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6-05 09:11:46
李林甫拜相后,对唐玄宗进言:胡人生性骁勇,弓马娴熟,且吃苦耐劳,又都对大唐忠心耿耿,适合为大唐镇守边关,只要朝廷对他们施以恩义,这些胡将定能死心塌地的为大唐效力。唐玄宗此时早已不是当年励精图治的李三郎了,这种关乎大唐长治久安的大事,都难以在他脑中留下印痕,也许充斥在他思绪中的,只有贵妃娘娘的“云想衣裳花想容”。
于是在李林甫的操控下,边镇将领多用胡人。这些胡人因备武而少文,只能出将而不能入相,从此对李林甫的相位再无威胁,而对于唐朝来说,打破了边镇将领的轮替,却是埋下了心腹大患。
安禄山凭借他悉心的投机钻营,终于得到了结果,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唐朝在平庐设置节度职务,安禄山被任命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庐节度使。从此,安禄山终于成了唐朝东北部一个重要的地方的大员,并且得到了到朝廷上奏议事的权利,初步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安禄山接替了离任的裴宽,兼任范阳节度。这时的安禄山已是两镇节度使,位高权重。但在此时,安禄山依然不敢心生二意,以为朝中仍有一人令其畏惧,这人便是李林甫。
据说安禄山入京面圣之时,为了讨得玄宗欢心,在玄宗面前装傻充愣。玄宗命太子前来,安禄山立而不拜,玄宗责其无礼,安禄山答曰:“陈乃遍地粗鄙之人,不知太子是何官职”。玄宗说道;“太子乃未来皇帝”。安禄山答道:“臣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唐玄宗见此,认为安禄山老实,忠君志诚。凡此种种,安禄山在长安甚得玄宗欢心,玄宗赏赐安禄山铁券。
但在初见李林甫之时,安禄山仗着玄宗的恩宠,态度十分傲慢。李林甫见状,不动声色。只是命人将王鉷找来议事,王鉷时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加知总监、栽接使,身兼领二十余使,也是个权倾朝野的人物。当安禄山见到王鉷在李林甫面前奏事之时,恭恭敬敬、满脸媚笑的情景,不由惊讶的睁圆了眼睛。随后王鉷回答李林甫的询问,更加小心翼翼,卑言慎行,安禄山不由得,也开始对李林甫恭敬了起来。李林甫见到火候差不多了,边对安禄山说道;“安将军甚得今上欢心,圣眷正隆,可喜可贺,相信将军定能为朝安定边疆,屡建奇功,不过将军可知,今上春秋虽高,可宰相不老”。随后详谈,每言直入安禄山肺腑,对于安禄山的那点小算计,李林甫皆洞若观火。
安禄山终于明白了,李林甫虽然在朝中弄权揽政、抑制言路,却是个洞悉人心的老狐狸。自此之后,安禄山见到李林甫,既惊且惧,即便是严冬也汗流浃背。此时的安禄山虽得唐玄宗青睐,但在李林甫的威压下,也只得俯首帖耳、老老实实。
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李林甫死后,玄宗任命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判使照旧。杨国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余职。比起之前的李林甫,杨国忠更加不堪,内政选择官吏贪渎无度,不问民间疾苦,对外则穷兵黩武,动辄对边境用兵。两次征兆民众征讨南诏,均以惨败告终,唐朝为此损失二十几万军队,而且导致南诏在重压下和吐蕃结盟,使唐朝在四川的军事态势极度严峻。
安禄山对于这个凭借族妹裙带关系上台的政治暴发户,十分不感冒,这导致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杨国忠也多次在唐玄宗面前弹劾安禄山。但此时,安禄山已于天宝十年(751年)兼任河东节度使,并被封为郡王,安禄山还拜贵妃杨玉环为母,得到唐玄宗的极度信任,一时间杨国忠也奈何他不得。
但随着杨国忠把持朝权,并屡次在玄宗面前声言安禄山必反,听到了风声的安禄山,感觉到了危机。同时,多次往返长安的经历,也让他了解到唐朝关内兵事崩坏,无人可用的窘境,于是他开始积极扶持党羽、扩军备粮,安排谋叛事宜。
日期:2016-06-06 12:48:59
