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人类思想史(真诚、有料、易懂)》
第15节作者:
island 孔子推崇周礼。西周社会建立后,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形成较完备的周礼。到了孔子的时代,他深感当时社会处于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局面,觉得重建一套道德系统和礼仪规范非常必要。于是,以重建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为己任的孔子,就提出了自己关于“礼”的一整套思想,这也成为儒家学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儒教也被称为“礼教”,在中国火红的革命年代,打倒封建礼教的束缚,解放人民的思想,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后话。
孔子对“礼”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礼是社会秩序。孔子说礼是“王之大经也”,是国家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可见孔子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第二,礼是礼仪上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关于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普通人的婚丧嫁娶、待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照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实际就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孔子说:“各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思想重人事而轻鬼神,改变了以往周礼特别重视祭祀鬼神的传统。
第三,礼是人的道德标准。孔子告诫人们把礼作为德行的最高标准,改变了周礼“礼不下庶人”的规定。礼作为一套道德标准和规范,可以看作是一种成文的道德制度,比起笼统的原则,它显得更加的具体。有点类似于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是春秋战国核心价值观,并且还附带了许多具体的形式和规定。
第四,礼以仁为实质。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就是一种制度的完善。孔子开办私学,广招门徒,实行“有教无类”,改变了周礼“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能够接受教育的局面,打开了民间传播文化之门。孔子主张用“仁”的精神改造人的思想,用“礼”的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安定良好的秩序。
在治国方略上,同样与“仁”和“礼”相联系,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施行仁政的君主才是贤明的君主。这种治国方略就叫“德治”,与另一套方略“法治”相对应。
孔子推崇用道德和礼去教化和约束人们的言行,落实在政治上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社会角色,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遵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还反对滥用刑罚,重视道德教化和感召的作用,体现了他重礼轻罚的思想。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执政者必须正己、正名,举荐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必须在满足老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慎用刑罚惩戒百姓的过失。这种仁者的理想主义思想,其逻辑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本假设上的,带着一种乐观主义的情绪。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在道德领域提出的一个黄金法则,与后来的西方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绝对律令非常相似,尽管表述上略有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学思想,也是孔子的一大贡献。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特别注重行中庸之道。人与人相处,行中庸,遇事心平气和,包容共济,相互谦让,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人们就会减少摩擦与争斗,社会就会和谐。
《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平!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之德古时已经存在,只是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好。更重要的一点,这句话说明了中庸在孔子的学说中是至德的地位,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之道是一个深刻的智慧,今天中国提出要建设和谐中国、和谐社会,就是在采用这一思想。
由此可见,孔子其实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不仅是思想变革者,也是社会革命者。孔子作为“万世师表”,是一个先行者,勇敢地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发展教育。孔子为社会制定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重视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是一个道德的立法者。孔子对原始宗教进行批判,号召大家“少谈些鬼神,多研究问题”,要冷静对待超自然现象,关注世俗,把思考重心转移到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转移到现世人生上来。孔子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对执政者提出严格要求,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如此等等,所以,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不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促进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
孟子是儒家当之无愧的第二号人物,有“亚圣”的称号。孟子的学说和孔子的思想合在一起被称为“孔孟之道”,基本上被当作是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子长大后,被儒家思想所吸引,师承子思。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终于名扬天下。
成名后,孟子周游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当时各诸侯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思想。于是孟子就去著书立说,给弟子们讲学,作了《孟子》七篇。孟子善于辩论,写作风格气势恢宏。到宋代,《孟子》一书被升格为儒家经典,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性善论和民贵君轻的仁政学说。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谈政治的理论根据。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这种良善的本性是生而有之,不是从外部世界获得的。当然,有的人之所以坏,那是因为良善的本性被扭曲、污染了,或者是由于环境所迫。如果每一个人都用仁义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他关于仁政学说的核心。孟子鲜明地提出了关于民众、国家、君主之间关系的主张,成为中国民本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个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他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他的政治思想也是从他的性善论发展而来的。既然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在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心之政,亦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治有了更多具体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仁政的核心是政治上重视人民,经济上养民,要保护小农经济,只有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了,政权才能稳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