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6-02 07:55:15
安史之乱——遥远北方的绝世贡品
公元755年,年仅13岁的赤松德赞继位,唐朝派遣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使,入吐蕃祭拜赤德祖赞。同时崔光远还肩负着另一个重要的使命,这就是和吐蕃商讨河西九曲之地的归属问题,可惜还未等双方商量出个子丑寅某,震动天下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在这里,我们需要用点篇幅叙述一下,安史之乱的由来始末。不光因为它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不光是因为它改变了唐朝后期的政治生态,还因为这场灾难“它把整个中国历史一分两半”—陈寅恪先生语,从此中国的历史文化告别了恢宏大气,走上了衰微的陌路,以及这场灾难,给唐朝百姓造成的那些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
安史之乱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这还要从唐朝的军镇设置开始讲起。隋末天下崩坏,烽烟四起,唐太祖李渊从太原起兵,最终定鼎关中。为了防止国内再起动乱,唐初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其中有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此时唐军兵力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
此时,唐朝边境并不安宁,四夷多有犯边。唐太宗在位时,采用的是主动出击、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以骑兵进行长途奔袭、击其不备为战术原则。这种奔袭千里、动若惊雷的战术成就了,李靖、李世绩、苏定方等一干唐初名将,也成就了初唐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典之战。但唐初之所以能够采用这种战术,是因为此时唐朝拥有一支比游牧民族更为精锐的骑兵部队。《新唐书·兵志》明确指出:“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天子又锐志武事,遂弱西北蕃。”但随着唐朝疆域的逐渐扩大,每逢战事从中原调兵的策略开始显露出不便之处。于是唐朝政权开始在边境地区,驻扎常备军队进行防卫。此时唐朝的军事战略已经从太宗时期的战略进攻,更改为战略防御态势。
但此时的边境驻军人数不多,并受到中央政府的节制,从唐朝初年,与吐蕃的战争中,唐军人数多不过万余,而且唐将皆为朝廷直接任命,就可看出,此时边境军镇尚未形成节度使制度。
随着突厥、吐蕃、契丹等国势力的崛起,唐朝政府在西南部安西四镇部署了一支军队,控制经塔里木通往中亚的商路,防御吐蕃、突厥的突袭和阿拉伯人的入侵。在西北部,唐政府在天山北侧经伊犁河谷通往中亚的路线上驻扎军队,防御突骑施、黠戛斯和东北突厥的侵犯。在沿关中和河东两道的北部边境,唐政府沿黄河北道建立了由常备军和永久性堡垒构成的防御体系,以应付东突厥默啜的掠夺。公元717(开元五年)又在辽东营州(今辽宁朝阳)恢复都督府,部署了强大军事力量。
面对来去如风的夷族军队,朝廷派遣唐将领兵出征,常常不能占敌先机,于是唐朝开始给予戍边唐将相机处置的权利,唐军边将开始逐渐掌控了,军镇的军事指挥权。军镇之中大量驻扎士卒,后勤补给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顽疾,尤其是粮食,从内地运输而来,耗费极大。不得已边境军镇开始屯驻军田,一开始军田还是由朝廷派人管理,例如大唐名相西部戍边之时就曾管理“营田事宜”,隶属于中央户部。但随着边将权威的加重,军田的管理权逐渐向边将倾斜。更为严重的是,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边境战争,军镇之中的士卒赏赐、物资采购等事宜,均由边将统一操作,这导致边境军镇的财政权,也开始集中到边将手中,后来,唐政府又把盐税的管理权交给边疆节度使。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朔方节度使兼关内盐池使。据《新唐书 · 食货志》载,朔方节度使管内的盐州、灵州、会州、安北都护府共有十三池。这些盐池所产之盐,除一部分上贡朝廷外,一部分用来满足当地驻军的需求。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裴宽为范阳节度使,经略河北支度、营田、河北海运使。这样,藩镇节度使拥有了更多的财政权,三年后,裴宽升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接任范阳节度使的就是安禄山。
至唐天宝元年,唐朝已经设置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庐、陇右和剑南9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边境驻军达到五十余万,与此对应的中原驻扎的军队只有八万人,唐初制定的外轻内重的军事布局彻底逆转。而且从高宗时期开始,随着府兵制的崩坏,唐朝逐渐开始推行边兵募兵制改革,但是,诸边防重镇到底各需要多少兵力,中央政府往往并不十分清楚,当政府分配的兵额不足时,各节度使自行就地募兵就成为必然。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以后,各镇节度使下的军队都相继变成了募兵。因为藩镇节度使掌握着他们的生杀、赏罚、升降等权利,士兵们对藩镇节度使的依赖性也极强,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于是,藩镇节度使们便逐渐培养起只忠于自己的私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