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到此处来,听野老谝闲 (乡村奇人奇事的真实记录》
第19节

作者: 竹素园主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谁能把马车赶到这份上呢?李大略一思忖,便明白了是谁。除了那个叫杨二的,谁有能力开这个玩笑?当下只得把耧扛来,红着脸补种一遍。
  日期:2016-03-28 20:03:00
  李大的判断没错,和他开玩笑的,正是杨二。

  杨二是西乡杨村人,比李大小两轮,年轻,难以称大,故以排行名之。一样出身贫苦,靠卖力气为生。他为什么要和李大开那么大的玩笑?是有过什么过节,还是只为了炫耀?年代久远,说不清了。我甚至怀疑这个情节的真实性,但大家众口一词说:杨二赶马车,真能碾出那么笔直的线条,老辈子见过的,不含糊的。言之凿凿,我只能记之以待考证。
  杨二从小在外地扛活,成年后回到本地,一直默默无闻。他的成名,和大木匠张大麻子有关。
  咱就说说张大木匠。
  张木匠是北塬张家岭人,大号德心,年龄比李大小,比杨二大。出身小康,因父亲染上烟瘾,遂至家道中落,十三岁时便出门学徒。
  或曰:张大麻子是野种,是他爹在外经商期间,他妈和一位铁匠偷情,暗结珠胎。他爹心里清楚,面上不说,只是早早把他赶出门——当然只是一种背后的议论而已。
  张德心自幼貌丑,呆头呆脑,学徒二年,毫无长进。师傅柳氏叹息道:“娃咧,你天生不是当匠人的料,回家去,干点别的吧!”
  张德心流着泪背起小铺盖卷回家,走到村口停住,没脸进村,一直等到天黑才进家门。从此二年没出门,躲进他家南墙根的地窖里,练木工活。其间曾因出天花卧床十余日,其他时间苦练不辍。待自修期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个头高了许多,但黑脸依旧,而且布上了坑坑洼洼的麻子,似乎更显呆气了。
  下这么大苦,手艺练得咋样?不咋样,又去学徒,找的还是柳氏。柳氏惊异这娃子的毅力,又测试了一下他这二年的自修成果,锯、斧、刨、凿都测试一遍,竟然大有长进,在学徒可谓出类拔萃了,从此就认真教他各种活计。又过了三年,张木匠终于学满出师,成为柳氏最得意的门徒,开始独当一面揽活。又经十余年的苦修苦练,那木工技术就臻于炉火纯青了。
  张木匠活路很全,出手的活计都有独到之处。犁,撒手三步不倒;耙,不拖泥带草;耧,轻巧结实,下籽均匀,响声嘹亮。这些农具表面上也没啥与众不同,不同只在于细节。那细节是看不出来的,看出来了也学不来的,因为那是长期刻苦修炼的结果,到了发自天然的程度,怎能模仿?这就如某一首歌,你看某歌手唱得好,你嗓子也不差,但你就是学不来。曲调谁都会,难在那每个音符的细微变化,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比如锯子,张木匠能把木料锯成透明的薄片,谁有这功夫?有一回,张木匠在阳王镇的庙会上,和邻近几个县的木匠比手艺。他用斧头砍出两个木楔,各成一个平面,然后将两个楔子合在一起,捏一捏,放在水盆里。两个木楔漂浮在水面上,胶黏住一般紧密结合,一袋烟抽完了,仍未分开。那是推刨也做不到的,他却用斧头做到了。
  诸般活计中,最擅长的是打制马车。
  张木匠出手的马车,首先是能吃重。一般而论,马车的载重量很有限,二千斤到顶,再多,车就要压坏了。这么小心伺候着,跑上二三年仍难免变形,或者轮子不圆了,或者辕杆翘了。张木匠的马车不是这样,载重四五千斤仍可以放心地跑,跑上七八年也不会走形。那马车的响声也与众不同,不是咣当咣当地山响,十里外也听得见,而只是很轻微的噌噌响;车停住时,很干脆的咯噔一下,不会咯吱咯吱不停地呻*。车马大店的伙计们听见门外有马车停住,不用出门就会判断道:“咳,又是张大麻子打的车!”

