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史经典战役(围点打援)——宋金太原之战》
第27节作者:
独孤慕雨 日期:2016-11-28 09:11:54
澶渊之盟缔结后,真宗考虑到河北人民数十年遭受战乱之苦,读书人学业荒废,特意为河北举子举行了一次优待科考。据《宋会要辑稿·选举》记载,景德二年五月,真宗录取河北举人正、特奏名进士、诸科共2046名,其中参与了瀛州城防的士子计有九百九十七人,一并赐进士及第,授试监簿、州助教、摄州助教、补殿侍隶三班。其中张存、任弃二人“虽事业荒疏,亦皆被泽”。读书人为保家园挺身而出,上阵杀敌,本是一桩美谈,但二人学业不精,因此而进士及第,难免招惹非议,被一些眼红的士子讥讽为“张存解放旋风炮,任弃能烧猛火油”。
瀛州城内军民同心协力,利用各种城防设施狠狠打击侵略者,攻城的辽军死伤累累。即便如此,辽兵仍然日夜不停的攻城,击鼓伐木之声闻于四野。灯笼火把照的夜如白昼,辽兵驱赶着奚族人“负板秉烛乘墉而上”。
与宋的募军制不同,辽军实行征兵制。侵宋的辽兵征自宫帐、部族、京州和属国四个系统:辽的宫帐,契丹语称之为斡鲁朵。原意为座位,后演变为帐篷、村落和宫、院。辽前后有九帝、二后、一个皇太弟和改契丹姓的汉族大臣韩德让,共置十三个斡鲁朵,汉语称为十二宫一府。每个斡鲁朵包括平民、奴隶、有汉民也有契丹族人民,是独立的行政和经济实体,不受辽廷管辖的国中之国。皇帝、皇后去世后,斡鲁朵并不解散,而是移置于某地,“有调发,则丁壮从戎事,老弱居守”。十二宫一府计有“丁四十万八千,出骑军十万一千”,这个数字可能是宫卫征兵额的最高上限,实际上不可能全部征发。按情理忖度,辽圣宗在位时期,辽的宫帐最多可征发军兵六万人而已。除了斡鲁朵之外,辽朝对其臣民的统治体制还有部族制、州县制、各贵族领地的头下军州。部族制只适用于契丹人、奚人和其他的游牧民族,几经调整发展,至辽圣宗、辽兴宗时期,大致可分为辽内四部族、四大部族、四十八个小部族等部族圈。“各部族分隶南、北府”,“胜兵甲者即著军藉”。京州系统是指五京道州县征集汉族、渤海族等壮丁为军。辽分五京,有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其中,辽太宗于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府名初为幽都。辽圣宗于开泰元年(1012年)又改幽都府名为析津府。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5年)升大同府为西京。据《辽史》记载,“大约五京民丁可见者,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为乡兵”,这个数字应该也只是征兵额的最高上限。《辽史》卷36《兵卫志》载,“辽属国可纪者五十有九,朝贡无常。有事则遣使征兵,或下诏专征,不从者讨之。助军多寡,各从其便,无常额”。许多属国,本来就没有什么武装力量,令他们“点检强壮,置办人马衣甲”从征,实在强人所难,所以人数不会很多,战斗力有限。
日期:2016-12-01 08:07:45
奚是辽廷的部族之一,据《新唐书》卷219记载,最初,奚与契丹为邻。契丹住地称松漠府(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奚原居饶乐府阴凉川,后徙至琵琶川(今辽宁喀左县东大土城)。奚族与契丹语言相通,原本实力相当。可是契丹族壮大后,奚却成了其役属。契丹的压迫下,一部分奚民迁往妫州(河北怀来)山后等地,开始了半耕半牧的生活。奚人“善耕种步射”,奚军“少马多步”,因为这个缘故,奚军成了辽军步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攻打瀛州城时,奚族人自然成了辽人的炮灰。
辽人此番有备而来,携带的攻城器械多是山寨中原王朝的,壕梯、云梯等物应有尽有,而且梯、冲、竿、牌用铁皮包裹了,“皆锋锷铦利”。
知瀛州李延渥亲自率军与贝、冀巡检史普所部严防死守,用檑石巨木狠砸蜂拥而上的辽军,攻城的辽兵“累累而坠”伤亡惨重。一连攻城十多天,瀛州城安如磐石岿然不动。战况最激烈时,萧太后、辽圣宗母子二人轮番击鼓督战,“矢集城上如雨”,宋瀛州通判睦元凯(《宋史》载为陆元凯,《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为睦元凯,未审孰是)脸部中箭,血流满面,仍然坚守阵地不退。宋军伤亡惨重,情势最危急时,城中的和尚与尼姑也拿起刀枪上了战场帮助守城,抗击入侵者。(《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景德二年四月,真宗诏:瀛州僧尼曾经城守者,赐以紫衣...)宋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辽军虽然攻势如潮,却始终无法突破防线。战争结束打扫战场,光是箭矢就从护城壕里清扫出四十余万枝,辽军攻城不遗余力据此可见一斑。
辽人是游牧民族,与其后迅速崛起的女真人善攻坚作战不同,他们攻城作战力低下,如果是小的城镇还可以实施攻坚,面对宋人规模较大的州军,攻城往往会铩羽而返的。辽军进攻瀛州伤亡惨重,与宋人防御作战能力强和辽人不善攻坚有关。
就在宋辽两军斗的不可开交之际,王超仍然按兵不动没有赴援。不但如此,就连辽军饶过定州南下,真宗亲征途中,下诏令其率军赶赴行在,王超依然迟迟不肯赴援。公允的讲,分析一下辽军的作战特点就会明白,王超这样做并非完全是畏敌如虎,其中也有持重用兵的成分。宋廷中一些有识之士,对辽人的作战特点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其用兵之术,成列而战,休兵而乘之,多伏兵,断粮道。”宋辽双方连年鏖兵,宋军数次大败或者是先胜后败都是因为辽军作战“多伏兵、断粮道”。
辽军每正军一名,配备马匹三匹。据史料记载,辽人“常选南征马数万匹,牧于雄、霸、清、沧间,以备燕云缓急”,宋辽一旦有战事,还可以征集各地散养战马及民间马匹用于作战。利用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在运动中进行伏击是辽人的拿手好戏。在运动战设伏消灭对手是游牧民族的一贯伎俩,匈奴冒顿单于困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就是经典战例。在与中原军队作战时,一落下风,游牧民族就会打马如飞遁去,在撤退途中暗置伏兵,伏击追击之敌。另外他们不注重一城一地的争夺,擅长在大踏步前进途中设伏,引诱敌军出城追击予以歼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