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正月,安禄山到华清宫拜见唐玄宗,乘机哭着说:“臣是胡人,不懂朝中规制,全凭皇上恩宠,才能被越级提拔,现在汉臣嫉妒臣下,以至杨国忠要杀我,请皇上给我做主”。唐玄宗本来就认为,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矛盾是朝中大臣争宠,听了这番话更加加深了这种认识,于是好言安慰了安禄山,并任命他为左仆射以示信任,但左仆射这样的官职并不是安禄山想要的。当月,他上书呈奏请求任命自己为闲厩使、陇右群牧等都使,又请求主持总监事务,玄宗皇帝照例准奏。这年三月,安禄山上奏请求回范阳,得到玄宗许可后,安禄山不等随从收拾好行装,只带少量亲随,日行三四百里,狂奔至潼关城下,到达城下之时,日已西斜,潼关城门将闭,安禄山大急,命人传召潼关守将,假称军务紧急,务必连夜出城,骗得守将违制将其放出潼关。过了潼关之后,安禄山才长出一口气,说道:“吾魂复入窍中矣”。
回到范阳后,他借助兼领闲厩、陇右群牧使及群牧总监的便利,将所控牧场的良马,源源不断的送入范阳、平庐两地。他还借助胡人身份,用重金收买幽蓟一代的契丹人、奚人部落首领,召集这些部落的少壮组成精锐骑兵,并与公元755年(天宝十三年)二月,奏请朝廷,一次便提升32名奚族和契丹族首领为将,随着大量的汉将被替换,范阳、平庐两镇军政几成胡人政权,而安禄山、史思明也被周边胡人称为“二圣”。
安禄山此时已手握三镇节度使,同时兼任河北诸道的采访使,掌握数道军、财、政、牧大权,还坐拥十八万重兵,占据了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农历十一月九日,历史会记住这个时刻,就在这一天,安禄山从范阳(今北京)正式起兵叛唐。当时,恰逢有奏报返回的使臣,安禄山假称得到玄宗密旨,对众将宣布奉密旨“清君侧”,讨伐杨国忠。
起兵之时,安禄山军中集合了所部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落军队,共计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军队急速南下,兵锋直指唐朝东都洛阳。起兵之初,安禄山先派偏将何千年、高邈领二十奚骑,奔至太原,求见北京副留守杨光翔,假称像其献俘。杨光翔不疑有他,出城相迎,被何千里劫走。十一月十九日,安禄山军队行至博陵(今河北定州),何千里将杨光翔献上,安禄山杀杨光翔祭旗。杀死杨光翔的行为代表着安禄山彻底和唐朝决裂。
随后,安禄山统兵继续南进,留部将安忠志帅精兵驻防土门关(河北获鹿县现石家庄市鹿泉区)。常山(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兵力孱弱,不能抵抗,只得也长史袁履谦出迎叛军。安禄山留下颜杲卿子侄为人质,仍命其镇守常山。但归途中,颜杲卿指着安禄山所赐的衣服,对袁履谦说:“我等焉能穿此僖拢俊保那湟猓丝剂纾贞角涞奶玫埽皆ń裆蕉晗兀┨匮照媲洌煌被址グ猜簧健�
杨国忠得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第一个反应居然是大喜。此时,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清算以前的政敌李林甫身上,安禄山是李林甫推荐的边将,现在安禄山反了,这给了杨国忠绝好的口实,他可以李林甫私通叛将的理由,彻底根除李林甫的党羽。
而唐玄宗得知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此时他还认为自己对安禄山有知遇之恩,安禄山应该对他忠心耿耿,直到后续的消息不断传来,唐玄宗才明白过来,这次安禄山是真正给了他一记重重的耳光。
这记耳光的结果是,唐玄宗震怒,抄没李林甫家产,充入国库,李林甫家人流放岭南,已经死去三年的李林甫也没能逃脱,杨国忠挖了他的坟墓,将他的陪葬品全部清空。
当然,玄宗也知道,清算李林甫是不能让叛军受到损失的,此时最关键的还是在战场上击败叛军。可是,朝内早已没有能够领兵的大将,派谁去挑战唐朝势力最大的节度使——安禄山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