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全面解析神话、传说与历史的一种尝试(草稿帖)》
第11节作者:
执着的尘埃 可见从南到北,先秦时代的“日书”是普遍存在的。
注:参看李峰《帝国之殤——秦朝兴旺纵横谈》
日期:2016-08-14 14:57:42
正文第十一:
前面说了子丨弹丨库楚帛被认为是一种“日书”,而在当时使用这种“日书”的人自然就是巫师了。
在上古时代,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在某个漫长的时期,巫师就是部落中的王者,后世的君王或掌权者也往往具备巫师的身份。
比如商汤曾经祈愿,将头发指甲作为自己的替身投入火中祭祀以祈求免除国家的灾难,这就是所谓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原意——统治者自身具备巫师的特性,当他的祈祷可以保佑国人之时,国人拥护他的统治,当他的国家人民遭受巨大灾难时,统治者必须挺身而出,用最为激烈的方式来祭祀上天和祖先,甚至不惜以身相殉——这个就是商汤将头发指甲投入火中的原型原始含义。在上古时代,统治者或者说大祭司的巫术能力,是构成其统治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相信,在上古时代,如果大祭司或者统治者无法证明其祈祷和巫术的持续有效性,很可能会被投入火中,以人殉的方式来做最后的祈祷。(可以参看 郑振铎 在其《汤祷篇》中的分析)
还有,在商汤之后,摄政的伊尹曾“放太甲于桐宫”,据韩非子的说法后来太甲秘密潜出铜宫而杀伊尹。当然,这是法家的讲法,儒家的讲法自然是伊尹还政于太甲,皆大欢喜。早年就有学者指出,伊尹在当时的地位,很可能就是大祭司,在商汤死后,他是国家实际上的统治者。
另外,游牧民族由于文明发展得比较迟,在相当晚近的历史时期,巫师仍旧享有崇高的地位。比如成吉思汗的养父之子,蒙古大巫师阔阔出,曾经欺负过铁木真的弟弟,而铁木真不敢公开处理他,只能让弟弟以私下较量摔跤的办法下手将其杀死(蒙古族男人是不能逃避别人的摔跤挑战的)。
综上所述,在古代,巫师享有着崇高的地位,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战国时代的巫师所使用的“日书”,以及利用“日书”所演绎的神话,则必然具有神圣性。
据王逸的《楚辞章句》载:“昔楚国南郢之邑………………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可见,当时的巫师们通过某种仪式,在音乐的陪衬夏,使用朗诵祭歌(通常伴以舞蹈,巫术仪式是舞蹈的一个重要来源)来咏唱神灵的伟大或是祖先的事迹,在歌词中又经常会加入对祭祀场景的描述,以将这种仪式性传达给神明祖先以及在场参与祭祀的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下场景:
在当时楚人祭祀伏羲女娲的场合中,烟火缭绕,钟鼓齐鸣,头戴面具的巫师咏唱着帛书上所记载的内容,迈着“禹步”,翩翩起舞。周围参与祭祀者不仅可以看到巫师演示的仪式,而且还要参与其中,而在人们的周围,则悬挂着描绘有神灵祖先故事的图像。
巫师对神明祖先事迹的描述,应该是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范本的,不能随意删减演绎,因为参与祭祀的人都清楚故老相传的故事内容,那些悬挂的帛画也帮助人们规范和记忆着久远的传统。
这样的仪式在当时是很多的,比如《楚辞.九歌》就记载了十一首祭神的诗歌(“九”似乎并非实指,其具体含义仍存在争议)。在这里为大家选取其中的第一首《东皇太一》,来展示一下楚国祭祀歌的魅力:
(一)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er),璆锵(qiu qiang)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zhen),盍将把兮琼(qiong)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bao)兮拊鼓(fu gu),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jian)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楚辞》中祭神歌曲,其章句看上去似乎比子丨弹丨库帛书上所记载的要华丽,文采斐然,应该是经过屈原的重新加工创造。
上面引述的原文美则美矣,但是有些朋友理解起来可能还是有些吃力,笔者看过的《楚辞》译文中,林家骊老师的翻译不错,特为大家选取一则林老师翻译的《东皇太一》,好文共赏之:
吉祥的日子啊美好的时刻,恭敬地取悦天上的帝王。手抚长剑啊玉石为珥,身上的玉佩啊锵锵相鸣。
献祭供案上啊放着宝瑱,还摆上成把啊芳香的植物。蕙草包裹着祭品啊下面垫有兰叶,桂椒泡制酒浆啊敬献上神。
祭巫举起鼓槌啊轻轻敲击鼓面。鼓节舒缓啊歌声安闲,竽瑟齐鸣啊声势震天。
巫师翩翩起舞啊衣服亮丽,祭殿芳香馥郁啊让人心旷神怡。乐声纷繁啊众音交会,天帝喜悦安乐无边。
日期:2016-08-14 14:58:39
正文第十一补:
从《东皇太一》中所呈现的文字来看,这首祭歌所表现的很可能就是战国时楚人祭祀的仪式过程。我们今天看到这篇文字,有着鲜明的画面感和仪式感,可以很容易让我们进入到当时的意境之中,仿佛古人就在我们的面前一般。
日期:2016-08-14 15:06:47
跟大家道个歉:
由于现在这个帖子的开头中有一部分从旧帖中直接搬过来的,很多是大段黏贴复制过来的,有时没有看仔细,没有去掉原贴文字中涉及旧帖主题的一些语句,可能会给广大网友们造成阅读上的不便,后面笔者会更加注意的,跟大家诚挚道歉!
日期:2016-08-14 16:43:20
正文第十一补续:
还是要给大家一些感性认识。一起来看看楚国巫师的形象吧:
(图片翻拍自《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
上图为湖北荆门出土的战国舞戈上的巫师形象。巫师双耳佩戴着夸张的饰品,让笔者想起《东皇太一》中提到的“玉珥”。左手持鱼,右手持一条四脚蛇(龙的原始形象?)这又让笔者想起《山海经.大荒西经》里的那句“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
还有更奇特的:
上图为克里特岛考古壁画,请注意图中女性的耳旁头发的样式——这是否也像是蛇的形象?
(图片翻拍自《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
上图为湖北楚墓锦瑟漆画上的巫师形象。巫师头上带着面具,双手持蛇,这是当时常见的一种巫师形象。也许在长沙子丨弹丨库楚帛画曾经存在的仪式上,就是由这种打扮的巫师来主持祭祀的。
上图为克里特岛考古发现的女神或女巫形象,请注意其与楚国巫师形象的相似性,特别是双手持蛇的特点
要注意的是,尽管《楚辞》中的诗篇写得如此的瑰丽动人,但是当时的祭祀绝非温文尔雅。
相反, 直到战国和秦汉时代,祭祀是充满着血腥的,按照今人的标准而言则过于恐怖。
动物被作为牺牲而宰杀(当然更为原始的祭祀中也会有人祭和人殉),然后参与祭祀的主要成员会分享牺牲的血肉。在一些特定的会盟场合(东周时期各国会盟频繁),会盟者要将牺牲的血涂满身体,以及豪饮这些鲜血,即所谓的“歃血为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