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要解释一下,这个古代的军籍可没现在这么吃香,非但没有政治补助,而且还把你的一生束缚在了军队中。六朝时期的兵户可以说和俄国的农奴一样凄惨,从你入伍那天起,你就被定格在了军队中,直到死去的那天,而且你生育的儿子以后也都只能在军中服役。像孝武帝这样的政策照顾,一百年也未必会有一次。
搞定了这些,孝武帝就得广开言路了,像很多统治者虚怀纳谏一样,他又随即颁布一道诏书,称:“天下动乱,国家不安,朕才德不足,治国如履薄冰,大臣们只要有能益于国家的意见,都不要隐瞒,积极进言。”
这个时候,就有臣子给孝武帝提了一条建设性意见,这个建议用现代性术语解释便是“科教兴国”。在他上书的长篇大论中,有一句话我本人也很推崇,他说:“现在是乱世,要救世必先整治人心,人心一旦教化好了,社会的风气自然改观。”有些实用主义者会认为这种话空洞无力,什么救治人心?我们平日里受压迫,都快饿死了,还得感念朝廷恩德?
对于这种人,我想说,你是真的被压迫得过不下去了?那你生存在社会的底层,究竟是自己不努力,还是朝廷压制着你?那如果你真的感受到被朝廷的盘剥,为何不奋起反抗?因为不敢么,难道正如辜鸿铭所说,有些人心里的辫子还没剪掉?所以剖析下来,这类人的心里其实也需要接受教化的,内心奴性思想根深蒂固,想翻身又不敢自己动手。
所以教化人心,寥寥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那么,刘宋王朝要实现教化人心,推行“科教兴国”战略,首先要怎么做呢?
第一,普及知识,减少文盲比率。在六朝时代,世家大族垄断着政治和经济资源,同样也垄断了文化资源。有些寒门子弟通过学习知识走上从政之路,开始渐渐和士族分庭抗礼,可还有很大部分寒门子弟却没有这么个学习的机会,翻不了身。所以,大臣建议每百户人家中设立一位老师,教育未成年男子诗书,每五十户人家中设立一名保长,教育成年男子武艺。学诗书五年有成的便可上报司徒,学武艺三年有成的直接封为司马,而那些世家子弟,如果文武学习都不过关,那么就终身不允许其做官。
这个建议很好,一旦这个建议作为政策执行,可以大大遏制住世家大族对政治文化乃至军事的垄断,对于社会的进步将有极大推动。但是,这个建议又实在是太超前了,在士族力量还很强大的南朝初期,你搞这个,无异于王安石变法,必死无疑。
所以,这个提建议的大臣很快就被免官了。孝武帝要做出一番举措,心里很急进,这是正常的,但是急进不等于冒进。在自己地位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大刀阔斧整顿,无异于引发新一轮的动荡。所以,他所需要的是一些维稳中缓进的政策,只能说很遗憾这位大臣的建议没找对时机。
日期:2017-06-09 11:03:41
孝建风云(三)
当然,在上书中,这位大臣还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我们还是可以参考一二的,甚至说其中一些意见,孝武帝后来也是采纳施行了。比如提出要劝课农桑,用布帛取代金钱成为交易货币。这点我觉得很有借鉴意义,因为刘宋乃至往后南朝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个头大的问题,货币动荡和贬值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个货币引发的金融体系动荡案我们后文会展开介绍,这边先一笔带过。
又比如按人头收税,这对于隐匿人口的士族来说打击力很强,也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鼓励女子及早婚嫁,扩充人口;鼓励失地农民去淮南垦荒,建立军屯;鼓励养马备战,认为提高骑兵比例是克敌关键。
建议中还提到,如今社会人情冷漠,子女对父母赡养不力,应该立法规定好子女们的义务,而不是指望以前的说教行为(这点足以让后世引鉴)。其他则诸如勤俭治国,整饬吏治、裁撤侨置郡县、控制佛教蔓延等一类套话,这些孝武帝后来也都采纳的。
但是,这些建议里面有一点我不敢苟同,就是他认为要放弃历城,即山东一带。认为国家每年在那块地方徒耗巨额军费,得不偿失,应壮士断腕。这点,千年之后的李中堂也曾目光灼灼地提出“弃塞防而保海防”,认为新疆在康雍乾三朝耗费大量军费,如今国家吃紧,理应放弃这个烂摊子。而节省下来的钱可扩充北洋海军,压制住日本海军的崛起,制霸东亚,走上海权国家的道路。
李中堂说的有道理么?很有道理,因为日本的崛起对于中华的荼毒是惨重的,直到今天,亚洲的霸主究竟是谁,有人会说中国,但更多的会说日本。而时至今日,新疆问题也没有得到完美解决。
那有人会问了,放弃历城为中心的山东一带,不就是和李鸿章的绥靖政策相同么?首先,李中堂的政策决不是绥靖政策,其次,两人在领土取舍问题上相似,但绝不相同。这点我们细致剖析下,李中堂的这一主张胜利的关键是北洋水师在东亚的海上实力,从甲午海战来看,北洋水师在装备落后二十年的情况下,还可以和日本海军四六开,倘若塞防的钱用来填这个窟窿,甲午战争走向只怕是另一种结局了。
而中国在与列强交战中受阻,却通过海战胜过了日本,也许在确立东亚海上霸权的同时,也推动着国家大力发展海军的进程,从被列强到列强,也许真的不用等到二战结束了。而这边放弃山东又是怎么个情况呢?
其认为,魏军占领山东后,所留守的都是些混血汉人,这些人是政府争取的对象,只需要舆论宣传就可以策反成功,再兵不血刃地夺回山东。所以,看到没有,这个建议的关键点是这些混血汉人的向背问题,而实践证明,他的预断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后来陈庆之白袍入洛时,中原大地望辔来归,而毗邻的齐鲁大地却坚决支持北魏政府!
所以,任何事情我们坚持的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边的上书也是一样。孝武帝虽然罢免了上书者的官职,但仅是认为他的一些建议不符合实际,推行难度大,但对于建议里便于推行的,孝武帝也是从善如流。
首先,他便放在了整饬吏治上。他在诏书中声称:“民以食为天,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须以农为本。国以官为根,吏治搞好了社会才能安宁。国家刚刚从大乱中走出来,正是需要励精图治的时候,劝课农桑,鼓励开荒,唯才是举,这些都是地方官员应该做的。朝廷内部混混度日的官员也该被开除,各个部门要分工明确,办事才会有效率。”
其次,遵循重视孝道的建议,孝武帝在全国封赏孝行杰出的人,对于模范家庭更是赐爵位。孝武帝出台的这些举措,得到了朝野内外一致的好评,他的七弟建兴王刘宏也上书称赞说:“陛下以至德神临,垂精思治,进儒礼而崇宽教,哀狱法而黜严刑,表忠行而举贞节,辟处士而求贤异,修废官而出滞赏,撤天膳而重农食,禁贵游而弛榷酤,通山泽而易关梁,固已海内仰道,天下知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