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全面解析神话、传说与历史的一种尝试(草稿帖)》
第8节作者:
执着的尘埃 所谓“四重证据法”,就是“利用以下四种类型的资料,追求多学科知识整合的认知效果,(1)传世文献;(2)出土文献;(3)民族志和口传文化;(4)出土实物及图像”。具体而言,是希望在现代国学的‘疑古’和‘释古’的争论之外,摸索和完善一种立体再现与多维度阐释的研究途径。具体而言,要将传世的文献文本研究、出土的简帛文本、民族志的田野研究和考古新发现的实物解读四个方面会通起来,让无言的史前文物发挥叙事功能,拓展前文字时代的文化史探研的新途径。”——引自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绪论。
叶舒宪对“四重证据法”寄予厚望,认为建立在该方法论基础上的比较神话学研究将打开国学研究的全新局面:一是研究范式上的全面突破,二是对新的学术问题群的开掘,三是全面展示当今神话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具有规模的神话学资料库,为中国神话学的建设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好了,关于神话学的概念、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就说到这里了,大家稍等,笔者去饭饭先,下午继续。
日期:2016-08-14 12:55:32
正文第九:
在之前的旧帖《烽火戏诸侯——史学之父司马迁的一个谎言》之中,笔者着重关注到了一个虽然有名但却从来被妖魔化的女人——褒姒。
基本上比较熟悉先秦历史的人都知道她,而直到烽火戏诸侯故事的人也基本晓得这个女人。褒姒之所以著名,正是因为她被妖魔化的给定角色——红颜祸水。作为一个“红颜祸水”的典型,她被后世文人不断地批判着。
当然,不只是褒姒,她的之前有妺喜、妲己,在她之后还有赵飞燕、杨玉环………………
“红颜祸水”,是一个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广泛流行的观念。不仅统治阶级这么认为,被统治阶级也这么认为;不仅男人这么认为,而且女人也这么认为。
这种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
女性在社会中一直都是处于这么受排斥的地位么?
包括学校的历史教科书在内,大部分中国通史类著作都会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存在着相当长时期的“母系社会”阶段,在那个时代里,部落中的妇女地位甚至要高于男性,特别是部族中的女性族长,更是德高望重,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这个女性的黄金时代是如何结束的呢?原本受人尊重的女性又是如何跌落到了卑微的从属地位,甚至被视为祸国殃民的罪魁的呢?
笔者以为,从这一疑问入手,可以看到华夏古文明的诞生和演变过程,并由此开始从头厘清我们文明的真正脉络,真正搞懂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所代表的内涵。
要理解这些,我们需要寻根溯源,从搞清楚“母系社会”的概念开始。
对于这个人类早期的社会阶段,古人对它也是有着一些认识的。
比如《吕氏春秋.恃君》载:“昔太古尝无君,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吕氏春秋》产生时间不会早于战国时代最后的那几十年,但是其关于这段社会状况的记载之内容并见于很多诸子百家的著作,可以相信这是春秋战国时人比较普遍认知。
当然,古人的认知可能来自于遥远的记忆或是史书上零星半点记载,在春秋战国的时代,实际上距离那个“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已经十分遥远了,文献的编撰者也不清楚那时的状况到底如何,他们恐怕只是带着看故事一样的心情来看待这些过去的。
大部分正史之中虽然没有关于初民时代社会状况的详细记载,但是好在古人也不都是“不语怪力乱神”的道貌岸然者,在很多历史记载中,还是留下了关于遥远过去的些许记忆。只是遗憾的是,这些记录都是以一种诡异而神秘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对待以这种方式记录下来的内容,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其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而是要分析其中所包涵的精神内核与深层含义。
日期:2016-08-14 13:02:40
正文第九补:
不过好在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展,今天的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前人所未见的好东西。从而帮助我们形象直观的去理解那个早已逝去的世界。
先来看几张图片: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铜制贝器与辽宁红山文化出土的贝壳
很多“专家”仅仅将这些贝器和贝壳解释为“贝币”,一些媒体还大肆渲染三星堆的所谓“摇钱树”——实际上是用来挂满贝器和其它祭祀品的一种象征祖先和部族血脉的树形祭祀用具。对此我深深的感到悲哀,我们这个民族已经掉进钱眼儿里去了!
请各位注意,上面两幅图里面的铜制贝器和天然贝壳都指向同一个含义——女性生*器崇拜。大家可以观察这些贝器和贝壳的外形,少儿不宜,未满十八岁请自行离开………………
红山文化的这些贝壳可能来自于渤海湾,但是三星堆不靠海,在广汉出土的贝壳有可能是是通过和远方的贸易获得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贝壳的首要作用绝非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而是含有生殖崇拜的含义。
上图即为我前面所说的树形祭祀用具,笔者认为绝非什么“摇钱树”,这种树木形状无疑象征着家族的开枝散叶,这一类用具无疑寄托了先民们家族繁盛、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所以才会用作祭祀用的主要器皿之一。
上图也是三星堆出土的铜制贝器,个人认为其外形比较接近于孕妇隆起的腹部,同样是生殖崇拜的象征。
再来一张“家族树”或叫“祖先树”
笔者认为,在古代的祭祀中,那些象征女性生*器的贝器会挂满上图所现实的“家族树”,以祈求祖先护佑,家族繁衍昌盛。这是应该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内容。
日期:2016-08-14 13:55:25
正文第九补续一: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笔者所发的这些图片所揭示出的女性生殖崇拜,不应该简单庸俗的理解为单纯的“性崇拜”。相反的,这些图片所揭示出来的,正是古代先民对于母性、生命以及人类生生不息的永恒追求。
“那些突出强调女性胴体的复杂多样的艺术形式无不揭示了一种自然而神圣的性特征……。人体象征着性以外的多种功能,特别是生殖生殖、哺育和强化生命力…………。对人体的艺术处理是在展示其他功能,尤其是女性身体的哺育、繁殖能力以及男性身体激发生命的能力。女性力量,如怀孕的植物女神,贴切的体现了土地的繁殖力…………她是生命、死亡及再生每个阶段的化身。她是所有生命的创造者。人类、植物及动物源于她,又复归于她。”——引自马丽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再来看两幅图片:
上图均为我国出土的女神小雕像。比起大型雕像,这类小雕像可以在泥土中深埋7000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而不受损坏,因此出土的小雕像大部分都可以保存完好,相对于容易破碎的大型雕像,保存良好的小雕像无疑可以为我们揭示出更多的信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