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古往今来——通俗西藏史》
第14节

作者: 白发布衣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修建了大、小昭寺之后,文成公主还向松赞干布建议,只有大小昭寺、布达拉宫和药王山寺庙,仍不足以震慑罗莎女的活动,为保吐蕃疆域的安全,还需要在罗莎女的头、肩、肘、髋、膝、手、足等全身部位,修建了寺庙,这就是著名的镇魔十二寺,据说这是镇压制伏罗莎女魔的十二个不移之钉。
  日期:2016-05-02 14:59:44
  虽然这些寺庙建设的功绩,都被后世归功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但是这些寺庙是否建成,甚至是否开始建设过,都存在争议。毕竟我们知道,现在西藏公认最早的寺院是建设在山南地区的桑耶寺,桑耶寺是公元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由第三十八代藏王文殊菩萨之化身法王赤松德赞主持建造的,这已经是松赞干布死后一百年的事了。
  就连已经建成的大小昭寺,建成时也不是现在的名字,而是分别叫“四喜幻显殿”(大昭寺)和“逻裟幻显殿”(小昭寺)。佛教经典自己也承认,这两座佛殿当时仅是施供香火的庙宇,却不是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在参考大昭寺的昼建夜毁的怪事,剔除神话传说的部分,可以肯定是苯教信徒在从中作祟。虽然最终松赞干布以强权将两寺建成,但他也不得不在大小昭寺外墙上绘制了“雍仲苯教”的卍字纹饰和宗教壁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虽然松赞干布拥有皇权权威,但苯教的强大影响力仍让他心存忌惮,不敢过分触怒苯教的教权。

  虽然后世佛教经典不断提高松赞干布的宗教地位,把他抬升到观音菩萨化身的地位,并将藏传佛教的起源归功于他,但是松赞干布终其一生,从未宣布皈依佛教,从未主持过佛教活动,也从未试图抑制苯教的传播,至始至终松赞干布都是以虔诚的苯教徒身份出现的。不过从泥婆罗和大唐引进佛祖圣像,全力支持翻译佛教经典,这些做法可以揣摩出松赞干布的心思,那就是苯教势力太大,不利于吐蕃王权的发展,两者早晚会发生冲突。虽然他作为一个强势君主,肯定不会害怕教权的侵扰,但是不代表他不担心后世子孙暗弱,不能确保王权的独立性。

  引进佛教就是为了平衡削弱苯教的势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用佛教慢慢取代苯教在广大藏民心中的位置,等待时机成熟后,再打击苯教的势力,以免重蹈止贡赞普的覆辙。松赞干布的策略是谨慎而有效的,百年后的赤松德赞终于将苯教这棵参天大树连根拔起,使之彻底退出皇权教权之争。
  日期:2016-05-03 08:25:50
  折翼的大鹏金翅鸟

  松赞干布终于如愿以偿的娶到了尺尊、文成公主两位公主,不过对于一个心怀天下的君王来说,儿女情长只是他生活中的调味品,成就王朝霸业才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统一雪域高原一直是松赞干布的梦想,现在离完成这一前无古人的目标只剩下最后的障碍,这就是象雄古国(汉史称羊同)。
  象雄古国这一高原王统,我们之前曾屡次提及。在漫长的岁月中,象雄古国作为苯教的发源地,曾发展出灿烂的文明,并曾在宗教、文字、艺术、民俗等诸多方面深刻的影响过吐蕃的文明进程,可以说吐蕃文明是在象雄文明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象雄古国立国久远,据说在吐蕃初代聂赤赞普之前,象雄已有十八代鹏王在位,象雄国的图腾是大鹏金翅鸟,故国王皆称鹏王。象雄古国的疆域历来众说纷纭,其中相对比较可信的说法认为,其版图最西端是大小勃律(吉尔吉特),即今克什米尔。从勃律向东南方向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延伸,包括今印度和尼泊尔的一小部分领土。北邻葱岭(帕米尔高原)、和田,包括羌塘。东面边界最大时应与苏毗接壤,包含那曲、安多区域的一部分。从这一版图可以看出,象雄西接中亚诸国,北临大唐的安西四镇,南接印度、尼泊尔,东连吐蕃,可以说象雄是处在几大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

  处在文明交汇处的象雄,除了坐拥丝绸之路带来的巨大财富外,象雄文化也在和周边文明的交融中繁荣发展。在象雄生根发展的原始苯教中就隐隐有中亚祆教(拜火教)的影子,苯教中有关光明与黑暗的世界二元论,几乎与祆教世界观别无二致,更不用说幸饶弥沃所创立的雍仲本教再后世与藏传佛教存在广泛的融汇交流,乃至几乎难分伯仲。

  近年来有专家考证,原始古象雄文与古克什米尔语和古旁遮普语中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最终影响并演化成藏语的雏形。前文曾经提到过吞弥.桑布扎求学天竺并创立藏文字的故事,这些记载均来源于藏传佛教的经典,但经过近年来象雄文研究的深入,学着发现象雄文的元音和辅音的数量和现代藏文完全一样,并且吞米桑布扎自创的六个藏文字母在象雄文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不可否认藏文确实与天竺梵文存在联系,但既然远在千里之外的天竺梵文都能对藏文的创立产生影响,那近为唇齿,又在宗教、绘画、医学、天文历算等诸多方面强势影响吐蕃的象雄文化,居然会在藏文字创立中毫无作为,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隋书·西域传》记载:象雄曾于隋文帝开皇六年遣使赴汉地朝贡,只是“其后遂绝”……,这可能是汉地史籍所记录最早的国家间交往史,其后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二月,象雄王朝进贡使者至唐,受到了唐朝皇帝极为礼遇的厚待,象雄与唐朝建立关系是早于吐蕃的。此后,在贞观十五年,象雄国王再次遣使远赴中原朝贡,双方又展开了一场友好的交流。
  但是随着象雄地区考古发掘的深入,已在象雄都城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绣有汉字的王侯铭文锦,此锦与新疆出土的铭文汉锦几无二致,由此可见至少有汉以来象雄就已经和中原汉族存在物资往来。
  日期:2016-05-04 08:29:28

  如果说象雄和周边其他文明是相生相伴的话,那么象雄对吐蕃的文化渗透几乎可以用强势介入来形容,乃至于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为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虽然以苯教为代表的象雄文化,随着佛苯之争的败落被迫走向边缘,但是佛苯在漫长的对峙交锋中,渐渐交融、互为借鉴却导致了现在你中有我、难以分割的局面,现在在西藏转神山圣湖的祈愿方式来源苯教,刻玛尼石、堆玛尼堆和悬挂风马旗经幡的习俗同样来源于苯教,西藏算命、打卦乃至跳的庄锅舞都有象雄的渊源,可以说象雄的传统文化渗透到藏族生活方方面面。

  虽然象雄古国创造了恢弘灿烂的象雄文明,但随着象雄古国的陨落,象雄文明在几千年的风沙之下早已湮没无踪,以至于象雄国的都城--琼窿银城(琼窿卡尔威),所在何方都不知其所如,只知那是一个神奇的所在,那是传说中世界的中心,都城周围有神山直刺苍穹,更有圣湖烟波浩渺,从圣湖流出的四条河流,分别流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四条河流滋润着象雄广阔的土地。经过多年的考古研究,现在终于能够基本确定传说中的琼窿银城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卡尔东城址附近,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已发掘的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并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石砌金字塔型建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