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全面解析神话、传说与历史的一种尝试(草稿帖)》
第3节作者:
执着的尘埃 闻一多先生注意到,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五灵中凤、麟、虎、龟等四灵,差不多从不听见成双的出现过,惟独龙则不然。除非承认这里有着某种悠久的神话背景,这现象恐怕是难以解释的…………”。
当然,以笔者看来,闻一多对其它四灵的说法未免有些武断,最起码凤和凰还是可以同时出现的嘛。
但是,总的来说,闻一多先生的讲法还是有一些根据的,他还相近列数了一些古籍中以“二龙”面貌出现的龙: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孔甲)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
《竹书纪年》:今王(魏安釐王)四年,碧阳君之诸御产二龙
《后汉书.南蛮传》:秦犯夷,输黄龙一双
《汉书.五行志》: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有两龙见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
《魏志.高贵乡公传》:(甘露)四年春正月,黄龙二见于宁陵县界井中
………………
闻一多列举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写出来了。他总结说,这些频繁见于古籍记载的二龙“是荒古时代的图腾主义的遗迹”。
当然 ,我们也不必完全相信闻一多先生的观念,就是把这个看做一个假说或者思考的方向吧。
无论如何,在闻一多看来,褒国的“褒”就是来源于伏羲的通假——“包羲”,二伏羲和女娲交尾形象,与褒国二君化身二龙的形象是统一的, 据此,闻一多认为所谓的褒国二君,是一男一女,两人是夫妻关系,同时出现于夏朝的宫廷。
如前所述,夏后氏与褒国原本就都出自于大禹,而夏朝的传说中一直不乏和龙有关的传说,最为著名的就是夏后孔甲饲养龙的传说。
可见,闻一多先生将褒国二君与龙蛇崇拜相联系,还是颇具有研究意义的。
日期:2016-08-13 16:55:09
正文第三:
讲完了褒国的“褒”字,再来看看他们的姓——“姒”
大禹的后裔均为“姒”姓,而据刘师培的《姒姓释》说,“姒”与“巳”为同文通假字。
也就是说,在古代,“姒”就是“巳”。
那么,“巳”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今人都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十二地支中的“巳”对应的属相是“蛇”,或者说,“巳”对应着蛇图腾的崇拜。“巳”也就是“蛇”。同理,“姒”姓者,也就是崇拜蛇的部落联盟体。
这一点,在古文字学上的研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古代的文字研究者,如许慎、郑玄、王充等都认为,“巳”就是“蛇”
请看甲骨文、金文及小篆中的“巳”的写法:
可见,凡是大禹的子孙,都是崇拜蛇图腾或是其变种龙图腾的部落,大禹自己,当然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顾颉刚前辈说大禹的名字意味着一种爬虫是对的。当然,这里不能简单的讲“大禹是一条虫”,这是对顾先生意思的庸俗化误读,顾先生的意思是说,大禹这个名称是先民蛇崇拜(龙崇拜)的一个反应,对先民来说,以崇拜对象来称呼氏族首领和民族先祖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日期:2016-08-13 17:01:33
正文第三补:
以上简要的介绍了包括闻一多先生在内的一些学人的观点。
当然,笔者不认为他们的观点就是一定正确,但是无论如何,闻一多对于褒国与伏羲的关系,以及“姒”姓本源乃是“蛇”的观点,还是很有道理,可以得到甲骨文、金文、小篆方面的佐证,许慎等人也持相近的看法和观点。
所以,笔者在此仅仅是有保留的接受闻一多先生的一部分观点,至于广大看帖围观的网友,大家就各自见仁见智吧。
当作一个思路上的拓展也是好的
日期:2016-08-13 17:16:55
正文第四:
前面说了说作为历史人物的“褒姒”可能存在的身世来历。
当然,由于年代久远,传世文献中的记载我们不能太过盲从。特别是《训语》中的这段记载涉及到遥远的古昔记忆,在那个巫史尚不分家的时代,我们很难分辨出上古记忆中哪一部分出自于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那些则是出自于充满象征意义的巫术记忆。
实际上,“太史令”这个官职原本就是世代相袭的巫官。司马迁的家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巫官家族。“太史令”的主要职责是观测天象,从天人感应中寻找到上天给予皇权的警示或者嘉奖(比如《国语》中就记载周太史伯阳通过对天象和地震、河流改道等的观察得出了“周亡矣”的结论)。而对历史记录的记载仅仅是天象观测记录之余所产生的副产品而已。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埃及、亚述、古巴比伦都是一样的。史官的原本身份就是一种高级祭司,他们掌握着天地所有的奥义,他们创造和掌握着人世间最为伟大的创造——象形文字——关于文字产生的巫术背景以及上古观念中文字所具备的神圣性,笔者在后续还会有专门的阐述,这里就先不再展开了。
因此,我们对于《国语》中关于褒姒出身的这一段记载就不能简单视为“古人的迷信”。事实上,《国语》的这段文字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以让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迷雾,去追寻那些司马迁们和孔子们都没有理解的远古真相。
日期:2016-08-13 17:41:30
正文第四补:
《国语.郑语》中的这段记载出自于周代官方“教科书”《训语》。而《训语》的编撰者,就是承自于久远过去的巫史官们。因此,要真正理解《训语》中的这段话,就不能仅仅进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分析,而要用古人的心去理解古人的记载。
现在,让我们抛开现代人的偏见,来看看《训语》中这段不长的文字里面包含着多少特别的信息:
1 “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龙是飞走了,但是走以前遗了一大摊精(龙精啊……。)
2 “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化为玄鼋”——龙**去不掉,一群宫女奉命赤裸下身对着龙**叫喊,结果龙**就变成了黑色的鼋
3 “……。玄鼋,以入于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时而生。不夫而育”—— 黑色的鼋爬进了王府内院之中,正好被一个童贞女遇到,结果等到女孩成年后,未婚先育
4 “不夫而育,故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
—— 童贞女的私生女被遗弃城外,被卖弓箭的夫妇捡到,带往他处。
先来重点分析上述中的前三条信息。
很明显,在这些文字的叙述中,包含着这样的信息:作为生殖作用的龙**、作为生殖载体的裸体妇女、仪式性的喊叫、处丨女丨怀孕的结果
将这些信息连接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存在着明显的生殖巫术的内容。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文字的表述构成了完整的生殖巫术的全过程,明显是一个原始巫术仪式的再现。
1 从生殖巫术的角度来看,龙**无疑代表着某种神圣的生殖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