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第14节作者:
广莫道人
明天继续讲儒家为什么能有后来的地位。
日期:2014-02-08 19:29:00
今天继续讲儒家,在我看来,儒家能有后来的地位,主要因素是三点,重视历史,广收门徒,有教无类。先说重视历史。昨天说了,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标准是上古的三皇五帝,和周公,这些人在孔子时代就都已经死了,所以要把标准树立起来,就要通过对历史的书写,记录和传承,我甚至怀疑孔子本人对于记录历史这件事本身是否有兴趣,更不知道他和他的弟子门生们在记录历史的时候有没有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写,这些都不是我有能力讨论的事情,但是客观事实是,从此中国有了记录历史的传统,而且通过孔子对忠实记录的史官的称颂,也有了忠实记录历史的传统。现在我们看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同时代一比就知道了,这个传统只有我们有。只有我们拥有三千多年一年不断的,重要人物一个不缺的历史。这就如同某些人有记日记的习惯一样,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各个文明,在文学作品还不发达的时代,学习历史都是掌握文化的必要手段,而历史又都是儒家弟子写的,于是就出现了两个可以算是互为因果的状况,有文化的人,都是儒家弟子,儒家弟子,都有文化。当然在近古时代,可以放宽到有文化的人都是受过儒家思想教育的。包括我虽然没有什么文化,而且从小就思想倾向道家,但是四书也是读过的,五经也是看过的,前四史和通鉴也是浏览过的。这种情况直到上个世纪本朝建立才发生根本性改变,我们国家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代和第二代没有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有文化的人。希望不要有第三代和第四代了。
第二是广收门生,以影响最大的道,墨,儒,法四家来说,道家给我的感觉是似乎都只有一两个徒弟,似乎不收徒弟也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经常传不下去了。墨子倒是收一大堆徒弟,数量比孔子还要多的多,是数以百计的,加上总是病死,累死,战死,恐怕先后总数上千都很正常,但是成材率很低,这个下一段说。法家的成名人物都在忙于搞政治,似乎对传道授业也没兴趣。所以,儒家像办学校一样收百十个徒弟这件事,就成为了后世一种珍贵的传统,而且儒家对弟子的要求也非常宽泛,德行好,很好,适合当官,很好,适合游说,很好,能写文章,也很好。这几乎涵盖了社会所需要的所有种类的人才,所以儒家弟子,可以千人千面,却都能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而墨子的徒弟,最高标准就是和墨翟本人一样。而孔子那么多学生,如果在庄子看来,可能除了颜回勉强之外,剩下的全是废物。
第三是有教无类,孔子的学生,有贫民,也有贵族,有天赋高的,也有心性差的,孔子照单全收,而且能将很大一部分培养成才。而同样广收门徒的墨翟就不一样了,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墨家弟子有高富帅,一水的纯屌丝,天天光着脚跟着墨翟全世界跑,而且绝大部分人的工作就是从事体力劳动和打仗。这样的情况,成材率无法保证就非常正常了。更重要的是,儒家有这样有教无类的传统,到了后世,无论社会如何动荡,阶层如何变迁,儒家永远有人在朝,有人在野。无论是皇子还是流民,只要好学,都能轻易找到一个本阶级的儒家老师,从而使得文脉千年不绝。而道家除了乱世,开国等特殊情况把极个别人推上历史最高舞台之外,绝大部分人都在野,向他们学习,若得真传,几乎一定要脱离原先的生活状况和阶级,这个情况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改变。而法家的得真传者几乎都一定在朝,一个农民放下锄头说谁给我讲讲法家的道理,他一定找不到人。墨家就不用说了,虽然依附于上层建筑,企图施加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却从来无心也无力向上层建筑渗透,那么这一群人自生自灭,然后就慢慢没有然后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是荀子,他有两个徒弟,韩非和李斯,从他们后来很熟来推测,很可能是同学,那么韩非是韩王歇的儿子,王子,高级贵族。而李斯是楚国上蔡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吏,相当于最低级的公务员。他俩竟然是同学,一起在老师身边学习,这种事在战国时代,也只有儒家能做的出来,当然后来他俩都被老师给带偏了。
