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8-10 15:19:44
5.2刀锋所指
万历三十六年,李成梁离任辽东总兵,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是正确的,辽东的形势会蒸蒸日上。
现实是辽东形势一发不可收拾。
蒸蒸日上?有。谁?不是大明,是努尔哈赤。
对外,消灭海西四部的乌拉部;兼并野人女真诸部;攻占叶赫部十九座城寨。
对内,消灭了舒尔哈齐、褚英为代表的分裂势力;重视自身发展,冶铁技术的引入使建州女真的军队更加强大。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兵强马壮。
我想,辽东的明军会是羡慕他们的,因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还有更惨的,半年没发。
辽东巡按御史何尔健算过一笔账,结论就是:
辽东明军最苦,干的最多拿的最少,即使全部粮饷工资按时按量发放了,其实也不够。
问题是,还没给够。
日期:2016-08-10 15:20:07
何尔健在辽阳阅兵,辽阳是辽东的省会城市(治所),这里的明军停止操练,千万人跪在何尔健面前,“哭声震天”,“山谷震动”。
情景比我们以前的农民工讨薪还要心酸。
这些普通的士兵,他们拖家带口,他们一家七八口人赖以生存的就是当兵的工资,省吃俭用,勉强温饱。
他们不是将领,不能贪污,不能克扣,不能中饱私囊,不能虚报战功,不能靠着将士在前面浴血奋战自己在后方升官发财。
牺牲的是他们,拼命的是他们,除了冠冕堂皇的为国报效,他们更看重的是那点粮饷,那点工资。
现在,一个太监都可以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撒尿拉屎。
之前,被言官弹劾的李成梁,所谓“通敌卖国”的李成梁,他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积极改善这一切,现在,李成梁不在了。
万历三十六年,前屯卫()第一个发起兵变,一时间辽东明军云起响应,松山、广宁、锦州、辽阳、山海关等地明军“歃血摆塘,誓杀高淮而后已。”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兵变了,但从规模来讲这次是最大的一次,参与者有二三万之多,而当时辽东明军也就六万多人。
高淮跑到了北京,鉴于这次事情太大,高淮没有逃过惩罚。
坏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正义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美满的结局,可这其中的过程又有多少血与泪?多少牺牲和愤怒?
这些不会被胜利所掩盖。
日期:2016-08-10 15:22:34
万历二十七年高淮来到辽东,万历三十八年高淮伏法,这十一年高淮耀武扬威,风光无限,草菅人命,欺凌百姓,辽东总兵马林弹劾高淮,充军;辽东官员弹劾高淮,下狱论罪;他的“龙骑军”可以以皇帝的名号冲入任何一家的宅子里,“势如抄杀”。
高淮就是一只肥硕的蛆虫,把它尖锐的爪牙狠狠地刺入辽东这个本就营养不良的病人身体内,在他贫瘠的肢干上,不断的吸食,商贾的钱财、军队的粮饷、百姓的田地,除了这些,还有更加宝贵的东西,比如军队对朝廷的忠诚,比如百姓对朝廷的信心,还有,高淮间接的给努尔哈赤带来了很多的帮助,人口、技术,尤其是冶铁术,这都是难以估计的。
评价历史人物,因为功过的问题,存在争议,可在高淮这样人的身上,我看不到一点点功绩,倒是他的过错百死莫赎。
高淮死了,可是高淮糟蹋后的辽东怎么办?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恢复辽东也是花费更大的精力更长的时间换来的是更低的效率更低的回报,这个表现在以后辽人的态度上。
不是没一句对不起都能换来对方的没关系的。
而且,明朝也没有这个时间。
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英明汗,建立了清朝的前身——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年号天命,也称天命汗。
天命,顺天承命。
没有经过明朝的批准,努尔哈赤这样做的意思昭然若揭。
日期:2016-08-10 15:22:55
而这么重大的事情,明朝毫无所知,后来还是朝鲜邻居着急忙慌告诉明朝这件事情的,皇帝不急太监急。
其实万历也很着急,不过着急的不是这个。
万历要给福王朱常洵四万顷土地作为封地,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省的地都给完了,万历还要给湖广地区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我老朱家的,我怎么不能给?”
叶向高说:
“如果给了,国家就完蛋了!”(国无日)
这日子没法过了。
最后在群臣的抗争下,给了一万九千顷。
万历觉得委屈了儿子,把这些土地内的商税、盐铁贩卖的权力一挥手都给了福王。
“钱给儿子了。”
而这些钱本来是要入国库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话说说可以,但不能认真,尤其是君王,认真就会出大事。
距离出大事,留给明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万历四十五年,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来朝赫图阿拉。
日期:2016-08-10 15:23:12
这是一件小事,很容易被忽略,而历史的细节正是在这些被忽略的小事中得到端倪,很多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是由小细节来说明。
当皇太极带领八旗铁骑绕过正面的关宁锦防线从长城突破直抵北京城下的时候,这条路线就是科尔沁部所告知的。
万历四十六年,刚过完年。这一天的月亮格外的圆,或许是这样的月亮激起了努尔哈赤的好奇,想看看是不是“外国的月亮都比较圆”,他告诉八旗旗主和诸位大臣:
今年我一定要征讨大明朝。
于是,后金上下全部行动,整修兵器,养肥军马,做征讨明朝的军事准备。
所谓师出有名,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颁布了一道文件,既是政治文件,也是宣传文件:
《七大恨》。
日期:2016-08-10 15:26:36
5.3论读书的重要性
檄文的重要性对于战争而言就如同吃饺子蘸醋,*生活**。
中华文明三千年,文人骚客无数,在他们笔下的檄文活灵活现生龙活虎,每一篇檄文都是洋洋洒洒挥毫泼墨,引经据典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外带无数骂人不带脏字但是比脏字还要脏的攻击言论。
有好事者做了檄文排行榜,什么必读檄文十篇,中国历史檄文四强等等,可无论各种榜单怎样排名,高居榜首的檄文都是同一篇。
《讨贼檄文》,陈琳。
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范文中的范文,读过之后,无不拍案叫绝。
包括被骂的对象,曹操本人。
开篇并不惊艳,老样子,引经据典: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