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第37节

作者: 福建大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1-13 09:29:04
  第八十章【长平杀降,赵军人数之谜(3)】
  秦赵两国的战略大决战——长平大战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在公元前262年~260年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确切的把它叫做王龁、廉颇上党对峙时期,主要讲的是韩国献地,赵国大军积极开进,接纳上党十七城的所有关隘,这时,秦军大举东出函谷关,王陵增援野王,王龁率领大军镇守河内郡、河东郡。此时的秦赵两军都在忙着驻兵、建造仓库、屯积粮草、扩建道路等等,并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维持着对峙阶段。
  由此,秦国为了迷惑赵国,并没有派出多少兵力,要让天下诸侯知道,秦国只是为了夺回上党,夺回自己嘴边的肉。赵国呢,也没有进行举国大战的准备,只是单一的防御上党,目的是要使秦军知难而退,上党已经是赵国的了。
  基于以上的判断,秦赵两国此时的兵力并不多,我认为各自有20多万精锐主力,还有一些留守军和后勤部队。
  二、在公元前260年初~260年6月底
  我们可以把这半年多的时间称为秦攻赵守阶段,或者说是廉颇抗秦阶段。在这时期,秦军的主将王龁大举发动进攻,先取上党城,后取得二鄣四尉的战果,夺取了廉颇的西线老马岭,双方不断的增兵,补充实力之后,王龁一鼓作气,猛攻赵军,连破赵军营垒,斩二尉。廉颇虽然屡战屡败,可是他一直坚信赵军的防守战略是正确的,继续增兵防守。
  在这一阶段,虽然秦军屡战屡胜,可是都是小胜,规模不大。虽斩获赵军6名都尉(千夫长),可是自身的伤亡也很大,秦军伤亡了2万余人,赵军2.5万左右,秦赵两军伤亡接近1:1。而且都没有伤及秦赵两军的根本,他们都知道,这战很难打,秦赵两国在这时也不断的增兵派粮。
  所以,在6月底的时候,秦国的军队为60余万,一线作战部队50多万;赵军总数为50余万,一线的精锐为45万。

  在这大概两年半的时间里,我把它称作是“王龁为将阶段”,在这一阶段,秦、赵两军由对峙转向双方的攻防。虽然是秦军进攻,赵军防守,秦军略占上风,可是总体上来讲,秦赵双方的损失都不大,也就两三万人,对战局的影响不大。在下一阶段,白起为将,长平大决战正式上演,争议最大的时候也正是在那个时期。
  日期:2016-11-14 11:23:13
  第八十一章【长平杀降,赵军人数之谜(4)】
  三、在公元前260年7月~260年9月

  长平大战的决战阶段,也可以说是赵括(或白起)为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战事发生的比较多,下面,我针对各次的战斗将其进行具体的分类。
  (1)白起布置诱饵,引诱赵军入伏
  俗话说:“没有香饵,是诱不到大鱼的。”那么,白起出动了秦军的老弱,充当诱饵(还必须要大),才能使得几十万赵军倾巢而出,猛攻秦军。在这一时期,秦军伤亡的人数显然是多于赵军,可是伤亡的秦军的战斗力并不强,之后,秦军把赵军引诱到了预定的埋伏圈。
  (2)断敌后路,分割包围
  赵军入伏之后,正面的秦军,凭借着坚固的营垒,强大的秦弩,使得赵军寸步难进,然后,秦军出动,断了赵军后路,完成包围圈。在赵军两分之时,秦军奇兵将赵军一分为二,之后,秦赵两军开始了正面的大厮杀。在这一阶段,秦赵两军的伤亡应该是大致相等的,各自损失了十余万。
  (3)围困赵军四十六天
  在围困赵军时期,秦军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地对赵军进行袭扰,使赵军疲惫不堪。而赵军呢?也采取了积极的反制措施,趁夜派出部队,袭击秦军,搞得秦赵两军都十分疲惫。在这一阶段,秦赵两军都是小规模战斗,双方的损失较小。

  (4)赵军的最后猛攻
  这阶段可以说是赵军最后的挣扎。此时,又饥又渴又累的赵军,赵括把他们分成了四队,多次对秦军壁垒发动了垂死的挣扎,秦军万箭齐发,坚守不出,赵军数战不胜。然后,赵括亲自率领着敢死队,进攻秦军,赵括被秦军射杀,赵军溃退了,最后,数十万赵军投降。在这一阶段,赵军不顾一切,拼死猛攻,赵军损失了十几万,无奈抵挡不住秦军的连弩大阵,迈不过秦军的深沟高垒。反观秦军,只需死守,大多数时候躲在工事后面放箭就行,所以此时的秦军的损失远远小于赵军。

  经过上面的综合分析,我个人认为:在长平大战中,秦军总共参战60余万,总共损失25万人马(其中20万秦军主力,5万秦军留守军、后勤兵);赵国总共参战50余万(赵国举国精锐、部分留守军、部分后勤,还包括冯亭的5万韩军),全军覆没,其中有30余万战死,最后剩余的20余万赵军做了俘虏,被秦军屠杀在长平山谷。
  在这几集中,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了白起下令屠杀20余万赵军的结论。那么为什么六国会称白起屠杀40万俘虏呢?自从此白起下屠杀令起,白起的绰号就变成了“屠夫、侩子手”,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下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