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微表情 从外在情绪解读三国人物》
第7节作者:
陟云子
后来刘备平定川中,张裕也成为刘备下属,可还是屡出不逊之言。刘备发现汉中有隙可乘,在法正的劝说下决意夺取汉中,可张裕却说:“不能去争夺汉中,出军一定不利。”汉中为蜀中门户,不得汉中则西川门户洞开,刘备无论从哪点考量都必须得到汉中,所以不听张裕劝告,进兵汉中并委派吴兰、雷铜攻击武都,结果大败输亏,二将也都不幸丧生。张裕还根据自己占测的结果,私下里散播不利于刘备的谣言:“在庚子年(公元220年)当出现改朝换代的事,刘氏王祚将尽。主公得到益州,九年之后,在寅卯年交界的时候会失去它(笔者按,公元222年为壬寅年,223年为癸卯年,刘备卒于223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因为这些事刘备恨透了张裕,所以以张裕谏争汉中之事没有应验,将张裕下狱,诸葛亮表请其罪,刘备回答说:“芳兰生门,不得不锄。”意思是香草生长在门户之中,即使可惜也不得不除去。此语后被张居正阐释为“芝兰当道,不得不除”,表达了自己对循吏和清流的基本态度。由这件事亦可看出刘备对于方士一类人的看法:基本是听听就算了,不会太当真,对于周群、张裕、李意其大致都是如此。但是如果这些人不知进退,甚至还要胡言乱语,那刘备也绝对会严惩不贷。
另外刘备还有两次“恚”的表现,这种情绪除了生气之外还交织着惭愧,是惭怒交加的混合表情。这两次都是在东征失败之后发生的。其一是因为孙桓的优异表现。孙桓是东吴宗室孙河的第三子,二十五岁拜安东中郎将,与蜀汉前锋军队在夷道交战,并被刘备团团围困。孙桓向陆逊求救,陆逊认为孙桓得士众心,城池牢固粮食充足,并不需要解救,只要自己奇谋施展,则围困孙桓的军队将自行退去。
日期:2016-12-05 18:53:24
016
后来陆逊大破蜀汉军队,孙桓投刀奋命,与陆逊并力攻击刘备,并截断险要的上夔道,刘备与孙桓争险,攀山越岭,仅带有少数部队通过,于是忿恚无比地说道:“我当年初到京城的时候,孙桓还是个小孩子,但今天竟然迫使我到这个地步!”孙桓比刘备小三十七岁,的确不是一个年龄层面的人,但失败就是失败,找理由也没用。孙桓因为此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
其二是为陆逊。陆逊大破刘备四十多营,斩杀张南、冯习、沙摩柯等人,刘备部将杜路、刘宁请降,续后又经过马鞍山、涿乡、上夔道等诸场恶战,刘备大败输亏,被迫烧铠断后,仅带领少数亲信逃入白帝城,蜀汉军队的舟船器械,水军和步军的军秣辎重都损失殆尽。而死亡的蜀汉将士尸骸顺江而下,几乎将江面都覆盖了。在这种情势下,刘备又是羞惭又是恼怒,遂找理由为自己解围:“我竟被陆逊折辱,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其实刘备的失败和他不听劝告、刚愎自用的举动大有关系,而他沿江建营,战线拖得过长,同时还要分出黄权、史郃、庞林等人在江北抵挡魏军,始终没能在有利时机重创东吴军队主力,最终被以逸待劳的吴军抓住机会扭转形势,从这些因素来看,刘备之败绝非天意而是人谋。但刘备这次败的太惨,几乎动摇了蜀汉国本,他也不得不拿天意做理由来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作掩饰。
以上就是刘备记载于史的表情。总体来看,刘备情绪内敛,不轻易表露内心感受,类似于今日所说的“扑克牌脸”。但是当环境比较放松的时候,他也会偶尔对亲近之人袒露自己的表情,比如在涪饮酒欢宴时对庞统做出的表情,一来是在醉酒的情况下,二来和庞统君臣关系密切,所以虽然庞统说了一些比较直切的话,双方在事后心中都无芥蒂。再比如对李恢的会心之笑也可以归入此类。还有一种情况是外加情势突破了刘备的心理界限,他也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表情,比如东征之败后又是惭愧又是恼怒,因为庞统、法正的死亡而哭泣,由张任的不屈而死叹息等。这些表情折射出刘备既有宽广的用人胸怀,又对少数害群之马绝不手软;既能从谏如流,又能在必要的时候坚持己见;既能玩得起深沉,又不至于太过严肃而疏远下属。这些无疑都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需要的特征,应为今日用人者鉴。
日期:2016-12-06 18:21:45
017
诸葛亮
诸葛亮跟从刘备刘禅父子前后二十七年,参与和亲历了蜀汉从草创到巅峰再到扭转危局的诸多大事件。诸葛亮的职业生涯可以划分为前后两段,在刘备手下时主要参与后勤补给和用人管理,在大方向上也常常给刘备以劝告,但刘备并非全然采纳。而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和李严同为辅政大臣,但很快李严失势,诸葛亮成为蜀汉第一人。曹植上表请求自试的时候特意提到“禽权馘亮”,把诸葛亮当成和孙权同等地位的国家元首来看待。孙权多次委任陆逊与诸葛亮进行大事交涉,可见在盟友心目中也知道诸葛亮才是蜀汉的实际首脑。这一阶段诸葛亮事无巨细,大事小事一把抓,集中力量也办了不少大事,经济上他劝课农桑,鼓励输出蜀锦、井盐,蜀汉军用多年不乏,政治上他用人清明,蜀汉的内斗和互耗明显要好于曹魏和东吴,没有校事的监管大臣们还都能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地为国操劳,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去世后妻子不免于饥寒,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因为在这个阶段他取得的突出成就,他成为三国史上不可绕过的重要人物。
陈寿在编著《三国志》时务求言简意赅,很多地方不免失之简略,然而对于重要人物的记载他却从来不吝言辞。《三国志》全文六十五卷,除了曹操、曹丕、曹睿、刘备、刘禅、孙权这六位君主各占一卷之外,大臣中只有两人独自占有一卷,即卷三十五的《诸葛亮传》和卷五十八的《陆逊传》,可见诸葛亮在史学家陈寿心目中的地位。关于诸葛亮身后的评论,大家可以参看我在《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一文中的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
诸葛亮性格同样偏重内敛。如果用MBTI的十六型人格分析法分析诸葛亮的人格类型,那他应该是ISTJ型人格:即内向、感觉、思维、判断,而这种人格类型本身就是典型的公务员人格。下面说说为什么诸葛亮属于此种性格,从诸葛亮倾向于从自己的想法中获得力量而非依赖他人,及从他认识的人虽多但保持亲密关系的人很少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内倾性,但这种内倾表现并不明显,因为他也有健谈的经历和表现。而从诸葛亮获得信息的方式来看,他喜好掌握细节,而且倾向相信对现有状况的认知,并且颇喜欢从实际状况出发思考问题,可知他是明显的感觉型(S)。从情感心理机能特性上看,诸葛亮在利用信息时明显依赖逻辑关系来进行,这是明显的思维型(T)特征。从诸葛亮对外在世界的取向看,他也是明显的判断型(J)。因此总体来看,诸葛亮行事务实、有序、偏重逻辑化、且重视传统、富于责任心。单从人格类型上看,各种类型的人格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但是人格却决定了人接受信息、处理分析及做出决断的方式,因为诸葛亮具有这种人格,便决定了他情绪表达的方式十分隐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