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畔文谭:你熟悉却又陌生的酒》
第32节

作者: cjnsy123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完这段话,陈万能陈情圣丢下一圈目瞠口呆的围观群众,趿拉着拖鞋,肩膀搭着破毛巾下池子又去洗一遍。这一遍洗的舒坦,全身泡在温汤里,闭着眼睛一想,自己在不明真相的群众眼中的神秘形象该是如何高大完美,乐的酒糟鼻子直哼哼,欲仙欲死。
  陈大情圣池子里泡了一会,意犹未尽,琢磨着还得再添油加酱一番方能过瘾,连忙爬了出来,嘴歪眼笑的又朝大厅里去了。

  未及走到大厅里面,刚到门口,满堂喝彩轰然而起,陈大情圣很得意,很亢奋,顾盼群雄舍我其谁之感油然而生,咧着臭嘴正要亮嗓,突然面前一黑,一把大茶壶连汤带叶的就劈头砸了过来。澡堂子里的瓷茶壶,足有两斤多重,再加上满满一壶水,这一家伙,把陈万能砸的咣当就倒下了。从里面蹭蹭冲过来俩小伙,作势还要打,被热心群众给拦了下来。
  陈万能看有人劝架,也不怯场,嚷嚷着要给这个局长那个市长的打电话。呸,人家也得认识你。
  劝架的一打听,打人的俩小伙是闹离婚的那家女方的本家侄子,来洗澡听一群人正叽叽喳喳的传陈万能的艳情故事,虽是离陈大情圣造谣伊始不过短短十几分钟,已被演绎的香艳露骨。谣言一旦出生,成长的特别快,尤其是闲人扎堆的地方,顷刻间故事结构丰满,细节刻画传神。一众闲汉说的眉飞色舞,不料主家俩小伙听得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虽是远房亲戚,但事关家门清誉,士可忍孰不可忍啊。

  听到陈万能还在池子里,俩小子就沉着气等上了,定要等他走上来,在人多的地方打。及至老陈一露面,满堂喝彩声起,小伙子一跃而起,抄家伙吧………………。
  隔着劝架的人,俩小伙问陈万能,你服不服?老陈理亏,长叹短吁的不再言语。相熟的街坊了解陈万能此等闲人外厉内茬,劝解一番,给老陈架起来送到了里间,俩小伙出了恶气,也撂开手,扬长而去。
  一场风波顷刻消散,可惜没见陈万能施展陈式太极,算是一憾,深藏不露乎?!。
  兴之所至,无所不为。因为喝多了吹牛挨打,在陈万能的履历里也不是一次两次,但就是忌不住嘴,油嘴滑舌,讨厌至极。好在有副热心肠,真是谁家有事用得着他,还真是尽心尽力。毁誉参半吧。
  像陈万能这样的兄台,社会上真真的不少,亦正亦邪。但别以为莽汉就一定浑浑噩噩,看似没心没肺,不经意的被什么蛰一下,立即原形毕露,直面真心。温情起来,也细腻的令人唏嘘。

