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
第24节作者:
阳光明远 日期:2017-08-11 21:30:59
第三章|||第一节:求道九华,筑室四明(上)
弘治十三年,王守仁二十九岁,在经过了工部的实习期以后,朝廷正式对王守仁委以任命,但是任命的职位却不是王守仁梦寐以求的兵部,而是刑部,王守仁正式被授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的职位,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是本着“在其位、谋其政”和“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王守仁还是欣然走马上任了。
弘治十四年,王守仁奉命审录江北。
出于刑部分内的职责,王守仁在江北勤勤恳恳,重新审理了一大批的冤假错案,并为很多人进行了平反,得到了人民的大力赞扬。
王守仁于处理政务上是一把好手,没用多长时间就把江北的案件审理完了,闲来无事,顺道到九华山游览了一番。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李白,一代牛人,话说当时驴友李白在游览九子山时,发现远看山像九朵莲花,于是,也不经政府同意,擅自改为九华山,就这样“九华山”的名字便一路承袭了下来。
九华山被佛教称之为“莲花佛国”,享誉海内外,其并非因其佛教理论研究著名,而是以“度尽众生”的宗教活动场所—“地藏王道场”而闻名。自开山祖金地藏以降,九华山历代众僧重修证、行愿(地藏王菩萨在中国佛教四大表法菩萨中,代表的是“大愿”)。金地藏传承的九华山佛教,尤其是禅宗入九华后,不著文字,师徒间以心印心、口口相传。这使得九华山文化大多以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方式传承或凭信徒的佛事活动传承,造就了九华山佛教文化的神秘、浪漫的色彩。
这种文化随名人、名僧活动足迹而不断被神话,以致使九华山一山一水,一物一景,乃至一木一石都有着许多的传说,它孕育成就了一部部《九华三宝三怪》、《九华山史话》等传奇。当时的明朝政府为了使九华山成为佛教名山,在上面大修庙宇,很多得意和失意还有不知人生为何的人都会来九华山流连一番。
在九华历代游山名人中,单以诗词而论,要数王守仁为最。据清代周赟编纂的《九华山志》中所收集的,就达55首之多。
王守仁曾经先后上过两次九华山。第一次就是弘治十四年(1501)春,借公务巡视之便游览了九华山。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作一首诗,在九华山山下的柯秀才家中借宿就写了《九华山下柯秀才家》、《书梅竹小画》两首诗,王守仁从池州至柯村,再经半宵亭直至九华街,游览了无相寺、化城寺、太白祠、双峰、莲花峰、列仙峰、云门峰、芙蓉阁等,一路下来每一个景点王守仁都留下了王守仁的诗文,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题材看,凡九华山的峰、岭、泉、石、寺庙、亭阁均有涉及,这些诗句,寄托着三十岁的王守仁对人生的理解和思索、对社会的理想和抱负,给世人以深思和启迪。
王守仁在九华山游历多日,不仅留下了大量的诗句,还留下了壮丽篇章《游九华赋 》,《游九华赋》不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且还是一篇王阳明这一时期思想的见证。
这篇文章包含了两层意思,抒发了此刻王守仁的矛盾之心,那就是极端入世思想和极端出世思想。前面都是对九华山壮丽风景的描述,最后三段将王守仁入世与出世思想的矛盾表现的淋漓尽致。
限于篇幅,现将最后三段抄录在下,以飨大家:
“溪女厉晴泷而曝术,杂精芩之春苗。邀予觞以玉液,饭玉粒之琼瑶;溘辞予而远去,飒霞裾之飘飘。复中峰而怅望。或仙踪之可招。乃下见阳陵之蜿蜒,忽有感于子明之宿要。逝予将遗世而独立,采石芝于层霄。虽长处于穷僻,乃永离乎豗嚣。彼苍黎之缉缉,固吾生之同胞;苟颠连之能济,吾岂靳于一毛!矧狂胡之越獗 ,王师局而奔劳 。吾宁不欲请长缨于阙下,快平生之郁陶?
顾力微而任重,惧覆败于或遭;又出位以图远,将无诮于鹪鹩。嗟有生之迫隘,等灭没于风泡;亦富贵其奚为?犹荣蕣之一朝。旷百世而兴感,蔽雄杰于蓬蒿。吾诚不能同草木而腐朽,又何避乎群喙之呶呶!已矣乎!吾其鞭风霆而骑日月,被九霞之翠袍。抟鹏翼于北溟,钓三山之巨鳌。
道昆仑而息驾,听王母之云璈。呼浮丘于子晋,招句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乱曰:蓬壶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华之矫矫兮,吾
将于此巢兮。匪尘心之足搅兮,念鞠育之劬劳兮。苟初心之可绍兮,永矢弗挠兮!”
