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远——千古“心”圣王阳明》
第27节作者:
阳光明远 日期:2017-08-13 11:00:46
第三章|||第二节:寓居西湖,主考山东(上)
王守仁在阳明洞天留下很多诗作,比如“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这个时候的王守仁一度就想这么神超形越、脱离尘网、超然出世了。
但王守仁深知天伦不可违,即使在远离庙堂的山水之间,依然有“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的诗句,可见其终究不忘“王公”。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道家自然分“创造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所创造的自然”,前者比后者更高,是后者的否定,因为它用“人为”否定了“自然”。但它也是同一个自然的“自否定”,因为“人为”、“创造”也是自然,而且更加是自然,所以它是自然的“本质”、也是真正的自然。道家的“自然”概念中的两个层次,即“无为”层次和“有为”层次。只有“创造自然的自然”才是最自然的,因为只有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才是道家所提倡的道常无为法自然。
现在的王守仁很显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但是王守仁也正是在这种矛盾心理之中,深刻认识到“尘网不可退”、“天伦不可违”,复幡然有用世之志。
在家乡余姚四明山阳明洞天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弘治十六年,王守仁三十二岁, 为了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治愈,便寓居到钱塘西湖。
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在南宋时候便形成了西湖十景(跟我们现在评选的西湖十景略有不同):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断桥残雪;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两峰出云;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
王守仁酷爱写诗,在如此人文风雅之地怎不会留下诗文?王守仁一生撰有数首有关西湖的诗词,如《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寄西湖友》、《南屏》、《移居静慈写怀》、《移居胜果寺二首》、《秋日饮月严岩新构别王侍御》、《西湖醉中谩书》、《四时望江南词》、《西湖诗》(《全集》中没有收录,出自《王阳明散佚诗汇编及考释》,《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等。
其中《西湖醉中漫书二首》所叙景象和心境最能代表此时王守仁的思想:
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
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
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西湖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在长远的历史中与佛教、道教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宗教团体和道观佛寺聚集在西湖及周边群山之中,增添了西湖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其中尤以吴越国时期为鼎盛。当时各代国王热心佛学,在西湖周围兴建许多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最著名的当数飞来峰石刻群、烟霞洞造像、慈云岭造像和天龙寺造像等。其中著名的寺庙便有,著名景点南屏晚钟的净慈寺;灵隐景区的灵隐寺、韬光寺、永福寺;三天竺的法镜寺、法净寺、法喜寺;北高峰顶的灵顺寺;虎跑公园曾经也是寺庙,虎跑寺。
王守仁求道心切,虽说是养病,当然也不会忘记往来各大寺庙之间。在虎跑寺就见到了一个和尚,有人向王守仁介绍这和尚说,他在这里已经闭关了三年,从不睁眼,也不与人交谈。
王守仁对这个和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位禅师长期参佛,修行高深,应该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
王守仁便想试探一番,王守仁颇知佛理,便以禅机突然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
这一喝,很内行,王守仁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老和尚被王阳明震得开了眼,也开了口:“小僧不言不视,已经三年了。檀越却说我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此何说也?”
王守仁问道:“你是哪里人?离开家乡几年了?”
和尚回答说:“我是河南人,离开家乡已经有十多年了。”
王守仁继续问和尚:“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和尚回答:“只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不知道是否在世。”
王守仁问:“你想念她吗?”
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即刻回应,庙堂寂静,只剩下了窗外凌厉的风声,良久之后,一声感叹终于响起:“不能不想念啊。”
王守仁说:“你既然不能不想念,虽然终日不言,但是心里面确是已经说着了,虽然终日不视,但是心中已经看着了。”
和尚猛然醒悟,合起手掌,恭敬的对王守仁说道:“檀越妙论,还望多多开示。”
王守仁说道:“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时刻想念母亲,这是真性发现。虽然终日呆坐,徒乱心曲。俗话说得好啊‘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还敬什么人?’…”
王守仁只顾着自己说着,话还没有说完,这个和尚便大哭起来:“檀越说的极是,小僧明日便归家省吾老母。”
和尚庄重地向王守仁行礼,告辞而去。
王守仁第二天又去寺院见这个和尚,谁知这个和尚思母心切,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已经拿着行李赶回老家去了。
王守仁因为这件事情,深有感触:无论何时,何地,何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王守仁更觉“尘网不可退”、“天伦不可违”,用世之志进一步加深。
这里必须提一下朱圣人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说起来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更是鼎鼎大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句话曾经被无数人无数次批倒批臭,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但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因为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也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原理。
朱熹这位哲学家将世界分成两块,一块叫做“理”,另一块叫做“欲”。
“理”是存在于万物中的,但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一旦通“理”,便通天下万物,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私无惧无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这个时候“欲”就出来捣乱了,人类偏偏就是有那么多的欲望,吃饱了不好好待着,就开始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搞得社会不得安宁。
简单的说,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
这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极大(或者说极坏)影响的理论,明代,这套理论是各级教育机构的通用教材,也是大明王朝各级官僚们的行为法则和指导思想。那个时候,朱圣人的话就是真理,可以理解为‘天理’,我们既然要“存天理,灭人欲”,那么就没有多少人敢于质疑这套理论。
后来,我们的王阳明王大圣人也向他的弟子提出过“存天理,去人欲”。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王阳明是以“致良知”来实现的。
什么是“良知”呢?符合自己真性情的想法就是“良知”。良知与否不是外人说了算,是你自己说了算。不能说服自己的话是废话,不能从内心产生认同的道理就不是你自己的“理”,那是别人的“理”。
王阳明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此处人欲即天理,而要去的欲指的是“私欲”,就是我们要保留好的欲望,摈除那些和自己好的欲望相抗衡的不好的欲望,做到“心即理”,心中在想着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有利害毁誉,做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好一件事情,最终做到经世致用。
其实,我们常说的“善”和“恶”都是社会根据需要来划分的,用人心道德、法律法规来约束人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就跟孔子的用“礼”来修饰“直”一样。没有限制的社会是混乱不堪的社会,最终只能走向毁灭。
但是人心道德、法律法规是根据既往经验总结得来的,是符合浑然天成的良知(也就是世俗价值观、道德观)的,但是你自己的“良知”,你自己的“人欲”,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只有你自己才能够发现。如何拥有良知?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准良知”之后,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说服自身,内心平静,那样你就能拥有“良知”,拥有“此心光明”。
王守仁才返回人间不久,正准备在儒家这艘大船上开始用力时,京城方面刚好是时候的来召唤他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