  日期:2016-03-28 20:04:00
  张木匠又是怎样发现杨二的呢?
  说来话长。这年,张木匠给南乡的财主邱大头干活,整整干了半年,做下的家具摆了一院子,工钱却一直拿不到。催的回数多了,邱大头便诉苦道:这一段花钱的地方多,实在手头紧啊。要不这样吧:我槽头还有几匹骡马,你去挑吧,挑中哪匹是哪匹!
  张木匠既然在邱大头家干过半年活,自然知道那些骡马的底细,那是个顶个不含糊,随便哪匹,也值他半年工钱。到槽头去一看,一眼看见一匹大青骡子,骨架高大,口齿也嫩,毛色缎子般光亮,尤其惹眼。想必是新添的了。拉出来遛了遛,四蹄生风,就毫不客气拉了回来。
  都说张木匠走大运了,捡了这么个大便宜。张木匠大受鼓舞,第二天就准备套上马车给自家地里送粪。不料那骡子才见马车的影子,就如见了老虎一般暴跳起来,一蹶子把主人撂倒不说,顺便又咬了木匠妇人一口,飞奔而去。
  再试,依然如故。
  张木匠奇怪,一打听,才知道上了当:这骡子有惊车的毛病。邱大头也是上当受骗,掏高价买下的,请高手驯了多次,不但毫无长进,而且愈演愈烈,料定这骡子只能是个杀材,就设了圈套套张木匠。张木匠也不想想天上怎会掉馅饼,就那么轻易中计了。然而人前一句话,岂能反悔?心有不甘,学邱大头,找车把式驯,期望着奇迹出现。结果,骡子没驯好,车把式反给踢伤了两个,出了工钱还得赔药钱。万般无奈,只好将那骡子佛爷般供起来。

  这么过了半年,遇到了杨二。
  杨二多年在外县扛活,本地人不熟悉,回乡一年了,想找个养家糊口的活儿,只因生的瘦小,一直没人要。这人一旦挂起来,就如大姑娘闪过年龄段,找婆家的难度就更大了。都想:你说你多能干多能干,那么能干,为什么一直没人雇你,总有什么毛病吧?
  这天杨二依旧出门寻活,路过北塬张家岭,就是张木匠村前,见大路上有几辆马车,被路上的一坑雨水挡住了去路。因为已经有一辆马车陷进泥里,占去半边路,剩下的半边路水更深,更不好通过。车户们唉声叹气,徒唤奈何。杨二看的难受,就毛遂自荐,要帮车户们过难关。车户们多是经验老到的行家,怎能相信这个衣衫褴褛的瘦小汉子,陷进泥里不更麻烦?
  杨二不屑多言,拾来几块半截砖,向水滩里扔去,一尺一个,成一行。也不打招呼,站上了一辆马车的车辕。车主人正要阻拦,杨二一甩马鞭,嘎叭一声,把主人震呆了。车户们都是甩惯了鞭子的,都有一手硬功夫,但何曾听过那么震耳的鞭声!就都愣了一下,当然也只是愣了那么一下。然而就那么一刹,那几匹马却如得将令,齐刷刷拼死向前,哗啦啦踏进水坑。那车轮也真神了,正好碾在水下的砖头上,咯噔咯噔,轻松过去了!

  车把式们看呆了,好大一会才反应过来,明白遇上了高人。都想请高人帮自己过关,就纷纷前去虚心问候,一时也没什么礼物,有的就从馍布袋里拿出白馍,慰劳杨二。杨二也真有些饿了,拿过一个白馍,张口正要吃,却被一只粗大的黑手夺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