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 长篇传记小说连载》
第51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天后不必担忧,”裴炎开解道,“皇帝弃先帝旧臣于不顾,恣意妄为,文武百官无不寒心。”
  “裴爱卿,此事还得仰仗你啊!”武则天笑了笑,起身来到裴炎的面前。言语虽然轻柔,却似千斤重担,托付给了裴炎。
  “老臣受天皇、天后恩遇,定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裴爱卿言重了,小小皇儿,何足挂齿!哈哈哈哈!”武则天仰首笑着,转身离去。

  次日早朝,裴炎联合中书侍郎刘祎之等人,给坐在龙椅上的李显搞了一个突然袭击,历数他有失皇家尊严、辜负先帝重托的诸多“罪状”。
  群臣对李治有感情,但对李显上台伊始便“另起炉灶”、提拔新人的想法颇为反感。尽管有的大臣心存不忍,眼看着局面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也只能随声附和。
  李显孤零零地坐在台上,强撑着倾听群臣对他的口诛笔伐,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冷汗,渐渐地心神不宁、神情倦怠,整个人几乎要瘫了下去。
  正在气氛异常紧张的时候,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率一队禁军冲进乾元殿。程务挺站定之后,掏出懿旨,当场念了起来:
  “皇儿李显,有违圣意,私相授受,紊乱朝纲。……本宫虽心有不忍,然关乎社稷存亡,思虑再三,决意顺应官民之心,废其帝位,封庐陵王。”
  言毕,两名禁军士兵冲上台阶,将李显架了下来。
  “朕有何过错,天后为何如此绝情?”李显挣扎着吼道。

  “你还有脸问?!”殿外传来一声痛斥,群臣尚未回过神来,武则天已缓缓走入乾元殿,来到李显的面前。
  “李家之天下,大唐之天下,岂容你这逆子胡作非为!给本宫拖下去!”武则天不由得雷霆震怒。
  李显被架走了,等待他的将是漫长的幽禁岁月。
  此时的乾元殿,寂静得只能隐约听见群臣刻意压制的呼吸声。武则天走上台阶,突然发问道:“裴爱卿,有废必有立,依你之见,何人能堪此重任?”
  裴炎上前一步,奏道:“非常时期,全仰仗天后力挽狂澜,新君人选,臣等不敢妄言。”
  “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儿个难得到这么齐,咱们就议议吧。”武则天一边说,一边坐下来,等下面的大臣提议。
  其实,李弘死得糊里糊涂,李贤被流放巴州,李显又被轰了下去。屈指数来,武则天与李治的四个儿子,也就剩下豫王李旦了。

  可是,这个唯一的选择,群臣却始终开不了这个口。李旦虽说已是二十出头,但生性懦弱、与世无争,实在不是做皇帝的料。因此,乾元殿依然是死一般的寂静,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头鸟”,被同僚指着脊梁骨骂一辈子。
  “裴爱卿。”武则天眼看冷了场,便点起名来。
  “天后,”裴炎深知自己“在劫难逃”,早就想好了托辞,“老臣岂敢对皇子妄加褒贬,请天后定夺便是。”
  “好个不敢妄加褒贬!”武则天拈起裴炎斥责李显的奏疏,随手扔了下去,“上面写的什么?你念念!”
  裴炎没想到武则天如此步步紧逼,只好战栗着将奏疏拾起来,却没有打开,而是俯身奏道:“依老臣愚见,豫王李旦敦厚忠孝,是新君的不二人选。”

  “爱卿们以为何如?”武则天用目光扫视着满朝文武,接着裴炎的话问道。
  “臣等附议。”朝堂上异口同声地回应道。
  “天后,”刘祎之上前一步,奏道,“豫王李旦年少,又无处理政事的经验,还得仰仗天后之力啊!”
  “刘爱卿所言极是,”武则天笑了笑,“本宫受先帝之托,岂能置社稷安危于不顾。”
  裴炎听出了一丝“双簧”的味道,渐渐反应过来,刘祎之不就是“北门学士”的骨干成员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裴炎再有异议,也只能硬生生地咽回去。
  数日之后,豫王李旦正式登基,却只能居住在偏殿。武则天宣布“临朝称制”,对于日常政务的处理,只有武则天高兴的时候,会派人通知李旦“列席观摩”而已。
  一句话,如今的时代,已是武则天的时代了。
  日期:2015-12-05 10:44:11
  第十八回 议七庙重臣触天威 叹身世文豪写檄文
  这一天或许来得太迟,但对于雄心勃勃的武则天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至高无上的权力,让她的内心空前地满足。不过,武则天来不及细细地品味这份愉悦,她实在太忙了。
  堆积如山的奏章,纷乱繁杂的政务,混淆了白天与黑夜的区别。既便如此,武则天还是要耗费更多的精力算计着,怎样才能把这个来之不易的位置坐得更稳当。
  就在李旦登基后不久,丘神绩奉武则天的“密令”,趁着夜色离开洛阳,马不停蹄地赶往巴州。没过几日,巴州便传来噩耗,说废太子李贤不堪受辱,悲愤自尽。
  武则天在朝堂上大为光火,痛斥丘神绩“胆大包天、胡作非为”,并当庭下旨,将他贬到叠州做刺史,接着又追认李贤为“雍王”,按亲王之礼下葬。
  一时间,朝堂的空气如同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住声息,冷眼静观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不过,朝堂本身就是一个人心各异的大熔炉,并非所有人都能忍气吞声。
  武则天定了调子,贬了丘神绩(不久后又官复原职),还恢复了李贤的“名誉”,颇有一些痛心疾首、仁至义尽的味道。不过,过去对李氏宗亲“忠心耿耿”的大臣们,明里暗里都在表达着内心的质疑、不满,甚至还有一丝担忧与恐慌。
  伴随着武则天改年号、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旗色、改朝服,甚至改机构、改官名,这种担忧与恐慌愈加强烈。
  “改这个改那个,不就是想改朝换代,坏我大唐社稷吗?”尚书左丞冯元常在凤阁侍郎 胡元范、刘景先的面前,丝毫不隐瞒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冯左丞所言极是!照这样下去,我等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听冯元常提起这茬,胡元范不禁捶胸顿足。
  “先帝在世之时,我便进过言,中宫威权太重,将来必生祸端。先帝深以为然,怎奈重病缠身,已无回天之力。”冯元常回想起过去,也是痛心疾首。
  “冯左丞,胡侍郎,”刘景先显得有些激动,“莫非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大唐江山……”话音未毕,刘景先哽噎起来。
  “如今后宫专权,武氏宗亲甚嚣尘上,靠吾等绵薄之力,谈何容易啊!”冯元常长叹一声,几个人的神色黯淡了下来。
  冯元常深知大势难以逆转,但生性耿直,对那些以“献瑞”为名溜须拍马、转换门庭的人,不仅嗤之以鼻,还当众斥责其欺君罔上、蒙蔽天下众生。
  武则天虽然未必全信什么“祥瑞”,但她需要这样的舆论支持,当然听不得冯元常的“反调”,便将他打发到陇州去做刺史。
  冯元常因言获贬,朝堂上的声音顿时“和谐”了许多。可好景不长,武承嗣 的一番动议,彻底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微臣启奏天后,恳请封武氏先祖为王,立七庙供奉。”武承嗣在朝会上扯着嗓子奏道。此议一出,朝臣一片哗然,宰辅裴炎的心里不禁为之一震,深感大事不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