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读懂『水浒传』》
第17节

作者: 红孩儿00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江给皇帝呈递了一个报告,报告造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欺君,意味着如果被什么人报告了真相以后皇帝应该会惩办宋江。
  宋江为什么要冒险欺君?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林冲的真实情况报告给皇帝?
  书中并没有交代林冲留在六合寺是秘密的行为,为什么奸臣们和心怀鬼胎的其他什么人没有发现这个情况并把这个情况报告给皇帝?
  奸臣们如果得到了林冲没死的信息,上报给了皇帝,或不至于害死宋江,但至少应该可以惩处宋江,然后奸臣们再进一步下手岂不是方便?
  林冲留在六合寺这件事本身就有非常不合理的地方。武松断臂,自己照顾自己都是问题,却还要照顾中风的林冲?武松是够义气,没得说,可是宋江怎么就这么不够义气?宋江怎么就会忍心这么做?大家通常认为征方腊损兵折将和宋江的心态有莫大的关系,所以读者看到林冲中风却由断臂的武松来照顾的情节通常只会更讨厌宋江,不过大家好像忘记了,除了宋江之外,另外还有二三十个兄弟呢,这另外的二三十个兄弟就都忍心?他们就都和宋江一样心态不正常了?只有一个武松是够义气的、别的所有的好汉都不够义气了?这怎么可能?这绝不可能!

  日期:2017-03-10 12:09:23

  我们必须考虑这个可能性:在什么情况下武松和林冲留在六合寺众兄弟才会放心离开?最大的可能是,林冲根本就没有中风,不是武松照顾林冲,而是林冲在照顾刚刚伤残的武松,半年以后,不是林冲身亡,而是武松痊愈可以照顾自己了,然后林冲消失了。这样设计故事情节才合情合理。
  书中有一个桥段,李俊假装中风,溜了。正方:李俊可以假装中风,林冲的中风为什么不可以是假装的?反方:李俊假装中风是书中白纸黑字交代给读者的,却没有说林冲中风也是假的啊。
  看官要是像反方一样思考问题事情就永远没有进展了,我们不光要知道作者没有说林冲中风是假,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李俊假装中风合情合理,林冲也假装中风才合情合理啊,作者特意安排断臂的武松照顾林冲的情节不就是希望读者怀疑这里面不对劲吗?如果我们不认为林冲中风也是假的,就说不通林冲和武松留在六合寺、众兄弟还都放心离开这件事。唯一不同的,是作者的一句交代的差别。

  作者向读者报告说林冲中风,相信这个报告就解释不通故事,不相信这个报告才解释得通故事。宋江向徽宗报告林冲死了,相信这个报告徽宗就上当了,不相信这个报告才更接近真相。
  所以,作者疑似是用李俊假装中风和宋江呈给徽宗的假报告的情节来提示读者:林冲中风是假才合情合理,相信报告你就上当了。
  上谁的当?徽宗相信宋江的报告就上了宋江的当了,读者相信作者的报告就上了作者的当了。也就是说,作者在用这样的方式提示读者,他在书中报告某某好汉战死了或病死了或怎么样死了,不要那么笃信,要怀疑,作者的报告只能做参考,真正的结论需要全面考察故事的脉络,而不是简单以作者的报告为准。书中人物的言行的可信度是要打问号的,作者的一些文字的可信度也是要打问号的,作者在别处经常撒谎,为什么不可以在好汉的结局交代上撒谎?

  林冲的结局有两个报告,一个是宋江给徽宗的报告,一个是作者给读者的报告,这两个报告都是假的。
  这就是我前边提到的作者的“自白”——作者交代的梁山好汉谁谁死了,不可笃信。

  也有这种可能性,众兄弟都是哭着离开六合寺、离开杭州的,他们把断臂的武松和中风的林冲留在六合寺是迫不得已?这样考虑当然也是应该的,问题是,有没有相关的佐证?我没有找到(即便哭了,是真的假的?是不是在哭这事?都是问题)。没有相关的佐证就只能停留在猜测,没有相关的佐证本身就意味着别的可能性。
  林冲没中风最后也没死,有没有佐证?有,佐证是什么?就是徽宗说是赏给武松的那十万贯。那十万贯其实不是赏给武松的,而是赏给林冲的,只不过宋江的报告上说林冲死了,徽宗没有办法明着赏赐给林冲了,只好明着说是赏赐给武松实际上暗中是赏赐给了林冲,徽宗和宋江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日期:2017-03-10 12:12:42
  进一步分析这件事,话题还要从宋江报告造假的事情开始说。作者安排宋江和自己的口径不一致……宋江为什么不报告徽宗说林冲在杭州养病?宋江如果报告徽宗说林冲在杭州养病又会怎么样?宋江报告造假的事情没有人揭发也就没有受到处分,这也是一件怪事,怎么解释?

  宋江如果报告徽宗说林冲在杭州养病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最容易得出答案:徽宗得派人去给林冲看病。万一看好了,林冲还得回来在朝为官。
  前边的分析已经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征方腊是一次胜利大逃亡,众头领各自选择自己的前程,大多已经散伙。继而我们可以推论林冲不回京城当然是因为不愿意继续为官,留在六合寺是林冲自愿担当了照顾武松的任务。既然林冲自己做出了选择,宋江如果报告说林冲在杭州养病,徽宗就不得不派人给林冲看病了,那林冲留在六合寺的真相不就要穿帮了吗?所以,这是宋江不愿意实话实说的原因。那徽宗那边呢?其实这也是徽宗不愿意看到的,徽宗对梁山散伙的真相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很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众奸臣也明了徽宗的这个心态,也都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事实其实是众人都知道梁山散伙的真相但都不戳穿。这些情况的分析需要解读全书才可以,只根据一个情节或者只言片语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简单的说,梁山是编外官兵,内部构成派系林立,堪比小朝廷,官府在梁山也必然还另有安插的眼线、坐探,林冲留在六合寺的真相不可能不被朝廷掌握,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大伙儿都装糊涂,不戳穿这件事。

  由于宋江吃准了这件事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所以才敢于在报告中撒谎。这个推论合情合理,暂时只能分析到这里了。
  徽宗独赏了宋江和武松各十万贯,奖赏给宋江好像还有些理由,因为他是大头领,那为什么要赏给武松?世人的看法就莫衷一是了,基本的感觉是说不清道不明。
  武松是水浒传在读者心中分量最重的角色之一,林冲也是,这里要说二人之间的一个区别:武松落草之后鲜有作为,林冲则频频冲锋陷阵。二人的这个区别对解读武松受赏的情节很重要,因为徽宗的奖赏必然是出于对朝廷的贡献来考虑的,而不是为了做善事。武松对梁山的贡献很一般,当然是有其原因的,具体原因这里就又暂时打住不说了,相比较而言林冲对梁山的贡献就非常大,可以说是武将当中贡献最大的。武将当中还有很多人都贡献很大,为什么不奖赏其他人?

  我们看:奖赏了一个宋江,奖赏了一个林冲,就是奖赏了梁山队伍中的一文一武的代表,这就是原因。梁山众人对征辽国、征方腊的贡献各有大小,早先徽宗承诺的是最后要论功行赏,但是这个承诺并没有落到实处,征辽国、征方腊宋江都有详细的功劳簿上报给朝廷,但是最后怎么样?朝廷根本没有参考。朝廷的奖赏采取了按等级奖励的方式,只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一刀切,正将奖赏都一样、偏将奖赏都一样,再就是特殊奖励一下代表人物了事,文代表是宋江,武代表是林冲,只要这两个代表人物大家都基本服气就可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