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
第45节

作者: 一只支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百年前,也有人说过类似的话:
  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
  说这话的人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
  我们知道这话说的很对,很有民族责任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但事实是说这些话的人在当时都混得不怎么好。
  王家屏上书万历,说皇帝应该怎样怎样,这样做才是贤明之君。
  那皇帝不这样做怎么办?
  那我辞职。
  日期:2016-08-08 19:57:37
  对于立储奏折、大臣们反对矿税奏折向来不处理(留中不发)的万历立即批准了王家屏的奏折。
  他看王家屏太不爽了,这种不爽持续了十多年,王家屏这个名字成了万历的禁忌词汇,以至于几年后有人推荐王家屏再次出任内阁首辅,不仅不同意,推荐者也立即免职,卷铺盖回家。

  卷铺盖回家的人叫顾宪成,他回家后把家乡(无锡)一所宋代的书院修了修,开自己的培训班,书院叫东林书院,在东林书院上过顾宪成培训班的,无论是长期班,还是短期班,冲刺班,假期班;无论是来参观还是听课的,旁听也好游学也罢,这些人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东林党。
  我们之后发生很多的事情,都绕不开他们。
  日期:2016-08-08 19:57:59
  三王并封(二)

  万历皇帝换掉了王家屏,表面来看是万历不爽王家屏,根本原因是万历的目的。
  什么目的?
  就是要立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嘛。
  所以,万历接下来要找一个他觉得可以帮助他完成目标的人来做首辅。
  这个人是王锡爵。
  王锡爵是申时行时代的三辅,后来因为母亲重病请假回老家了,这一回老家就不来了。(滞留不归)
  王锡爵聪明啊,知道北京是个大漩涡,自己身为辅臣,一回去就得参与进去,无法置身事外,还是在家静静看着吧。
  但是,我们要说,王锡爵不是不负责,他后来给万历写了一封奏折,奏折是谈立储问题的。
  也就是因为这封奏折,王锡爵成为了新任首辅。
  王锡爵回京的消息震惊了北京官场,在争国本问题的斗争上官员们正处于下风,王家屏刚刚被“打掉”,正是需要一位新领导带领大家完成“争国本”任务的时候,而王锡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首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申时行时候就是内阁辅臣);其次,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坚定的斗争立场,和高拱顶过牛,对张居正时期的一些政策也敢于直言,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当时朝中大臣伸着脖子盼星星盼月亮,等啊盼啊,可把王锡爵等来了,为首的官员就去找王锡爵,商量怎么立储。
  王锡爵笑着说:
  “诸位大人回去后告诉大家先不要着急上书让皇上立储。(勿及建储事)我们内阁自然会起到我们的职责。”
  “这事就交给我们内阁了。”(阁中自当一力担当)

  交给内阁,就等于交给了王锡爵。
  王锡爵胸有成竹啊,那样子仿佛东宫之事尽在我王锡爵之手,王锡爵这话一说,大家都放心了。
  日期:2016-08-08 19:58:15
  在王锡爵看来,立储问题不能急,要慢慢来,之前之所以失败,就是出在急上。

  王锡爵不急,万历急了。
  万历下旨礼部,旨意的内容大概是这样:
  立储问题一拖再拖,也不是回事,所以朕先想了个主意:把长子三子五子先封为王爷。如果皇后生了儿子,此乃嫡子,这就是太子,这三位就是王爷;如果没生呢?从这三位里择优选一个为太子。
  朱常洛之所以得到群臣的支持,与他的智商无关,与他的长相无关,只是因为朱常洛的身份:

  皇长子。
  按照礼法,立嫡子立长子,没嫡子就立长子。朱常洛凭借的就是长子的身份。
  这道旨意一下,甭管你长子什么的,公平竞争。
  朱常洛唯一的凭借,朱常洛的必胜绝招,就这样被“合法的剥夺”了。
  看似公平,却是对朱常洛的及其不公。
  就在大臣们准备写折子奋笔疾书的时候,有一个消息传来:

  内阁奉诏了。
  奉诏,意味着内阁同意了。
  同意,意味着屈服,意味着成为万历的“帮凶”。
  在大家看来,王锡爵就是这样的“帮凶”。
  “你说把事情交给你,你就给我们这样的答复?”

  日期:2016-08-08 19:58:36
  希望变成失望,失望产生愤怒。
  一群大臣来到内阁,“围堵”王锡爵,要求给个说法。
  王锡爵一看,内阁不能呆了,赶快回家。

  “风紧,扯呼~”
  王锡爵想到回家,大臣们也想到了,负责王锡爵家“围堵”的是礼部尚书罗万化,王锡爵回家,罗万化带着一帮官员又和王锡爵争论。
  王锡爵就像败走华容道的曹操,一个内阁首辅被大臣逼到这个地步,内阁不能呆,家里不能呆,王锡爵刚说一句“听我解释”就被大家的质问淹没了。
  怎么办?跑吧。
  跑到朝房,这没人吧?
  还有。
  顾允成、给事中史孟麟领着几个官员在这等候多时了。
  全面撒网,全局布控,王锡爵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王锡爵找到万历,表示这事没办法。
  面对这样的情景,万历不得不表示,册封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二十九年(1601),朱常洛正式成为太子。
  这场拉锯战,已经持续了15年,最终以群臣的胜利画上了暂时的句号。
  不过别高兴的太早,这事还没完,我们还有下半场。

  朱常洛成了太子,有了名,还无实,而且朱常洵没有就藩,还在北京城里。
  这意味着,朱常洛的太子还是存在变数。
  这就成为了双方的新的交锋点。
  几年下来,有些大臣一看,万历喜欢朱常洵,而皇帝代表着权力,代表着真理,所以在立储问题上有些支持万历,特别是宦官集团,那些在外的税监矿监拼命巴结郑贵妃,慢慢的就形成了一股支持郑贵妃支持福王的政治势力。
  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朱常洵的机会还是有的,郑贵妃的势力还是在的,所以斗争还是要继续的。
  不过在立储以后的下半场,故事的主角不在是朱常洛。
  是一群人。
  日期:2016-08-08 19:58:55
  (四)你方唱罢我登场
  什么是群众?
  五个是众,五十个是众,五百个也是众,那群臣也是这个道理,五个大臣是众,五十个大臣也是众。
  众是数量,而群就是关系,就是等级,就是“君”,就是领袖。
  那作为参与政治的单位——群臣,群臣的多少很大程度就决定了政治斗争的优劣势。
  群臣是一个泛称,在群臣的名号下有着无数个不同的群臣,比如后来的东林党,后来的齐楚浙党等,他们之间有合作有冲突有矛盾。

  有矛盾,就要解决。
  万历二十一年(1593),癸巳年,京察年。吏部尚书和吏部负责考核功绩的司长(考功郎中)赵南星负责京察,降级免职处理了一大批人,包括他们的外甥和亲家,还包括内阁首辅王锡爵辅臣赵志皋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