤,可谓是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李贤这个学生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不过,玩耍是孩童的天性,李贤也不例外。
  闲暇之余,李贤喜欢跟李哲(后改名李显)斗鸡。秉承“玩物丧志”的理念,王勃对此颇感不快,可李贤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加“主子”,不方便明说。思前想后,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将李贤的玩伴——英王李哲批评了一番,拐弯抹角地劝谏李贤将心思放在学业上。李贤是个听话的孩子,但这篇文章却让王勃丢了饭碗。
  李治在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他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在李治看来,王勃这是借“斗鸡”讽刺“手足相残”,说起“手足相残”,不由得令人联想到最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
  这还了得?!
  幸运的是,李治性情还算平和,不过是将王勃撵走而已。
  大才子王勃走了,李贤却没有让他的恩师失望。后来,李贤专门召集了一群饱学之士,给晦涩艰深、佶屈聱牙的《后汉书》作笺注。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李贤除了承担“召集人”、“总编撰”的角色,还亲自写下不少见解深刻、颇显功力的笺注,被后世称之为“章怀注 ”。除了“章怀注”以外,李贤还亲自提笔撰写了《列藩正论》、《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著述颇丰,才略为朝野所称颂。

  太子李贤在学业方面造诣精深,群臣对此弹冠相庆、交口称赞,认为大唐国运昌盛、后继有人。这样一来,武则天就相当不乐意了。至于原因,武则天自己心里最清楚,群臣刚开始糊里糊涂,后来也渐渐看明白了。
  “太子非皇后亲生”的传闻散播开来之后,武则天、李贤母子二人的关系更加尴尬。李贤躲在东宫里惶惶不可终日,偶尔见面也浑身不自在。武则天明察秋毫,屡次写信责备李贤不懂礼数,又派人给他送去《少阳政范》、《孝子传》等宣扬“孝亲敬老”的书籍,旁敲侧击地“点拨”李贤。
  李贤心中有疑虑,但不敢开口询问,在对待武则天的态度上愈加不自在。武则天将儿子内心的纠结理解成“离心离德”,而群臣对李贤寄予厚望,更是让武则天心存芥蒂、如坐针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