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22 10:50:00
第八十六章【苏代劝范雎】
当白起进攻在即,在赵国危难之时,韩、赵两国唇亡齿寒,他们都十分惊惧,为此,他们就派出了非常著名的纵横家苏代,前往秦国,游说大秦丞相范雎。
此时的范雎深居高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范雎为相当政的近十年时间里,长策横空出世,秦王对他是言听计从,作为一个外邦臣子,如此得到君王的信任,这也能侧面的体现出秦国“海乃百川”的胸怀。
苏代一到咸阳,就去拜访范雎,并且送上了重礼,之后二人聊了一会天气家常之类的小事,苏代见气氛不错,就开始进入正题,首先问道:“武安君擒杀了赵括?”
“是呀。”范雎答道。
苏代接着问:“现在秦军想乘胜攻下邯郸,灭了赵国?”
“是的。”
“果然如此。”苏代说,“以武安君的才能,此时灭赵易如反掌,在武安君灭赵之后,秦王称霸天下,天下诸侯无一敢挡,毫无疑问,首功当属武安君白起,到了那时白起位居三公,位极人臣,功盖天下。”
说到这里,苏代停了一下,观察到范雎的脸色沉默,看不出什么,苏代又说:“武安君生平攻城拔寨七十余座(规模比较大的城池),向南屡败楚军,并且夺取了楚国重镇鄢,郢都和汉中广大的地区;向北一战歼灭了赵括45万精锐大军;向东多次大败韩、魏两国;如此功绩,即使是周公、召公、吕望的功劳也比不上。等到了那时,即使是您,也不得不屈居白起之下了。”
看着范雎的脸色一点点的沉重,苏代知道自己已经说到范雎的心坎里去了,所以大家以后说话要看对象,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尤其是在做销售之时,要看顾客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否则,事倍功半也。好了,我们回到正题,苏代说:
“第一,其实秦军进攻赵国也有许多弊处,以前秦国凭借强大的武力进攻韩国刑丘,攻破赵国上党城,可是上党之民却是不愿降秦,反而奔赵,由此可见,天下不愿做秦国的百姓(我个人觉得这点以偏概全,这也正常,策士家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话来说。)。
第二,如果秦国不听劝告,猛攻赵国,凭赵国之力,赵必亡,可是到时的胜利果实是属于秦国的吗?到那时,赵国北边的土地并入燕国,东边的土地将归齐国,南边的土地将被韩国、魏国占领。如此,苦战的是秦国,得利的是其他国家,秦国愿意为他人做嫁衣吗?况且,秦国的长平杀降,失去了天下人心,特别是赵国百姓的人心,如此,赵国的百姓会做秦民吗?”
苏代见范雎缓缓点头,显然是认同自己的观点,所以,是时候亮出自己的底牌了,苏代说:“丞相可以向秦王进言,让韩、赵两国割地,然后秦国退兵,如此既可以为秦国获得实利;又可以不让白起建灭国大功;这条计策又是丞相所出,韩赵两国还会感谢丞相,这样一举三得美事,怎能不做?”
范雎听了,就向秦王说到:“秦国的府库空虚,秦军也太疲惫了,不如让韩、赵割地,秦国也可以休养生息。”
那么,大秦的最高统治者秦昭襄王又会如何决断呢?请看下集。
日期:2016-11-23 11:46:31
第八十七章【秦王决断,灭赵功亏一篑】
其实,谋士大臣的话只能当做是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在秦昭襄王的手上,那么当秦王听到范雎的建议时,他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关于秦军要不要退军这个问题,其实秦国的一些大臣早已上书提出过,只是两派相互争议,无法定夺。秦王在听了范雎的话之后,斟酌再三,最后决定秦军暂时退兵,主要理由有:
(1)丞相范雎的建议,以前只是一些小官有过这样的声音,现在就连重臣心腹范雎也提出这样的建议,自从范雎辅政近十年来,他的大谋长策横空出世,使得秦国蒸蒸日上,一日千里,而且(到目前为止)范雎从未犯错。现在也提出退军的建议,不得不慎重考虑。
(2)秦国的府库消耗甚大,辎重粮草、财力、民力损耗之巨,不可计数,多年来的积蓄为之一空,对于灭赵大战,秦王也不得不再三思考。
(3)秦军损耗近半,长平大战虽歼灭45万赵军,可是秦军自身也损失了25万左右,其余的伤者不计其数,也需要时间的修养。
(4)长平大战,旷世之战,如此大胜,天下诸侯却没有一个国家派出使者称贺,反而是赵国,这个战败国得到了天下诸侯的遣使抚慰,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闻所未闻也。就连以前赵国的死敌燕国,拒粮的齐国,甚至是周赧(nan)王也都派出使者到赵国,如此国际的舆论对秦国很不利。
基于以上几点,秦昭襄王派出使者,与韩、赵两国达成协议:韩国割让重镇垣雍,赵国割让六城,作为议和条件。最后,秦王做出了决定:命令白起撤军回秦,这也是一个令他后悔的决定。白起在接到命令之后,仰天长叹,秦王先是犯了杀降之错,虽如此,白起一力承当;可是现在的撤军,一错再错,也使得秦国失去了灭赵的最好机会。
白起思虑再三,他是秦国的将领,最后武安君白起决定听从秦王的诏令——撤军回秦,赵国也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当白起回到咸阳之时,听说了这是范雎力劝秦王的结果。关于这事,《史记》、《资治通鉴》都有记载:从此以后,白起与范雎有隙。
至此,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如果希望看到之后的更加精彩内容,敬请收看秦赵大决战的下部——邯郸大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