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反过来,广式早茶在北京很有市场,你去开一个有点特色的,可能就另有一番天地。
可能说的有点乱,总结一下就是,酒这个行业的所有环节,都有固定存在的形态,任何人抱着改变或着区别想法进来,结果就是要么被同化,要么没赶出去。好比一个唱歌的去了Ji院表演,身边都是**,你就只搞艺术,时间长了,怎么可能独善其身,你让同事们咋想?你让嫖客咋想?这不是给自己找别扭吗?结局要么就地转行,要么卷铺盖走人。
而就地转行的,像前面说的选择积极方向的,虽然做了**,但咱原来搞过艺术,这种潜质中的优势假以时日逐渐彰显,慢慢以色艺双绝而名满天下也极有可能。
所谓时势造英雄。和潮流对着干,必然被动挨打。虽然咱们知道,这个潮流不对的,是扭曲的,但我们仍在历史的进程之中。时机未到啊,唏嘘。
时势,让那些个巷子深处造好酒的都成了悲情英雄。
日期:2016-07-24 10:18:59
这个时势是整个的经济环境,你我皆在此中。因此在批评了那么多的酒企以后,咱们抽点时间也批评一下自己,其实在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明白,巷子深处造酒人的命运之必然。
先说第一个消费习惯。所有看帖的筒子们,哪一个买酒不被广告导引?比如说,你去超市买酒,一个天天做广告的,和一个没做过广告的;一个名人做广告的,一个没有名人做广告的,你选哪一个?
大多数不会把两瓶都买走,回家对比一下,然后就喝那个你觉得好的,在以后的较长时期,就喝它,无论消费场所的有何不同,你就是喝它。
咱们抽烟都有讲究,一般爱抽啥牌子,就一直抽啥牌子,你买烟时不会今天买中华,明天买白沙,换来换去,可为啥酒就不行呢。
回到主题,你一定买那个名人做广告的,回家喝了不对口味,你明天再去超市,也还是在做广告的当中选。选到最后,你满意的的那个牌子,只是你对比所有做广告的当中那个口感较好的,或者说你只是放弃了更低劣的。
所以不做广告的酒,尤其是新牌子,你会主动选择尝试吗?你试都不愿意试,这个好酒还能有机会吗?
当然,总会有人试,名气慢慢会有,是金子总会发光。可金子发光并被你看见是需要时间的,一个酒,他出现在你的消费场所是要花钱的,每等你一天它的成本都在增加,它等不来你留意就得凋谢。
所以有哥们假如说,“曾经偶尔买过啥啥酒挺好的,再买就买不到了”,基本就是这个原因。
咱们被广告所导引,表面上看咱们对商品是主动选择,其实我们主动去购买某个酒时,已经是被导引后的结果。
咱们不仅非广告不买,广告的不好也不行。就算广告打动我了,商品不漂亮还不行。咱们对包装多挑剔呀,你看当年“水xx”,“x之蓝”的成功,哪个不是在包装上下足了功夫。
以上咱都满意了,没有促销还不行,那个牌子一瓶酒送盒20块的烟,你这牌子起码送盒10块吧。唉!
假如120元,让你买瓶没有广告没有包装没有促销的光瓶酒,你买吗?!
洋酒可能会买,国产白酒肯定不会买。这就是消费习惯。酒企把咱惯出了毛病,不给咱治,咱也自己没自己治。
广告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有多大,咱简单搞个模型。
广告业有个说法是,每一百份有效传达的广告,会有5个人注意,2个人购买。
举例某个城市的主流报纸,每期发五张纸,就是20个版面,咱算一下,一张报纸的印刷成本是1毛,发行费用是5分,这期的报纸成本就是7毛5分,而这期报纸只卖5毛,所以报社卖一份报纸净赔2毛5。这0.25元就得均摊到广告版中,同时还得有利润,一般利润应该是成本的3到五倍。那么这份报纸主要广告版面假设有四版,就是封面封底加两版插页,每版的广告成本就大概要最低0.2元了。
最理想的计算是,一份报纸3个有效阅读,那么要有效传达100个人,就得33份报纸,广告投入是6.6元就能卖掉2瓶酒,折合每瓶广告成本是3.3元。
但报纸的广告不零卖,根本不可能如此精准。发行量本来就是个很诡秘的事,更不要说有效传达了。从他们卖酒的经验看,一般是理想计算的三倍。就是每瓶9.9元,四舍五入算10块。
再假如这个酒是100元上下的主流价位,大胆设到120元的销售价,我们来看看会是啥样子。
零售120的酒,超市要赚10块吧;经销商要赚20吧;送货 员理货员促销员加一块,也要10块吧;卖120的酒,酒瓶酒盒酒箱运输仓储促销品加一块,也有要10块吧;再减去广告10块,还有多少?60块!
假如这瓶里的就九是纯粮酿造,储存3年的好酒,一斤40是合理价格吧,60减40,还有20。这20是酒厂的利润吗?不是。因为还有税。
40的酒加包装物流等等的10块是成本,50到120之间有70的毛利,这个70里面最低是17%的增值税,即11.9元,好了,这时候的毛利润出来了,是8.1元。
一个物料成本50元零售价120的商品,毛利率只有8元,不到10%。这生意还能做吗?
怎么办,变通。一是坚持固态发酵,但用当年新酒,毛利立即增加20;二是勾兑,又起码增加10块。
反过来看,咱们这个计算最接近真相的结果是,如果是勾兑的话,咱们喝下去的120的酒水,其实只值10块;如果是固态发酵的话,也就是20。
说的有点较真了。我不是行家,没卖过广告,也没卖过酒,只是瞎琢磨,想哪说哪。有高人看到,尽管斧正。
日期:2016-07-24 10:19:49
100以下还会有固态发酵吗?!100以下绝对可以有,但现实是真没有。上面摆出来的条件哪一项缺了,这酒能卖起量?若卖不起量,好酒怎么有钱支撑到大家发现并广泛接受它的那一天。
这个消费习惯其实并不是咱们一直就有,前面说了,是酒企的给咱惯出来的,他们就是想多赚咱们钱,但从咱有了这习惯以后,他们酒厂就算把自己给送沟里了,因为酒类消费有上线,有总量,所谓的“市场份额”。咱们把钱掏给哪个酒厂的消费决定,是酒企们挖空心思想影响的,结果这些酒厂就自己和自己打起来了,恶性竞争。也因此,整个酒类市场就在一个恶性的循环当中。
酒是穿肠毒药。这句话用在当今真是合适不过。
酒,又是多美妙的一个字。
饭菜摆起来,一家人围桌而座,老婆孩子叽叽喳喳的吃饭聊天拌嘴,咱端一杯酒,就着离咱最近的那盘菜,一小口,一小口的咂吧着嘴。咱不插嘴她们的谈话,咱没功夫,咱得安静的感受身体因酒而起的变化,感受口舌生香,如细雨湿衣,春风拂面,感受五脏六腑,好像整张紧绷的网逐渐松弛,感受四肢舒展,仿佛胳膊一伸就能够着天边……
妙处难与君说,难与君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