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史经典战役(围点打援)——宋金太原之战》
第4节作者:
独孤慕雨
在边塞之地的“汉儿”与游牧民族相处久了,不可避免的染上了游牧民族剽悍尚武的精神。“其人坚忍奇崛,包藏祸心,狡立凶谋,前有荆轲太子丹之风,后习安禄山史思明之态”(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语)。由幽燕等州汉人组成的军队,在战场上的勇武令内地汉族惊叹不已。唐人高适有诗赞道:“幽燕多骑射,结发重横行”(《蓟门行五首》)。
辽末,“常胜军”将领郭药师降宋,徽宗皇帝对之荣宠有加,竭尽笼络之能事,导致“常胜军”人数大增,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徽宗命郭药师率众屯驻燕地,更将地方的军事、经济大权全交给了他。郭药师在地方飞扬跋扈、为所欲为,与知府王安中水火不容。宋廷无奈,只好另派谭稹出知燕山府。
谭稹到了地方,担心郭药师与其部“常胜军”尾大不掉,于是建议另外在河东地区建立一支由汉儿组成的部队,做为制衡力量,这只数万人马的部队就是“义胜军”。
“义胜军”、又称为投附人,是燕云地方的汉人,在金人灭辽战争中,这些汉人为躲避战火逃到了宋地,为宋廷所招抚,因其勇悍可用,如果全部加入到郭药师麾下,“常胜军”更难以驾驭。将他们收编,散居在河东各地,是为了分“常胜军”之势。
这支由幽云地区汉儿组成的部队,自成立之始起就是非不断:“如义胜军等...其在河东者,约十万余人,官给钱米赡之,虽诸司不许支用者,亦听支使,久之仓廩不足,以饥而怒,出不逊语。时我军所请,皆腐余,亦怨,道路相逢,我军骂辱之曰:汝番人也而食新,我官军也而食陈,吾不如番人耶?吾诛汝矣!汉儿闻而惧。”
当面以“番人”来辱骂这些燕云之地的汉民,本是宋人长期以来视其为“非我族类”的强烈心理流露,结果却加速了“其心必异”。在河东地区的“义胜军”找不到归属感,“其心异贰”。面对这种情形,宋廷没有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宋人对他们的歧视排挤,而是听之任之,燕云汉民与宋人离心离德,矛盾日益尖锐。金兵南侵,“义胜军”将领李嗣本、耿守忠选择不战而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宋人将燕云汉民视为“二等公民”,导致了“义胜军”心理的边缘化,政治倾向丧失了原则。反手为云、覆手为雨,完全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非民族大义。降金,不过是免于杀戮、有奶便是娘罢了。
“义胜军”降金,金兵尽悉宋人虚实,更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日期:2016-09-08 17:34:35
本来,金军占据了云中等地之后,极大的削弱了宋廷在河东代北的防御能力,如今李嗣本、耿守忠降金后反戈一击,金兵更是“如入无人之境,直趋太原”。
金人惯使的伎俩就是善于制造似乎谈判可以解决争端的假象,在迷惑对手的同时,加足马力开动战争机器。这个“一招鲜”在灭辽的时候经常祭出,用在童贯身上仍是百试不爽。
事态已经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童贯居然仍幻想着金人收回成命,双方和平解决争端。见他仍在痴人说梦,金使不得不亮出了他们的“底牌”——宋廷割河东、河北两路土地给金朝,双方以黄河为界!
听到金人狮子大开口的议和条件,童贯惊的面无人色,心中五味俱陈。金兵来势迅猛,金使漫天要价,听的他心惊肉跳。兹事体大,清醒过来的童贯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立即组织抵御金人入侵,而是琢磨着如何逃离是非之地。
十二月七日,拿定主意的童贯决定开溜。他将河东安抚使、太原知府张孝纯请来,告之自己将于明日“赴阙”,与天子共商国家大事。太原与河东的防务,就辛苦张孝纯了。
张孝纯闻言,无比震惊,怔忡在当地,良久才反应过来据理力争,他认为国家危急时刻,身受国家厚恩的童贯应该留在太原召集各路大军,并力抵抗金兵入侵。如果他率先逃离,将会导致人心”“骇散”,局面糜烂不可收拾,整个河东会沦陷敌手。河东失守,河北也将不保。
见张孝纯极力阻挠自己离开,童贯勃然大怒。他恼怒异常、口不择言当众宣称:“贯受命宣抚,非守土也。君必欲留贯,置帅何为?”
安抚使,是具有军事性质的官职。因河东路与辽、夏接壤,因此宋廷设河东安抚使之职便于处理对辽、夏事务。河东路安抚使之职始设于宋夏交恶的庆历元年(1041),后来由知太原府兼任,河东安抚使是河东路最高军事长官。童贯这样讲,虽属于强词夺理,但也是基于事实。
双方越说越僵,张孝纯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道:“平生童太师作几许威望,及临事乃蓄缩畏慑,奉头鼠窜,何面目复见天子乎?”
张孝纯的良言相劝,也无法阻挡童贯离去的决心。据宋人笔记《靖康小雅》记载,童贯“夜开太原门而出”,带着宣抚司的僚属,以“日驰数百里”的速度撇下太原一城军民,头也不回的往汴梁方向去了。
不幸中的大幸,童贯走时留下了宣抚司统制、大将王禀。
王禀字正臣、开封人,生年已不可考。出身将门世家,年青时即追随父亲战斗在宋夏边境,在实战中锻炼了军事才干,是北宋末年难得的智勇双全的军事人才。童贯奉旨前往太原与金人商议山后土地交割事宜,“王禀以宣抚司统制与贯驻太原”。就在此时,发生了隆德府义胜军叛逃事件,王禀奉命与耿守忠出兵平叛,但仍有三千义胜军叛逃至金人控制区,“具言中国虚实”。
十二月十八日,金军兵临太原城下。张孝纯与王禀立即率军坚城固守,见宋人有备,粘罕屯军太原北陈村,遂围太原。
至此,宋金太原攻防大战正式打响。
日期:2016-09-09 18:46:34
两路侵宋金军共计六万,从军事战略的高度来分析,金军应该集中优势兵力,直接从河北进军,攻击无险可守的北宋京师汴梁城才对,为何却兵分两路孤军深入。分兵实为兵家大忌,从战争中学习、成长为高级统帅的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为什么会犯如此的低级错误?
原来,分兵之举正是有备而来。
太原地处山西中部,控山带河,地势险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两大文明碰撞、交错带。历史上李牧抗击匈奴,汉高祖白登之围都是发生在山西。从秦汉到唐宋,历代王朝都会把都城定在山西西南的陕西或者山西东南的河南,太原成了中原王朝抵御游牧民族南侵的战略要津。太原有警则京师震动,太原无恙,则京师无忧。因此,太原素有“中原北门”之称。唐末五代时,中原王朝的兴替相继形成原因有多种,但直接原因多与太原的特殊战略地位影响有关。北宋年间,太原仍是抗击契丹与西夏的大本营、军事后盾。北宋末年,山西太原与河北大名是拱卫京师汴梁的军事重镇。如果太原、大名有失,汴梁城就危在旦夕了。
明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纵论山西形势,云:“太原控带山河,踞天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