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
第35节作者:
汉唐星空
公元前247年,李斯终于来到了秦国。他一路上风餐露宿,背负着行李,从东方的兰陵,到上蔡,再到西方的咸阳,横跨大半个中国,历经数月。如今,终于来到了咸阳城,他衣衫褴褛的站着,内心汹涌澎湃,却故作镇定的盯着城门上方的“咸阳”两个秦篆大字。
不幸的是,他刚到咸阳,就赶上了国丧。秦王楚薨了,也就是大秦庄襄王。其实,即使秦王不薨,李斯同志现在仍然没戏。身为一国之王,谁会冒然去见一个身份不明的外国人,即使见面了,怎么沟通?秦王只会赵语,不懂楚语。于是李斯去求见秦国相邦文信侯吕不韦。
李斯没有钱送给吕不韦,但是他有文凭。他拿出写有荀校长签名的文凭,递给吕府的工作人员。于是,吕不韦接待了他。李斯用蹩脚的秦国话同吕不韦交谈,边说边比划着。吕不韦年轻时走南闯北,对各国方言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与李斯的沟通并无大的障碍。一番交流后,吕不韦认为李斯很贤明,任命他为郎官。
一段时间后,李斯终于能熟练讲秦国话了,于是吕不韦把李斯推荐给秦王。李斯趁机对秦王说:“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建立伟大功业的人能抓住机会并且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称霸天下,但最终没有向东吞并六国,什么原因呢?诸侯还很多,周德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交替兴起,相继推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出现了六个国家,秦国乘胜奴役诸侯已经六代。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中央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为天下一统,这是万世难逢的最好时机。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虽然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它们了。”
于是秦王拜李斯为长史。长史是具有幕僚性质的官员,相当于秘书长。
秦王听从李斯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去各诸侯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刺杀。在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后,紧随而来的是,秦王派本国的优秀将领带兵攻打。李斯的计谋高明之极!后来的赵国名将李牧、廉颇等都是败在了李斯的反间计上。
李斯如此优秀,于是秦政任命李斯为客卿。
日期:2016-10-12 12:42:01
然后,《史记》中接下来记载,“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宗室大臣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侍奉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客卿都驱逐出国。’李斯也在计划好的要驱逐的客卿之列。”
根据这部分记载,秦政下逐客令与韩国人郑国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经过认真考证,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理由如下:
第一,时间上矛盾。据司马迁《六国年表》记载:“始皇帝元年,击取晋阳,作郑国渠。”而到始皇帝十年时,秦政才下达逐客令。隔了十年时间,郑国渠此时已接近完工或已经完工。而这样的大工程至少是在秦庄襄王,甚至于秦昭王时期定下的基本国策。秦政为了郑国而否定先王的决定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李斯列传》与《河渠书》记载矛盾。韩国的水利工程师郑国来秦国,指导秦人修渠。后来郑国被发现是韩国间谍,秦国想要杀掉他,郑国辩解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国认为有道理,让他继续领导修渠。如果这是逐客令的根本原因,那么在《李斯列传》中,李斯上书秦政的《谏逐客书》就应该对郑国的事情有所体现,然而并没有;
第三,不合常理。如果秦政因为郑国是韩国间谍而对外国人失去信任,然后下逐客令,那么郑国作为始作俑者,也应该和李斯等功臣一起在驱逐之列。此时的韩国已经衰落,不值得秦政为了一个小小的间谍而下达逐客令。
综上所述,秦政冲动地下达逐客令的真正原因是,嫪毐等人的反叛。当秦政读完《谏逐客书》后,觉得不能因噎废食,于是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最终采用了李斯的计谋。
日期:2016-10-13 19:42:38
十六、青年刘邦的恋爱婚姻(上)
研究刘邦年轻时的爱情婚姻有些困难,因为史料对于刘邦前半生的记载甚少。于是就有人展开丰富的联想,说什么刘邦年轻时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什么挑衅良家妇女,导致已婚妇女曹氏怀孕,并生下了私生子刘肥等等。这样的故事似乎很符合人们猎奇的心理,因此流传很广。但一经认真审视,上述说法却荒唐透顶。
其实,历史还是留给了我们许多细节的。只要我们注意这些细节,作出合理的推断,就会觉得历史是如此合情合理,当然刘邦的爱情婚姻也变得寻常无奇。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周代的婚姻制度。
周人的婚礼要比现代的婚礼隆重得多。《礼记·昏义》载:“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唐初学者孔颖达对此解释说:“纳采,谓纳采择之礼也。问名,问其女之所生母之姓名。纳吉,谓男家既卜吉,以告女氏也。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昏成。”简言之,周代婚礼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即周代婚姻仪式之“六礼”。
第一,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正式求婚。周代的聘礼大多是雁。《仪礼·士昏礼》记载:“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用大雁作为聘礼,是因为大雁是随阳之鸟,或者大雁随时节而南北迁移,永远是一心一意,借此希望妻子对丈夫忠诚,进而婚姻和谐、美满。
第二,问名,即男方在向女方家求婚后,托媒人问清楚女方的姓名及生辰八字。《仪礼·士昏礼》记载:“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
此处的“姓名”,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姓名,秦汉前女子称姓名,男子称氏名。“同姓不婚”是当时人们奉行的结婚准则,如果不知女方的姓,就要占卜。
第三,纳吉,即占卜吉日,主要是男方在宗庙里占卜,看看双方结合是吉是凶,若卜得吉兆之后,再请媒人通知女方家里,这时双方才正式订婚。《仪礼·士昏礼》记载:“纳吉用雁如纳采礼。”纳吉和纳采一样还需要用到雁。
第四,纳征,又称纳币,也就是订婚,男方家派人给女方家下聘帖、送聘礼。《仪礼·士昏礼》记载:“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也就是说送给女方家的聘礼主要有三种:一是玄纁,即用深红和浅红两种颜色制成的衣物;二是束帛,即一束五匹长的布帛;三是俪皮,即一对鹿皮。
第五,请期,即男方家选择好吉日良辰后,派媒人到女方家约定婚期。《仪礼·士昏礼》记载:“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