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到此处来,听野老谝闲 (乡村奇人奇事的真实记录》
第20节

作者: 竹素园主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二有些火,正要发作,一个声音道:兄弟,这是咱张家岭,咋能让你吃凉馍哩?走走走,回家吃热的!
  待杨二回头看时,已经被一位黑脸大汉小鸡般抓起,非要杨二到他家吃饭不可。
  这黑脸大汉就是张木匠。当然,最后杨二还是帮助车户们把马车赶过水坑,才到张木匠家。张木匠酒肉招待,接神一般恭敬。
  吃好喝好,杨二问:大哥有何吩咐?
  张木匠就说了遭遇,请杨二驯骡子。
  杨二没推辞,进马房,见了那骡子,连声喝彩:“好骡子呀,好骡子!”
  接着道:看我的本事,也看你的运气了!
  就从墙上摘下马鞭,牵了大青骡子出门。骡子一路倒驯服,但一进场院,瞥见了摆在对面的马车,立即旧病复发,长嘶一声,尥起碗大蹄子,直踢杨二。杨二机灵地一闪,那蹄子落空。骡子就使出第二招,张大嘴回头来咬杨二。
  张大木匠是惊弓之鸟,顾不得英雄体面,扭头就跑。才跑一步,就听背后“嘎叭”一声,震耳欲聋。又跑一步,便听“忽嗵”一声,像是骡子倒地之声。又跑几步,估摸着天下太平了,才站定。回过头来,见他那不可一世的骡子竟蔫蔫地卧在了地上,耳朵根子上鲜血滴滴地流。
  村里人知道张木匠要驯骡子,纷纷趴在墙头作壁上观。大家看得真切,就在那骡子回头咬人的一刹那,杨二手起一鞭,正打在骡子的耳后根。那骡子就如遭雷击一般,打个冷战,卧在了地上。待张木匠回头时,杨二又一鞭打去,大青骡子竟如得了将令一般,咯噔噔站了起来,遍体流汗,浑身哆嗦,俯首帖耳了。
  杨二取来套项,举在骡子眼前。骡子乖乖地把头钻进套项里。接着,那骡子不用吆喝,走到马车前,一扭屁股,倒退在车辕里。
  看得满墙头的人目瞪口呆!张木匠那张乌黑的麻子脸立时春暖花开,乌金般闪起光来。
  车把式杨二由此威名远扬,本可以借此成名之际,揽个好差,却是想走也走不了了。张木匠不让他走,非要他住下不可。两人一合计,就跑起运输来。张木匠放手将车马交给杨二,任由杨二在外经营。说清楚了,年终利润,车与人四六分成,人六车四。杨二固然还是赶车,却同时还是二人运输公司的总经理,俨然是个人物了。

  这时想出高价把杨二挖走的人就多了,但已经迟了。比如邱大头,看着那车那骡子,还有那车把式,羡慕得想哭,但几次请杨二吃饭,杨二嘴上应付,却始终不去。杨二喜欢张木匠,不但喜欢张木匠的人品,还喜欢那一手出类拔萃的木匠手艺,从此二人就合心和合腑地搞运输,后来都挣下一份好产业。
  顺便说一句,杨二从此再未打过那头大青骡子一鞭。到了叫劲处,顶多也就拿鞭子在空中绕一绕。而大青骡子呢,从此改弦更张,成为最卖力气的一头牲口。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有很多细节,说来麻烦,不说了。
  日期:2016-03-30 14:13:00
  清同治年间,谷口村出一秀才,状貌魁伟,正气凛然。闻说谷口有鬼市祟人,决计为民除害。先在谷口堆积柴草,至夜晚伏身草堆,待众鬼聚集,便燃起熊熊大火。众鬼喧嚣,四散而逃,却有数名恶鬼,衙役模样,手持水火棍,与秀才搏斗。秀才挥剑应敌,连杀数鬼。鬼市稍稍敛迹,然数月后又恢复如初。
  一日,某老者做寿,席间谈起葫芦谷,人人色变。秀才不屑道:“有何惧哉!”
  有好事者怂恿道:“先生胆气如虹,曾经杀鬼无数,何不进谷,直捣其巢穴!”
  秀才慨然道:“怎么不敢!”

  日期:2016-03-30 14:15:00
  次日上午,好事者数人即督促秀才上路。秀才亦不推辞,手持亮闪闪开山大斧,昂首挺胸入谷。进谷,见枯藤盘结,荆棘丛生,只得挥斧开路。正感筋疲力尽,眼前豁然一亮,出现一片青石地,虽然起伏不平,却喜寸草不生。秀才心喜,跨步向前。不料一踏青石,便觉头晕,原本院子大一块青石,忽然间广阔如戈壁;而麻雀如巨雕,荆棘成大树;再低头看自己,萎缩得只剩三寸。
  秀才心慌,大喝一声:“打鬼!”听自己声音,营营如蚊,不禁自惭形秽起来。仓皇四顾,不辨归路。盘桓至下午,仍不辨归路,正在饥渴交加之时,幸喜一阵旋风来袭,随风飘摇,坠落在附近一座山头上。
  日期:2016-03-30 14:16:00
  秀才从此再不敢以胆大自诩,只是闭门读书。数载苦读,一路高捷,中了进士,官封翰林学士。上任之前,依例衣锦还乡。忽想起数年前在葫芦谷遭遇,心中发堵,寻思:“乡僻之地,什么鬼谷,竟敢作弄本官,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于是不听劝阻,决计二次进谷。
  这日,学士穿了朝服,排开仪仗,坐了大轿,直奔葫芦谷。到谷口下轿,手握玉带,一步一摇闪动帽翅,昂然入谷。原来的荆棘再忽然不见,脚下坦途一片,不一时便到青石地。雪白的靴底一踏上青石,轰然一声,若山呼海啸。学士诧异,正要回身,忽觉身体猛然长高,大有顶天立地之势,参天大树亦俯首脚下,苍鹰如麻雀,麻雀如苍蝇;又见彩虹当空,丽日在天,和风习习,各色花草皆美色愉人。学士只觉雄心万丈,通体欢悦,欲歌欲诗。于是顿忘前嫌,留连忘返,直到黄昏,在跟班一再催促下,方恋恋而归。

  日期:2016-03-30 14:18:00
  学士欢悦,遂写了奏章,将葫芦谷所闻所见报告朝廷。群臣听报,山呼万岁。有大臣出班奏曰:“王道风化,滋于水土,千山俯首,万壑臣服,顽石亦知敬畏皇权,真乃旷古未有之祥瑞也。”龙颜大悦,赏学士黄马褂一件,黄金百两,又敕封葫芦谷为“敬官谷”。圣旨到日,葫芦谷风声呜咽,如感激涕零状。县令闻风而动,在谷口建“官谷祠”,四时祭祀,香火不绝。愚民闻风,亦纷纷进祠烧香。然若有请求,必得上供,供物愈厚,报答愈厚;若无供品,则万呼不应。不时有各级官员来官谷游览,官逾大则身愈高,体愈重,景愈美。百姓或有进谷,则荆棘遍地,浑身臭秽,渺小如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