  距老城三十里,某个乡村办了个土菜馆,传说很是正宗地道,一时间食客趋之若鹜。酒友邀约,且是要验证土的掉渣的老传统,结果也确实名符其实,大快朵颐不亦乐乎,宾主尽欢。席间除了陈万能高谈阔论以外,众人酒都喝的很温和。这也算陈万能的长处吧,一斤酒下肚,飘飘然的就兴致高涨,随便起个话头,陈万能就滔滔不绝,有时也妙语连珠,让人忍俊不住。
  因是中午,都没闹酒的意思,消消停停的喝的差不多了,让老板上主食,主食品种还真不少,陈万能听完老板介绍,不假思索就点了炒面。
  顷刻,炒面端了上来,出乎意料,炒面竟然不是炒面条,而是炒面粉。
  在面粉里掺上芝麻、白糖,用炒锅干炒,把这面粉炒的脱了水,炒的熟了,然后冷凉,吃的时候用开水一烫,搅拌的粘稠的一碗,是谓炒面。炒面这个东西有个作用是易于存放,因为脱了水,所以不容易坏,在原来最是适合出远门的旅人,如今基本绝迹,因为真的是不好吃。
  陈万能抄起炒面吃了几口,就唏嘘不已,而后借着酒盖脸,居然嚎啕大哭。
  陈万能小时候在农村,家庭条件普通,能吃饱但吃不好,用老话说有点“缺嘴”。上面有几个姐姐,陈万能是唯一的男孩,万里良田一根苗,很是受宠。
  那时候家家都烧的土灶,本地话叫“地锅”。在靠着锅沿略高的地方,会系一个铁皮做的大肚窄肩的“燎壶”,燎壶的燎字就是烟熏火燎的意思,做饭的时候,灶膛里的火苗窜出来正好燎到壶底,一顿饭做好,这燎壶里的水也就被燎开了。向智慧的劳动人民致敬,啥叫充分利用能源,燎壶就是一例。
  燎壶也能热酒,酒徒冬天想喝口热酒,把酒灌在燎壶里,然后款款坐下来,在灶灰里埋个玉米或是一把蚕豆,帮着添柴拉风箱。妇人做好了饭菜,他把棉袄一脱,扒拉出下酒的小菜,趁着灶灰的余温把燎壶稍烫一下,仰身朝柴堆上一倚,慢腾腾的就是一醉。

  陈万能家的燎壶自然是陈万能的专用,陈妈妈贴出几个杂面饼子,再搅上一锅玉米粥作为一家人的晚饭,然后把燎壶取下,给陈万能烫上一小勺炒面,至高享受啊,不仅是白面,而且里面还有糖。很甜很甜的糖,白糖。
  陈万能有时一觉醒来,夜半三更的吵着饿了,陈妈妈就得起床去烫一碗炒面来。陈万能说,整个童年,最惬意的就是老母亲把炒面端来,陈万能趴在被窝里吃的时刻,陈妈妈坐在床头,一手扶着油灯,一手端碗热水,又怕儿子冻着又怕儿子噎着。但凡儿子能抬头一看,油灯光定是映照出且怒且喜的慈爱光辉。
  陈万能泣不成声。五十多岁的老汉,想妈妈了。
  或许也是自责,十六七岁进了城,先顾自己,后顾老婆孩子,然后还是顾自己。终老在女儿家的陈妈妈,临走时只埋怨儿媳妇不好,没让儿子来送自己最后一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间至憾莫过于此,伤其心,痛其骨。
  日期:2016-07-24 11:14:27
  更新五之羊羔酒
  更新一时说压池子酒,春天入池秋天出酒。酒友问我在前面的帖子里讲过,最好的酒是秋天入池春天蒸酒,这两者到底哪一个好?
  传统白酒一年只出两次。《宋史》食货志里有记,春天入池秋天出酒的叫做“小酒”,冬天入池春天出酒的叫做“大酒”。小酒好的卖三十文钱一斤,大酒好的卖四十八文钱一斤,两者价格相差百分之六十。这一大一小的称谓以及价差,已经说明了哪一个更好。
  所以我说过最好的酒是秋天入池春天蒸酒,但现实中已然绝迹。大酒因为窖池使用率低,成本自然高,卖的就贵。而如今,酒厂所需的原酒,只要是固态发酵,使用起来效果一样,有便宜的谁还用贵的呢。大酒卖不掉,自然也就没人做了。
  没了大酒,小酒就成了如今最好的酒,好比冠军出了局,亚军就顺势成了第一名,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而这亚军也不是自愿当的,夏天不能出酒,酒厂是不得以而为之。一旦天气凉下来,他们就会开始缩短发酵时间,提高窖池的使用率。成本越低越好卖啊,没有哪个买家怕便宜。廖化最终不也投降了吗!时也,势也!。
  回头再讲宋朝的酒,三十文一斤以及四十八文一斤,换到如今价值几何呢?按照黄仁宇先生提出的算法,古今货币的换算应以黄金为基准。当时的一两黄金是现在的40克,今天是2014年8月30日,今天的黄金收盘价是每克253,那么宋朝的一两黄金就价值如今10120元,约等于10000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