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三十一年——根据轰动全国的真实案件改编,三代刑警的无悔追踪!》
第10节作者:
姜德青 日期:2016-10-21 17:30:09
“所以昨天我打电话的时候,您就已经知道我是谁了。”
“嗯,”周志仁点头,“不只是你,我记得见过的每一个人,但有时我必须假装不认识,不然会把人家吓到的。”
“您已经把我吓到了。”于更生开起了玩笑,他想让谈话的氛围尽量轻松一些,周志仁也笑了。
“但话说回来,其实我一直在等你的电话,”周志仁说,“从两年前,栋民去世以后,我就开始等。你来找我,就说明这案子还有人管,就还有破案的希望。有时候我会想,三十一年了,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案子要忙,人家凭什么要去查电击案?可我回过头又一想,六条人命当年就那么没了,案子没破,不明不白,这算什么呢?”
日期:2016-10-21 17:31:28
说到这里,周志仁有些颤抖,他喝了一大口茶,长叹一口气。
“以前的老话说,人如果是横死的,他的魂就过不去奈何桥,去不了阴曹地府,没法转世投胎,只能游荡在人世间做孤魂野鬼。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刑警查办命案,不就是在超度亡灵么?凶手落网、受到惩罚,亡灵才能往生。”
“周老师,不,我得叫您一声师公,”于更生惭愧道,“对不起,我来晚了。”
“不晚,只要没放弃追查,就永远都有希望。”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屋子里非常阴暗,可周志仁眼中的光似乎照亮了整个茶室,他后来的一句话,燃起了于更生无限的斗志。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第七章完
日期:2016-10-22 12:48:00
第八章
周志仁说他要去趟洗手间,于更生起身要去扶他,周志仁笑着说他还没那么老。
打开茶室洗手间的门,七十一岁的周志仁就好像再次走进他记忆中的那个42号房间时,里面的尸臭依旧刺鼻,因为正如他所说——回忆对于他就是再经历一遍过去的事,没有人能比他更能体会什么叫“历历在目”。
两名技术员还窝在里面收集指纹,看周志仁进来,两人都站起了身和他点头示意,再退回到门口处,把整个房间都暂时交给了他。周志仁站在房间正中央的位置环视四周——这里顶多十五平方米大,因为是地下室,所以没有窗户,门是唯一的出口。两张床、一个柜子、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张椅子;棚顶上有一盏细长型的日光灯,因为是地下室,在灯的旁边还有一条通风管道,管道末端有一个不大的气窗。
日期:2016-10-22 12:49:10
周志仁记下了房间里的一切,回头看看其中一名取证的技术员冯汗,他摘下口罩走过来失望的冲周志仁摇头。这冯汗在局里人称青面兽,因为他不仅长得黑,而且黑中还透着铁青。
“我们已经找了将近十个小时,”冯汗原本就有些发青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一无所获…”
“连一枚指纹都没留下?”周志仁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冯汗无奈的摇着头,“旅社的服务员在发现被害者死亡之前的两天里,来房间里打扫过四次卫生,鞋印、指纹,基本上都被擦掉了…”
八十年代的公共服务还没有什么隐私观念,像这种小旅社,两个完全陌生的旅客都可以住在同一个房间,服务员随时可以进屋打扫,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在那个女服务员看来,又没有打扰客人睡觉,干嘛不能扫?可她并不知道,疑犯留下的重要痕迹,已经被她弄的一干二净了…
日期:2016-10-23 12:41:07
光华旅社外面的一条弄堂里,卖柴爿馄饨的苏北老汉本来已经准备收摊了,多亏许栋民叫住了他,周志仁现在才能吃上一口热的东西。这种小摊头在八十年代的上海弄堂里随处可见,摊主大都是苏北人。每天下午两三点,就能看见他们推着装有简易柴火炉灶的手推车走街串巷,挑一个人流密集的街角或巷口停下来,在旁边摆上两三张折叠桌、四五个马扎凳,一天的生意就算是开始了,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夏天还会更晚一点。折叠桌、马扎凳都很矮,所以周志仁他们三个几乎都是蹲坐着,很不舒服。
“法医告诉我根据尸变判断,”周志仁吃着热气腾腾的柴爿馄饨说,“高存惠应该是在两天前遇害的。”
“两天前——8号,”老白抽着烟说,他呼出的烟顺着头顶路灯的光柱往上飘散,“也就是说,他入住的当天晚上就被杀了。”
“真倒霉。”许栋民唏嘘道。
日期:2016-10-23 12:42:07
眼前的这碗馄饨里肯定是放了不少味精,汤水“鲜”的一塌糊涂,周志仁很喜欢这种味道,即便他知道味精是人工提纯的化学结晶体。味精的学名叫谷氨酸钠,1907年由日本的一个叫池田菊苗的大学研究员偶然发现,并在随后申请了制造专利并大规模生产,取名‘味之素’。这种能极大刺激味蕾的‘鲜味’风靡日本,很快就传入了中国,改名叫做‘味精’。这还是昨天晚上,周志仁从《新民晚报》上一则叫“味精的故事”的小短文中读到的,那是当年上海家家户户晚饭后必读的报纸,正所谓“新民晚报,晚饭吃饱”。
周志仁之所以喜欢这种味道,也都是因为他的超忆症。1944年的春节,家里煮蛋饺汤,母亲往汤里面放了一勺平时舍不得用的“佛手牌”味精。那“鲜味”是一个三岁小男孩无法抵御的,从此以后,这味道就和过年的幸福感在他脑中关联绑定。
又走神了,只不过是刚想到味精,那段文字童年的记忆就一股脑的跳了出来。周志仁使劲甩了甩头,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日期:2016-10-24 11:47:10
“当天42号房还有其他住客吗?”周志仁问道。
这时,老白拿出了一张纸,放到他面前——
茶室,周志仁从他的黑色皮包里拿出一个相片册放在茶台上,翻到其中的一张给于更生看,这是一张当年的光华旅社入住登记单。
“这张照片,你应该在卷宗里看到过。八十年代初还没有身份证,更没有网络,出门住旅馆都要在前台填一张这样的入住登记单。”
于更生拿过本子细看着,这是一份影印版,清晰度虽然不高,但足以辨认上面的字迹了。
“他的字很好认,每个字都会整体向左倾斜,”周志仁指给于更生看,“尤其是字的右下角,会甩出去很多,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单脚站立向右踢腿的人。”
于更生看到上面写着:李义清,男,38岁。工作单位一栏填的是:吉林省双阳县双河镇中医院。
日期:2016-10-24 11:48:10
1981年的柴爿馄饨摊头,老白死死的盯着那张登记单。
“这个‘李义清’,早在案发一星期前就已经在42号房住下了,高存惠被害以后,他也突然失踪了,连房费都没有结。”
“报案的女服务员说,李义清自从住下来以后就没怎么离开过旅社,”许栋民还在翻看他的小本子,“很健谈,还经常和服务员聊天,说自己这几天要等一笔汇款。”
“我问过好几个住客,”老白补充说,“他们有的在公共浴室和李义清一起洗过澡,有的在自己房间和他打过牌。他们说这个李义清很喜欢吹牛,一会儿说是来上海找战友的,一会儿又说自己也跑过采购,一会儿又说自己做过生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