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全面解析神话、传说与历史的一种尝试(草稿帖)》
第29节

作者: 执着的尘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故事正文:
  天地还没有光线的时候,地下藏着四条大蛟龙。蛟龙作乱,导致了大洪水,把天下的老百姓都灭绝了。于是女娲要用泥巴来造人。她是个女的,所以先造的都是女人,可是后来考虑到光有女人不行,才又造了男人。
  日期:2016-09-03 19:03:26
  正文第二十五:

  前面所列举的民间神话,很明显都是伏羲女娲人祖神话的变种。而从故事结构上来分析,基本都包含了两个部分的内容:洪水灭世和造人神话。
  在全球范围内,这两类神话均是具有普遍性的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同其民族相比,中国的此类神话到底有何特点和普遍的共性。
  关于这一点,神话学界的各派学者各执一词,我们在这里也无法骤然做出任何倾向性的推测。现在要做的,还是更多地搜集和罗列各种表述的神话故事,加以分析比对
  日期:2016-09-03 19:28:47
  正文第二十五补:
  由于女娲神话的民间版本甚多,笔者还在一一归纳整理,恐怕尚需时日。不过仅就今天所简单介绍的几个例证而言,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第一,女娲与司雨神(不管是雷公还是龙)的关系
  第二,女娲与葫芦(或是瓜)的关系
  第三,女娲的“非受孕”生产问题
  下面笔者就对这三个问题一一作出简要分析。当然,随着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的越发丰富,肯定还要不断修正这些分析,现在仅仅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日期:2016-09-03 20:54:25
  正文第二十六:
  几乎所有接触过女娲神话的人,都知道“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关于为何要炼五色石来补天,叶舒宪教授认为这是涉及到了先民的“玉石崇拜”信仰,笔者暂且不打算就此展开讨论,反正无论女娲用什么来补天,反正她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止住淹没世界的大雨。

  女娲为何一定要止雨呢?
  咋看上去,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多余:当然是为了要拯救世界啊!
  经过前两周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到一个可能的推论,即女娲信仰的较原始形态可能为“化万物”的原始大母神。作为人类乃至世界的始祖神,拯救世界应该是女娲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拯救世界就非得“补天”么?在女娲信仰与“洪水神话”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其它关联呢?
  我们还是从第一重证据入手,再来回顾一下文献中的表述: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从此处文献可见,女娲信仰与“止雨”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
  再来看一处文献:
  据《论衡•顺鼓》载:“‘雨不霁,祭女娲’,于礼何见?伏羲、女娲,俱圣者也,舍伏羲而祭女娲,《春秋》不言。董仲舒之议,其故何哉?俗图画女娲之象为妇人之形,又其号曰“女”。仲舒之意,殆谓女娲古妇人帝王者也。男阳而女阴,阴气为害,故祭女娲求福佑也。传又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消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仲舒之祭女娲,殆见此传也。本有补苍天、立四极之神,天气不和,阳道不胜,傥女娲以精神助圣王止雨湛乎!”

  王充的这一段表述,其实可以看出两层意思,一是可以看出汉代(或者汉代之前就早已有之)民间有着“雨不霁,祭女娲”的传统,并被董仲舒所记录;二是王充认为董仲舒这么写是因为“女娲消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仲舒之祭女娲,殆见此传也。”
  关于王充的这一理解,要分开来看。首先,王充因为《春秋》没有提到“雨不霁,祭女娲”的传统,就否认了这一祭祀的真实性,这是腐儒之见。但是他提到“天气不和,阳道不胜,傥女娲以精神助圣王止雨湛乎!”还是很有启发的。
  在王充看来,天上不停下雨,本来就是“阴气过剩”,女娲为女神,属阴,怎么还要祭祀女娲来求得止雨呢?岂不荒谬。在他看来,止雨自然应该是要祭祀男性神伏羲才对。
  其实,民间早有祭祀女娲以求止雨的习俗,并非董仲舒所发明,而女娲虽为女神,却绝非王充理解的“阴性神”。据《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可见,在较早期的信仰中,女娲既是阳性神,也是阴性神,她是“雌雄同体”神,自身可以生育万物。
  再有,根据史记索隐和史记正义所引述《世本》所言,后世将女娲视为大禹之妻,可见后世信仰中是将“补天”的女娲和“治水”的大禹联系起来的,可见,至少在汉代的信仰中,女娲确实是具有“止雨”功效的,董仲舒所记载的“雨不霁,祭女娲”并没有问题。
  那么,女娲是一个专门治水的“旱神”么?
  日期:2016-09-03 22:53:27

  正文第二十六补:
  前文中所讲述王充的观念其实在这一点上显得比较迂腐。他简单的认为女娲是女神,所以是阴性神,不应该用来求止雨。
  其实是否为雨神,与男性神、女性神并无关联。比如蚩尤为南方大神,能呼风唤雨,可是蚩尤也是男性神。
  而女性神也可以是“止雨”神。
  比如女魃。

  据《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从《大荒北经》所记载来看,女魃与作为风雨神的蚩尤和风伯显然是对立的。
  在后期的民间信仰中,女魃被视为一个妖魔性的神祇。其形象“秃无发”(《玉篇》引《文字指归》)、“ 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神异志》)”。
  那么,女魃是一个“旱神”么?
  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要说明女魃究竟是否为“旱神”,要从另一个神祇“应龙”入手。
  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  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应龙,“龙有翼曰应龙”,今本也有作“土龙”。
  笔者认为,从《大荒北经》中那句“应龙畜水”也可以看出,其实应龙本为天上布雨之龙,后来为天帝所派遣杀了蚩尤及夸父,降落人间,用尽了神力,无法返回天庭,故应龙所在之地所对应的天空就无法再下雨。大旱时人民制作龙形祭祀物用来祭祀应龙,祈祷应龙返回天庭降雨,故应龙本为行云布雨之龙,降落人间导致大旱,人民祭祀它是为了让其返回天庭重新布雨行云。据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所载,西汉人民每逢大旱,即扎作土龙以为应龙之形状,用以求雨,和《大荒东经》所载相吻合。又见《大荒北经》所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也可见应龙本来就是水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