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史经典战役(围点打援)——宋金太原之战》
第6节作者:
独孤慕雨 日期:2016-09-12 12:14:15
原来,孙翊率军入援太原,朔州守军坚持了十来天,就放弃抵抗,举城降敌。得知孙翊率军赴援,情知双方必有一场恶仗,粘罕灵机一动,“驱朔之父老,以示翊军”。此一招釜底抽薪出其不意,一举瓦解了孙翊所部军心。
第二个率军入援太原的是折可求,他率两万军兵从府州渡过黄河,准备出天门关西部入援太原。哪知道孙翊军败后,金人占据了这一险关。折可求无奈,只好率军翻山越岭,出松子岭(山西晋中和顺县,位于太原南)间道而行,准备由交城(太原属县,位于太原西南一百二十里处)入援太原。
府州隶属河东路管辖,下辖府谷一县,治所位于今陕西神木县杨城村。唐末五代,出身党项,熟悉代北蕃情的当地土著折氏,因其所占据的独特地理位置,在契丹、西夏强邻的威胁下,为维护其利益,不得不依附中原王朝,成为为中原王朝守卫西北以及北方的重要屏障。从宋赵匡胤代周开始,到北宋末年,折氏世袭府州,凡传六代,十二位知州。府州是军事州,知州就是军将,子弟部伍即为士卒。府州折家军将,参加了所有北宋对契丹、女真的每一次战争。在消弱藩镇节度势力,打击地方割据不遗余力的宋王朝,府州折家无疑是个异数。
府州地方民风剽悍、尚武而善战,在折氏家族统领下具有作战力强悍。二百多年间,折代家族名将辈出,先后涌现了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等一批优秀将领。
北宋于西北设麟府路,麟府路(二级路,由河东路安抚使领导)北接契丹,与契丹西京道所属的西南面招讨司地土相连,紧靠宁边州与金肃军; 西界乌毛素沙漠南部,与西夏军事重镇左厢军地同处黄土高原;只有在东、南方向与宋接壤,府州东过黄河便是宋火山军、保德军,经保德军、岢岚军、岚州可至太原府。
折可求率军两万长途跋山涉水,进至交城,喘息未定,就与金兵狭路相逢。金兵向宋军发起猛攻,宋军打起精神,顽强抵抗,府州军战斗力极强,与金兵交锋丝毫不落下风,“自早至日中,胜负相偿”。宋军虽有心杀敌,无奈连续行军,早已是疲惫不堪,无力再战,金兵则以逸击劳,越战越勇,宋军力不能支,终于大败。
粘罕、即完颜宗翰(1080~1137),是金初女真完颜部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无论是辅助完颜阿骨打灭辽,还是主张侵宋,都立有赫赫战功。被《大金国志》列为开国功臣第一人。粘罕用兵有方,围点打援,分别采用了瓦解离间军心和以逸击劳的战术,各个击破了孙翊与折可求。
反观太原城内城外的应敌无方,双方将帅的素质高下立判。孙翊率军勤王,有手下人建议:朔州离云中近便,粘罕既起大军南下,老巢空虚、守军多是老弱病残,如果与折可求合兵一处,间道倍行,直趋云中,金人势不能挡。粘罕如果回军,与太原宋军前后夹击,令金兵首尾不能相顾,或者可以成功。
这一招“围魏救赵”之计如果实施,就算是不能击败金兵,但至少会打乱金人南侵的步伐,粘罕势必分兵救援云中,如此一来,太原之围自解,宋军于途中设伏,以逸击劳,至少可以最大程度的抵消战斗力不及金人的缺憾,大败金兵也极有可能。
日期:2016-09-13 09:42:00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孙子兵法》中调动敌人,争取战场主动性的兵家精髓。如果孙翊这样去做,只怕历史也会改写了。孙翊枉称名将却不知“用兵之道、知变为大”的道理,踌躇再三道:“此策固善,奈违君命!”孙翊没有采纳这个计策,宋军失去了一个扭转战局的良机。
孙翊与折可求相继入援太原,相互间没有事先取得联系,约定好共进退。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解太原之围,还给粘罕制造了各个击破的机会。名将如此,其他不问可知。
童贯离开太原,带走了手下幕僚,因为留下了王禀,配合张孝纯守太原,所以留下了三千“胜捷军”。
“胜捷军”是童贯所创,宋时禁军每五百人为一指挥,设指挥使。“胜捷军”的挑选十分严格,“每禁军一指挥,所选止一二人,或三四人”。最初,在数十万禁军中才挑选出五千余人。“胜捷军”士兵个个身高力大,“武骑超绝”可以一敌百,是宋禁军中的精锐之师,战斗力最为强悍。这三千人马成了守卫太原城的中坚力量。
粘罕分兵抵御宋军的援兵,城防压力减轻,王禀立即不顾个人安危,“辄领轻骑出城,马上运大刀径造敌营中左右,转战得敌首级百十,方徐引归,率以为常”
北宋年间的太原城仅有四座城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由开远门朝曦门长二里,朝曦门至怀德门三里,怀德门至金肃门三里,金肃门至开远门二里,太原城略呈东西窄、南北长的形制。
宋哲宗、宋徽宗在位年间,山西地震频繁,最晚的一次地震发生于宋徽宗靖中建国元年(1101年)十月辛亥日,太原府、潞、晋、代、石、岚等州,岢岚、威胜、保化军等地“地震弥旬,昼夜不止,坏城壁屋宇,人畜多死”,地震导致太原城墙损毁严重,有关部门在震后展开了生产自救,北宋在河东路设有“专充修城”的“壮城兵”,相当于今天的工程兵,他们不但负责修筑,还负责城垣的日常维护。
太原城由于其军事防御的重要性,修有护城河与吊桥,吊桥出现于唐时,吊桥、也称钓桥,是将桥做为翻板,有需要时撤去横销,桥即翻转。桥的一端制成枢轴,另一端搭向护城河的对岸。战时,将桥拽成垂直竖立状,阻敌过桥。
修建吊桥是为了方便平时出入城门,利于战时攻守。但是守城一方必须要在作战失利后以最快的时间内扯起吊桥,才能保证吊桥不会反被攻方利用,但在作战时,难免会出现守军来不及扯起吊桥或者扯起时速度太慢,被敌方砍断绳索,吊桥就失去了应有作用。为了保护吊桥,在激烈的攻防大战中赢得时间,宋人以吊桥前方为中心修建小城,城墙沿护城河或濠沟外侧呈弧形延伸,因小城形如新月,因此称为月城。
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太原知府陈尧佐为防止汾河泛滥,在汾河东岸筑长堤,引汾河水在汾堤与府城之间潴成周五里的湖泊。北宋仁宗庆历四年至五年间(1044~1045),张亢在河东“城外筑月城以包水源于内”。
宋人在太原城外修的月城,起到了桥头堡的作用,站在月城上瞭敌虚实,如果来敌少则主动出击,歼敌于城下;如果敌人来势迅猛,抵御片刻则立即主动撤退,利用月城这一缓冲地带,迅速撤离战场,抓紧时间建起第二道防线。
日期:2016-09-14 19:45:34
在太原城中,张孝纯全面主持军政,具体军事指挥则是王禀。王禀率轻骑突出朝曦门冲锋陷阵杀敌,也是进退裕如,绝非逞匹夫之勇。
就在粘罕率军围攻太原之际,斡离不率领的东路金兵进军神速,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汴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