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2-13 13:10:14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十九节 分道扬镳】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1]他人之意见、志趣或价值观,若与己不同或产生较大分歧,则不仅难以与之共事,有时甚至连表面上的和睦也难以维持。这不单是俗世之人的脾性,连神话中的人物亦是如此。
一条道走到黑的黄巢和心存幻想的王仙芝,隔阂一旦产生,便注定分道扬镳。
蕲州之战后,草军一分为二,一支由黄巢率领北返曹、濮地区,另一支由王仙芝带领继续在江北活动。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王仙芝陷鄂州;黄巢陷郓州,并诛杀天平军节度使薛崇。
三月,黄巢又克沂州。
眼见形势不妙,僖宗急忙发布《讨草贼诏》(即《招讨王仙芝等诏》)[2],对以王仙芝为首的草军将领进行威逼利诱(语气稍显强硬)。
至于这份诏书的意义,崔瑞德(Denis C.Twitchett)总结得很到位:这样一种公开的政策声明是朝着希望恢复原状前进的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但是它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3]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意义很重大,但是没啥用!一如某些组织机构里的某些高层领导,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诏书下达后不久,在宰相卢携[4]的支持与推荐下,宋威又重新被认命为诸道行营招讨使,一时风光无两。
【注释】
[1]语出《论语·卫灵公篇》。
[2]参见《全唐文》卷八十七。
[3]参见崔瑞德(Denis C.Twitchett):《剑桥中国隋唐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3:Sui and T`ang China,589-906,Part 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译,74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这个卢携,早年也是正直小愤青一枚,可惜后来贞操早泄,没坚持多久,就向黑势力投了降。唯权宦田令孜马首是瞻,深计个人利害得失。后官至相位,又拉拢宋威、高骈等大将,从而牢牢地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日期:2016-12-13 20:01:48
于迈说历史之《五代十国:最乱的乱世》
【第二十节 单舟赴任】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四月,大批官军突然“造访”嵖岈山,手足无措的尚让,四处告急、求援。黄巢闻讯后,二话不说,急率部众开赴嵖岈山,与尚让合兵。一番鏖战之后,官军仓惶西去。
西谚云:利益是首要的,兄弟是次要的。[1]相比西方brother[2]的龟毛,黄巢之举,可以称得上是“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兄弟之急”[3]。仗义如斯,自然引得天下豪杰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
同月,王仙芝的部将柳彦璋[4]进入江西一带烧杀抢掠。
六月,柳彦璋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接下来的戏码,轻车熟路,算是王仙芝蕲州谈判的2.0版:活捉刺史陶祥,命其上疏皇帝,柳彦璋本人也附呈奏章,陈请招安。
只可惜柳彦璋名气不及王仙芝的大,所俘刺史陶祥更是无甚靠山,僖宗看人下菜,只给了他一个右监门(“十六卫”[5]之一,掌宫门禁卫及门籍)将军的职务,并要求柳彦璋原地解散部队,只身前往京师当差(同时任命左武卫将军刘秉仁为江州刺史)。
接到敕令后的柳彦璋,气怒难当:想我堂堂七尺男儿,每自比孙武、吴起,不说有经天纬地之才,也算有万夫莫敌之勇。到头来,竟只配做个皇宫门卫队三把手!
遂杀陶祥,以示不满(并集结战舰百余艘,封锁江面,围成水寨)。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Seneca)曾言:“愤怒犹如堕落之重物,它将自碎于摔落之处。”[6]仿佛已预料到八百多年后柳彦璋“破罐子破摔”式的作风和“破碎成渣”的命运。
及至年末,江州刺史刘秉仁走马上任,驾着一叶小舟就闯进了柳彦璋的水军大寨。煌煌乎,如关云长的“单刀赴会”。众人大感意外,一时没了主意,只得出迎拜谒。
还没等大伙儿反应过来,柳彦璋已被刘秉仁斩于刀下。麾下兵士,遂作鸟兽散。
【注释】
[1]关于中西方友谊观的差异,参见胡元江,陈海涛.在汉英谚语中探讨中西方道德观念之共同点[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3(1):72-74。
[2]兄弟。
[3]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原句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4]晚唐时期,"彦"字是世人取名时常用之“时髦字”;五代时尤为风行。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劄记》中曾感叹道:“彦本美名,故人多以之为名,然未有如五代时之多者。”
[5]十六卫:隋唐禁军机构,亦称南衙。掌管宫廷宿卫。隋初设置十二府以统领禁军。隋炀帝时,去“府”而称“卫”,并扩充为十六卫。唐亦置十六卫,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除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外,其余十二卫均遥领天下府兵。每卫均设上将军一人、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总其事。中唐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十六卫只剩名号,作为仪饰之用。
[6]转引自培根(Francis Bacon)《论愤怒》(Of Anger)一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