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三国 那些隐藏在英雄传奇背后的历史》
第26节作者:
泪痕春雨
你们这帮人,工作是怎么干的?不就是清理几个为害国家的大宦官吗?随便派几个司法官员,拿着圣旨就能解决的事,你们竟然弄得洛阳城火光四起,弄得皇帝都逃出了洛阳城。叫我怎么说你们呢,看来二代就是二代,除了会拼爹,狗屁也不会?
你们现在叫我撤军,我凭什么撤军?因为我实在怀疑你的工作能力,我更怀疑你们保护皇帝的能力。所以在我没有确定皇帝处于绝对安全位置时,在我没有确定中央政府步入正轨时,我是不会离开皇帝的。
在这种时候,我继续任由你们这些二代胡折腾,我能对得大汉列祖列宗,能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在这种背景下,董卓一伙遂取得了合法参政的机会。总而言之,你们一伙人让洛阳城一片动荡,让皇帝无法安居,所以我有义务也有权利,代表全国人民监管你们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以后举行任何大型会议,董卓自然都有权列席参加了。
从法理上、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无法阻止董卓干政了;那用武力呢?显然也是不能的,因为想火并这三千虎狼之师;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惊人的;董卓这三千虎狼之士,既然敢进入洛阳城,肯定就已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想把这三千虎狼之士拿下,肯定得把洛阳城打得血流成河。
更主要的是,刚刚结束的一轮火并,已把洛阳城折腾的一片混乱了。如果再来一轮大火并,洛阳城肯定更会乱成一锅粥的。到时候,洛阳城也就不是洛阳城了。换而言之,洛阳城就有可能丧失号令天下的资格。
当然了,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城,也并不意味着董卓可以控制帝国都城,因为董卓毕竟只率领了三千人,而帝国都城内的军队,显然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如果事情只是发展到这一步,董卓的野心也不会膨胀的,因为事情只发展到这一步,董卓不过是洛阳城内几大军事力量之一,绝不会在洛阳城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
[注1]: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同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土吏能为报仇乎?”进素有仁恩,士卒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后汉书.何进》。
[注2]:卓不受诏,遂前至河南;邵迎劳之,因譬令还军。卓疑有变,使其军士以兵胁邵。邵怒,称诏叱之,军士皆披,遂前质责卓;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
夕阳亭就在洛阳城的郊外,因为后来贾充出镇关中时,公卿们就是在夕阳亭为贾充饯行的。《资治通鉴》
[注3]:“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资治通鉴》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事情发生在黄昏时分。
“董卓至显阳苑,远见火起,知有变,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帝在北,因与公卿往奉迎于北芒阪下。”《资治通鉴》
从这句话中,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董卓等人遇到皇帝,已是快天亮的事了。
事实上,仅这样分析相关内容,就可以知道,董卓遇到皇帝,实在说不上偶遇。因为,相关过程是整整一黑夜,这样长的时间,董卓自然有足够的时间运作这种偶遇。
[注4]: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群公谓卓曰:“有诏却兵。”卓曰:“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卓与帝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资治通鉴》
日期:2016-11-20 20:38:01
第四章 董卓控制了洛阳城
第一节 走了狗屎运的董卓
我小时候看这段历史,最奇怪的问题就是,董卓只率领了三千将士进入洛阳,那他到底是靠什么控制了洛阳城呢?
因为,三千将士实在不是个大数目;而且进入洛阳城的军队,也绝不是只有董卓一枝军队,史书上明确记载着,董卓是8月28日,进入洛阳城的,而在同一日,鲍信、丁原的军队也都进入了洛阳城。[注1]
而且从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内容里,桥瑁、王匡早已率军到达洛阳外围了。[注2]
更主要的是,就是洛阳城直辖的兵马,最少也有三五万吧。虽然没有北宋帝国时代那样牛逼,总而言之,开口闭口就是八十万禁军,最少也得有个三五万吧。
既然如此,董卓为什么靠三千兵马,就能控制了洛阳城呢?
据说,董卓最初进入洛阳城时,也知道自己的兵力实在太少了,所以并不足以号令大家。于是,董卓就玩了一个小把戏。
总而言之,夜里把军队偷偷调到城外,白天再大张旗鼓的回到城里。这样折腾了四五天,人们以为凉州的军事主力进洛阳了。[注3]
因为相关内容,几乎被所有的史书都采用,所以它的可信度好像非常高,其实呢,这是谎言千遍成真理的结果。
晚上偷偷派一些军队离开洛阳城,白天再大张旗鼓的进来,这样折腾过几次以后,人们自然认为董卓的军队越来越多了。
表面上看,这一切是可信的。问题是,只要我们在看历史书时,会有一点点画面感,就知道这纯粹就是在扯淡。因为,洛阳城是什么地方?那是帝国的都城!这种地方的城门,真是任由人们随便出入的?这种地方的城门,黑夜也会大敞着?更会任由人们随便出入?
就算退一万步说,董卓不是普通人,在我们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董卓就是能够完成。问题是,利用洛阳城安保工作的漏洞,偶尔这样做一次,已是难的无法想象了。这种把戏,玩了一次又一次,这不是讲阿拉伯的故事吗?
要知道,袁绍、曹操是士大夫集团推到前排的代表人物,所以洛阳城的大佬们,绝大多数都支持袁绍、曹操。从这层意义上,袁绍曹操在洛阳城内的情报网络、人脉网络,肯定又大又严密,因为各个系统、各个地方都有他们的人。
在这种背景下,董卓不要说在把军队一会调出洛阳城,一会调进洛阳城了。就是董卓在洛阳城内随便玩点小动作,也随时会被袁绍、曹操等得知的。
话说回来,袁绍、曹操一伙与董卓博弈时,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都能让董卓用这种小把戏,玩得一愣一愣的。在条件对等时,他们还怎么与董卓斗啊?因为,双方的智商恐怕得差几十条大街啊。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董卓,为什么能爬上时代舞台的顶端呢?
历史书上给我们的答案,自然是因为董卓走了狗屎运,或是因为汉灵帝太昏晕了,何进、袁绍太傻了。
董卓的爹、董卓的爷爷都是无名小卒(至少与袁绍、曹操相比是如此的);董卓出场后,也没有打过什么大的胜仗;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军界首屈一指的重量级人物。
更神的事还在于,何进、袁绍那种脑袋让驴踢过的人,竟然把这样一个脑门上刻着坏人两个字的董卓调进了洛阳城;于是董卓就爬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
董卓是如何以三千大军控制了洛阳城呢?就是因为他玩了一个幼稚的小把戏,就把他在洛阳城内的对手全镇住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