王守仁有过多次出世的思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感觉自己没有路可以走,一则自己苦苦找寻不到“成为圣人”的途径,二则自己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也暂时看不到任何出路。
九华山作为“莲花佛国”、“佛教圣地”,王守仁可不想让自己仅仅只是留下一些抒发内心感情的诗论,还必须要结交山中高人以求仙问道才不枉此行。
王守仁在九华山结交拜访的高人共有三位:第一位是王守仁临时住所长生庵住持实庵和尚,第二位外号唤曰“蔡蓬头”,第三位是地藏洞一异人。
先说一下这实庵和尚,实庵和尚是位道行极高的僧人,他曾经为旃檀林题楹联曰:“门前青山绿水都成画稿,槛外松声竹韵悉是禅机”。在坐化前:“归来悬崖空撒手,溪山处处是莲官”。可见实庵和尚修行之深。
九华山佛教的宗风是“信、愿、行、修合一”,金地藏的“教禅合一”、“农禅合一”、“愿行合一”的宗教思想与修行风格,正是“禅”的自觉自悟的“禅净兼修”。
这种宗风摆脱了经院式的讲经论道,也克服了头陀苦行又终难得解脱之累。九华山佛教强调内心反求(净观)回复本性(禅定),只此见性成佛无需达到彼岸,就在现实生活之中。观闻赏知,一举一动皆是禅机。
这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维摩诘经》中的“自心净土”。“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可见“佛是要人来做的,佛国净土也要人自己去创立”、“所谓净土、秽土之分,并非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区别,而是人们心意差别的结果”。
随南宋末临济宗、曹洞宗的传入,九华山形成祗园等“四大禅林”,“愿行合一”、“愿禅合一”更成了九华山千百年来的宗风。
金地藏“肉身不腐”,似乎成了修行圆满与否的一大标志。明代的无瑕和尚、现代的大心、慈明和尚等高僧亦如金地藏肉身不坏。尤其是肉身不腐的比丘尼仁义师太,开了世界佛教史上“比丘尼修成肉身的先河”。
寄宿长生庵,王守仁与住持实庵和尚颇为投缘。居住期间,王守仁便由实庵和尚陪同,四出游览,寄情山水。有一天实庵和尚见王守仁诗兴勃发,便向王守仁要求赐诗一首。王守仁欣然同意,按照实庵和尚的模样、性格写下了一首散曲式的诗词:
“从来不见光闪闪气象,也不知圆陀陀模样;翠竹黄花、说什么蓬莱方丈。看那地藏王好儿孙,又生个实庵和尚。噫!那些妙处,丹青莫状!”
本来实庵和尚既没有什么诗论著述,也不是九华高僧,可是经王守仁这一诗词题赠,名不见经传的实庵和尚,后来竟名重禅林,引起无数人瞻访。
现在说一说这第二位高人,这位高人长年累月不洗头、不理发,是个姓蔡的道士,所以人送绰号“蔡蓬头”。这位高人在九华山的山洞里居住,偶尔会到寺院里要吃的,时间久了,有一次一个和尚面露不满,蔡蓬头立即怒目而视,转身就走。这个和尚以慈悲为怀,马上认识到自己错了,便急忙追上,道歉赔礼,恭敬地送上饭菜,蔡蓬头这才原谅了这个和尚。
王守仁听说此事后认为此人必是世外高人,凡夫俗子绝对不会这样不要脸!于是,王守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这位神人。
蔡蓬头在长生庵中,吃饱喝足,一副满足之态。王守仁眼看时机成熟,就势起问仙家之事:“这个世界上是否有长生不老药,有没有神功可以使自己百病不侵,您现在都已经几百岁了成仙了,我是否可以像您老人家这样过上神仙日子呢?”
蔡蓬头看了看王守仁,又看了看周围的人,说了两个字:“尚未。”
王守仁急忙让周围的人退了出去,并把蔡蓬头请到了后院亭子之中,然后恭敬地说道:“他们都出去了,现在您可以说了。”
蔡蓬头仍然说:“尚未。”
王守仁心有不甘,拿出撒手锏,连续追问:“还请指点一二。”
蔡蓬头终于说道:“汝后堂后亭礼虽隆 ,终不忘官相。”
说完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王守仁可以说是遭到了臭道士蔡蓬头的一顿奚落,不明所以。但是王守仁还是有着极旺盛的求道欲望,便四处打听九华山上是否还有什么高人。这便引发出了王守仁遇到的第三个高人:地藏洞里住着一个异人,睡的是野兽皮,吃的是松果,不食人间烟火,因为从来没有人见他开火做过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