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异常敏感的时期,明崇俨这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明崇俨是江湖骗子出身,靠“幻术”受宠,最擅长揣摩别人的心理。久而久之,明崇俨摸准了武则天的脉搏。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地位和利益,明崇俨将矛头指向了太子李贤,与武则天内心的担忧“不谋而合”。
为了将李贤“逼急眼”,明崇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太子非皇后亲生”的传闻,经过明崇俨的“不懈努力”,终于搞到了满城风雨、草木皆兵的地步。
明崇俨之死,到底是李贤“拼死一搏”,还是武则天“弃卒收网”的既定部署?客观地说,都有可能!
如此看来,东宫搜出的三百副皂甲,未必就是武则天暗中安排的栽赃陷害。明崇俨咄咄逼人,背后还隐隐约约地不时闪过武则天的身影,太子一方不得不防。
这场母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以李贤成为“阶下囚”而告一段落。李治经历这桩“人伦悲剧”,身体更加每况愈下,时日无多。
尽管狄仁杰打心里不愿相信,但不得不直面一个呼之欲出的局面:武则天“大权独揽”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狄仁杰突然想起了祖父狄孝绪,想起他娓娓道来的这句出自《尚书》的话。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命不可违也。”狄仁杰又想到了郑州城外的那位“海涛法师”,他到底参透了怎样的玄机?
“怎么办?”狄仁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甚至未曾察觉到天色已渐渐亮了起来,一轮红日在朝霞的烘托之下,光芒四射。
狄仁杰的隐忧并非杞人忧天,这些年来,李治的病情一直反复无常“天后”武则天的权势愈加膨胀,大有掌控天下之势,与过去的“废后之争”已不可同日而语。
狄仁杰刚刚进京的时候,太子李弘便在一团迷雾中离奇身亡。嗅觉敏锐的大臣们发现,李治从此开始,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更多“新生代”的官员纷纷聚拢到了武则天的周围。
对于他们而言,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包括狄仁杰这个“庶族”出身的官员,武则天是“伯乐”。如果不是她打破了“士族门阀”的锁链,“庶族”官员很难有今天这样的政治地位。
身处最高层,尽管异口同声地向李治山呼“万岁”,但政治“站队”愈加明显。特别是“北门学士”的“应时而生”,又抛出“建言十二事”,武则天的势力急剧攀升。
如今,肩负“继承大统”重任的李贤成了“废太子”。尽管英王李哲(即李显)迅速被册立为新的太子,但最高层的态势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作为一名从五品上的官员,狄仁杰根本没有资格介入这场权力纷争。他唯一能做的,是在度支郎中的任上克己奉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日期:2015-12-03 18:56:39
李贤被废之后,最高层经过激烈的整合,局势逐渐趋于缓和。但是,这种短暂的平静,在三年之后的弘道元年被彻底打破。这年十二月,五十六岁的唐高宗李治不堪病痛折磨,终于撒手人寰。
李治临终之际,下达了一道遗诏:“太子李显继位,军国大事有不可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狄仁杰听到这份遗诏的时候,一种不详的预感油然而生。他明白,李治的这种妥协,实际上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李治的想法是很好的,皇帝李显尊重“天后”武则天的知情权、顾问权,武则天也尊重李显的自主权、决定权,母子之间有事好商量,其乐融融。但是,李治忽略了一个实现这种“权力平衡”的最重要因素——力量对比!
李显有什么班底和力量,能与武则天旗鼓相当呢?没有!在力量明显不对等的情况下,谈什么“平衡”、“牵制”,无异于水中捞月。
果然,武则天对李治的遗诏有不同的诠释。李显做皇帝,这没问题,但无论大事小事,都得她说了算,李显成了庙里的泥菩萨——摆设!
李显对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实现先帝谋划的“权力平衡”,就必须增强己方的力量。可是,先帝重臣、满朝文武大多是见风使舵之徒,知人知面不知心,未必牢靠。李显唯一可以倚重的,是以岳父韦玄贞为代表的“外戚”势力。
韦玄贞不过是豫州的一名录事参军,品级太低,没什么发言权。因此,李显先是直接提拔成豫州刺史,紧接着又想委任他做门下省的侍中,官阶正三品上,并进入宰相班子。除了韦玄贞以外,李显还列出了一长串加官进爵的名单,连奶妈的儿子都要封五品的官职。
李显的动议,武则天尚未正式表态,宰相裴炎 就坐不住了。“韦玄贞进了宰相班子,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跟我抢饭碗吗?”裴炎暗自忖度着,不能坐以待毙。
李显虽说是皇帝,但涉及人事任免的事项,宰辅压着不办,这事儿就执行不下去。李显急了眼,单独召见裴炎,询问任命的进展。
“陛下,宰辅任命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裴炎继续打着马虎眼。
“从长计议?裴爱卿打算议到什么时候?”
“恕老臣直言,韦玄贞等人的任命,难免有任人唯亲之贤,只怕天后那里……”见李显咄咄逼人,裴炎索性搬出了“后台”。
“放肆!先帝有遗旨,未决之事方兼取天后进止!”
“这正是未决之事。”裴炎借力打力。
“你……”李显气得颤抖起来,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望陛下三思!”裴炎完全占据了主动,俯身劝道。
“哼!”李显往龙椅上重重一击,站起身来,大声喊道,“朕乃一国之君,就算将天下委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一个侍中何足挂齿!”
此话一出,裴炎愣了一下,惊出一身冷汗,久久不曾作答。李显似乎觉察出自己在盛怒之下有所失言,缓缓坐了下来,却不知如何往下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裴炎出去。
裴炎从李显那里出来,丝毫不敢耽搁,立即觐见武则天,将李显刚才所说的话原模原样地给武则天说了一遍。
“逆子!逆子!”不待裴炎说完,怒火中烧的武则天已经吼了起来。
“天后,此事当如何处置?”裴炎小心翼翼地问道。
“裴爱卿,”武则天压下怒火,叹了一口气,感慨道,“天子品性,关乎大唐社稷啊!”
裴炎听出了武则天话语里的弦外之音,应答道:“依老臣愚见,恐怕非行废立之事不可!”
武则天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昂首说:“社稷不容有失,既然事已至此,恐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过……”
见武则天欲言又止,裴炎有些摸不着头脑,正想发问,武则天便试探性地问道:“不知群臣有何反应?”
裴炎明白了,武则天是担心皇帝刚刚登基,便行废立之事,恐怕难以服众。对于这个问题,裴炎心里有数,李显拉出这么长一串的任命名单,受“排挤”的绝不仅仅是他裴炎一个人。个中的厉害关系,满朝文武的心里不言自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