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到此处来,听野老谝闲 (乡村奇人奇事的真实记录》
第21节作者:
竹素园主人
日期:2016-03-30 14:19:00
至清末,民军造反,众官吏无处藏身,遂成群结队蹿入葫芦谷。不料飓风怒吼,飞沙走石,将众官吏打得头破血流,纷纷抱头鼠窜而出。民军到来,怀疑谷中埋伏敌人,支起大炮,连轰三日。敬官谷种种怪异,从此绝迹。百姓争相进谷砍树采药,颇得其利。至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在谷口筑起大坝,遂成一中型水库。
奇哉葫芦谷,怪哉葫芦谷!虽为顽石,却唯知敬官,视民如蚁,岂不甚哉!虽然,亦人间之奇景也,若保留至今,岂非观光之胜地乎?然读者诸君亦不必遗憾,且看身边,头若葫芦,诸般怪异与葫芦谷一般无二者,亦大有人在也。
日期:2016-03-31 07:23:00
此篇错讹较多,改正后重发于下:
野老谝闲之第十三篇
葫 芦 谷
葫芦谷,顾名思义,口狭腹阔,状如葫芦。文献记载,此谷曾为古战场,直至明代,仍白骨累累。每逢凄风苦雨之夜,便有群鬼号哭之声传出。谷口常有鬼市出现,至时,先有灯笼从谷口鱼贯而出,渐聚渐多,遂成集市。集市男女老幼,熙熙攘攘,门店摊贩,罗列两旁,或买或卖,一如人间。然商品与人间大异,多为官帽、官服、官轿、官印,以及旗、锣、伞、扇之类。或有行人误入,则被众鬼拉去喝酒,酒品极高,其味甘冽,然喝者多患疯癫。如此年深日久,乡民无可奈何。
清同治年间,谷口村出一秀才,状貌魁伟,正气凛然。闻说谷口有鬼市祟人,决计为民除害。先在谷口堆积柴草,至夜晚伏身草堆,待众鬼聚集,便燃起熊熊大火。众鬼喧嚣,四散而逃,却有数名恶鬼,衙役模样,手持水火棍,与秀才搏斗。秀才挥剑应敌,连杀数鬼。鬼市稍稍敛迹,然数月后又恢复如初。
一日,某老者做寿,席间谈起葫芦谷,人人色变。秀才不屑道:“有何惧哉!”
有好事者怂恿道:“先生胆气如虹,曾经杀鬼无数,何不进谷,直捣其巢穴!”
秀才慨然道:“怎么不敢!”
次日上午,好事者数人即督促秀才上路。秀才亦不推辞,手持亮闪闪开山大斧,昂首挺胸入谷。进谷,见枯藤盘结,荆棘丛生,只得挥斧开路。正感筋疲力尽,眼前豁然一亮,出现一片青石地,虽然起伏不平,却喜寸草不生。秀才心喜,跨步向前。不料一踏青石,便觉头晕,原本院子大一块青石,忽然间广阔如戈壁;而麻雀如巨雕,荆棘成大树;再低头看自己,萎缩得只剩三寸。
秀才心慌,大喝一声:“打鬼!”听自己声音,营营如蚊,不禁自惭形秽起来。仓皇四顾,不辨归路。盘桓至下午,正在饥渴交加之时,幸喜一阵旋风来袭,随风飘摇,坠落在附近一座山头上。
秀才从此再不敢以胆大自诩,只是闭门读书。数载苦读,一路高捷,中了进士,官封翰林学士。上任之前,依例衣锦还乡。忽想起数年前在葫芦谷遭遇,心中发堵,寻思:“乡僻之地,什么鬼谷,竟敢作弄本官,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于是不听劝阻,决计二次进谷。
这日,学士穿了朝服,排开仪仗,坐了大轿,直奔葫芦谷。到谷口下轿,手握玉带,一步一摇闪动帽翅,昂然入谷。原来的荆棘忽然不见,脚下坦途一片,不一时便到青石地。雪白的靴底一踏上青石,轰然一声,若山呼海啸。学士诧异,正要回身,忽觉身体猛然长高,大有顶天立地之势,参天大树亦俯首脚下,苍鹰如麻雀,麻雀如苍蝇;又见彩虹当空,丽日在天,和风习习,各色花草皆美色愉人。学士只觉雄心万丈,通体欢悦,欲歌欲诗。于是顿忘前嫌,留连忘返,直到黄昏,在跟班一再催促下,方恋恋而归。
学士欢悦,遂写了奏章,将葫芦谷所见报告朝廷。群臣听报,山呼万岁。有大臣出班奏曰:“王道风化,滋于水土,千山俯首,万壑臣服,顽石亦知敬畏皇权,真乃旷古未有之祥瑞也。”龙颜大悦,赏学士黄马褂一件,黄金百两,又敕封葫芦谷为“敬官谷”。圣旨到日,葫芦谷风声呜咽,如感激涕零状。县令闻风而动,在谷口建“官谷祠”,四时祭祀,香火不绝。愚民闻风,亦纷纷进祠烧香。然若有请求,必得上供,供物愈厚,报答愈重;若无供品,则万呼不灵。不时有各级官员来官谷游览,官逾大则身愈高,体愈重,景愈美。百姓或有进谷,则荆棘遍地,浑身臭秽,渺小如蚁。
至清末,民军造反,众官吏无处藏身,遂成群结队蹿入葫芦谷。不料飓风怒吼,飞沙走石,将众官吏打得头破血流,纷纷抱头鼠窜而出。民军到来,怀疑谷中埋伏敌人,支起大炮,连轰三日。敬官谷种种怪异,从此绝迹。百姓争相进谷砍树采药,颇得其利。至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在谷口筑起大坝,遂成一中型水库。
奇哉葫芦谷,怪哉葫芦谷!虽为顽石,却唯知敬官,视民如蚁,岂不甚哉!虽然,亦人间之奇景也,若保留至今,岂非观光之胜地乎?然读者诸君亦不必遗憾,且看身边,头若葫芦,诸般怪异与葫芦谷一般无二者,亦大有人在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