所以说,在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国家统治几个,几十个邑,一个邑无论从面积还是人口算,都只相当于现在一个小县城或者大乡镇的水平,那么这个邑的统治者,大都是由贵族,也就是诸侯的亲戚和远房亲戚担当,对他们的能力其实要求并不高,直到现在很多乡镇干部的水平也很让人无语的。那时候,一些诸侯已经发现用孔子的弟子当官很好用了,到秦汉之后,改封建为郡县,国家需要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地方官员和公务员的时候,只有儒家有能力,有传统批量生产有文化,拥有符合国家利益道德的人才,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董仲舒多么厉害,也不是汉武帝的个人喜好,而是历史政治发展的必然。
日期:2014-02-09 22:43:00
今天说法家。有人认为法家不是一种哲学流派,而仅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我对这种观念的解释是,不要把我们这一代人生来就认为天经地义的,理所应当的事情,当作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认为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且,至少从纸面上来说,世界主要国家和文明中,时至今日,我们的法制依然是最不完善的。因为我们国家有一个最大的组织,被法律明文规定允许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这就是党组织。点到为止。
和西方相比,我们在法家思想这方面开慧最早,商鞅,韩非的著作振聋发聩,直到现在,不但理念毫不过时,甚至都不需要在哲学上有需要完善和修补的地方,而西方真正出现比较成熟的,相对应的思想,就要等到孟德斯鸠,卢梭那一代人了,直到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诞生,这种思想才算是完成。过一段再穿插一段时间怪力乱神,再讲西哲。当然,美国有了这种完善的以法立国的理念,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而我们的法家哲学诞生虽然早,却至今从来没有贯彻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我看来,道家和法家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它们都属于把逻辑走到尽头的思想,而墨家和儒家都属于故意不把逻辑走到尽头的哲学,这句话前面说过了。那么,第一个发现道家和法家这种关系的人当然不是我,而是司马迁,他的老子韩非列传,就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和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四个人的合传。当然,商鞅和李斯历史作用更加巨大,他们的传在其他地方。最初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他们四个合传,司马迁的解释在那时候的我看来也很晦涩,只知道申不害本身学的是黄老之学,而主张的却是刑名。那时候也没有百度,也没地方问去。后来我才明白。
所谓道家,就是认为宇宙间有一个终极准则,这个准则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推理出一定有,强名曰道,而且这个准则对宇宙间所有事物都是完全平等的,顺着道行事,就会有好的结果,能好到不可思议,逆着道行事,就一定有坏的结果,坏到难以想象。所以道家关注的焦点在于作为一个具体人,应该怎么做,逻辑走到极致,就是要修道,就好像学生如果觉得考上大学就是现阶段最重要最终极的目标,逻辑走到极致,就是要学习,而且是功利的学习,考什么我就学什么。修道也是一样,想到极致,就必须功利的修道,虽然功利的修道这件事在世俗看来,表面上不功利到了极致。而法家关注的焦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那么他们觉得作为一个国家,或者国家与国家的总体,也就是这个世界,一定也有一个这个领域的终极准则,这个准则对每个国家,对每个国家的每个国民都是公平的。那么这个准则就是法。在国与国之间,简单说就是成王败寇,在国内的人与人之间,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道家的道是说不清楚的,老子,庄子的著作都是在承认说不清楚的前提下,尽量想说清楚。而法是可以说清楚的,那么能说清楚就要说清楚,让大家都知道,让大家都信任,知道杀了人就要死,立了军功就一定可以封爵。让国王知道这么这么做,就一定能富国强兵。所以,我觉得一言以蔽之,法就是社会的道,道就是宇宙的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