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36节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至此乩逐停。
日期:2017-08-09 11:52:45
二十七日即十月三十日 阴 微雨
我想到女儿到上海去看战事情形肯定惨烈 ,于是写了一首诗放在女儿桌子上:
杀运今方始,残民古有然。
� 尸几遍野,流血竟成川。
忽照空明月,俄看幕障烟。
呼天何惨酷,一路哭声连。
日期:2017-08-09 12:18:53
十月初一日即十一月三日 晴
夫人仍与大女扶乩。大女本来准备今天回亭林的,因昨夜芬女请她多住一日,所以还没有走。我在旁记录,女至呼父母姐。
其母问:前次你到上海去,曾经说与凤嫂一同去,是否同去的?
答:同。
问:凤嫂同你一起回来了吗?
答:先回,儿在外时多。有空至法寺念佛。
问:四哥家你也去过了吗?
答:去过,四嫂未大愈【按四媳其时方患病】哥出不见,三小儿上课亦勿见。
问:你这次施赈用去银锭很多,现在还需要吗?
答:有白相锭多。
问:白相锭也是一样的用法吗?
答:用贵。父言近此松又死多人。如此大劫,无力求免,天心何时厌乱。佛法无边,惟人自赎,父佛经看否?今日听母念佛喜,儿自申回,思和父作,心悲哀恐惧,总是道力勿坚,易感色相,今当虔诚念佛,力戒分心,且勿作和。
至此即止。今晚女儿说的话很少,与平常相比有点区别。可能是因为看到战场的惨状,觉得自己无力挽救大劫,就只有虔诚念佛,希望能感动上天减少点灾难,她更希望父母能念佛来减少业障。我想女儿的用心应该是这样的。
日期:2017-08-09 17:46:37
初三日即十一月五日 阴雨
昨日大女回亭林了,路上很安全。昨天晚上,几乎整晚都听到有飞机的声音,到今天拂晓大雾,听到丨炸丨弹巨炮声连续而至,知战祸逼近,急忙起来看,大雾正浓无法看见,而炮声更密。
打电话问张堰,知金山卫沿海几处,日本用小兵舰靠岸,已全部登陆,各处民用电话都打不通,霎时间全乡都进入了战事状态中,形势骤然紧张。
不一会,途中便有成群结队的逃难人民,日兵早由沿海戚家墩等处冲入,该处军队无可抵御。过了一阵,又知日兵即将到达张堰。不能不逃避,而陆路已经不能走了。
当即收拾濮被笔砚之类,于午后二时许与内人坐小船准备向西去廊下,圭儿性缓,还想等到明天才走,所以没有跟我们一起走。走到冯家的五区码头,问询志洽等逃避之方,准备和他们一起走。由冯家电询廊下朱家,他们已经是仓皇无定。因此暂时在冯家住下。命女仆到何家去看小少奶奶。不久,小少奶奶和女仆回来了,问了才知道她因无人照顾,想就在家里不走了,但形势已经极其危险,岂能不走。而我们家小船却装不下这么多的人,又不能远行。
忽又闻炮声震屋,作奇响,雨势不止,天已经要黑下来了。又知日兵已经长驱到张堰了。逃难者潮涌。
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刚好遇到我们家常雇的宝生大船,才从浙江回来。刚到廊下闻乱不敢返回张堰。避泊于何家的后河。小少奶奶就去叫他们停下船,我就和船主谈好了,决定与何少奶奶同舟出避。
在冯家君懿处吃夜饭后,即冒雨登舟,夜黑不能行。自船尾遥望,火光烛天,知卫城沿海不知何处已被焚烧矣。
不一会,又有张希曾俞志坚等人从张堰逃出。想雇一条船而不可得。即使是冯何各家,因为逃难的人很多,船只也很缺乏。就是把我的小船给他们也没有办法把人装完,冒雨拥挤,情形至苦。何少奶奶率儿子大官于拂晓登舟,与各舟相约同行。而我们的船很大,所以船的速度不快,所以就与他们失去了联系。
日期:2017-08-09 21:40:59
初四日即十一月六日,晴阴
昨夜船停泊冯家时,垣儿从朱泾来电问我的行踪,垣儿于十月三十日到上海去了,怎么会在朱泾的呢?哦!可能是听到老家将要被日军占领而冒险赶回来,想陪伴我们一起避难吧!可是现在道路巳经不通了,所以就没有办法在一起逃难了。
我想先到吕巷,再打电话问清楚情况后再定行止。刚到吕巷的半途中,就听到廊下吕巷等处已经被日本兵占领了,则又不敢前进,所以我们就将船停泊于距吕巷二里许的村落间。
路上逃难之人扶老携幼,惨不忍睹,飞机更盘旋肆意于我们的船上空。不觉惊悸,乃更移舟后退至虹桥天主堂前。停泊了一会,初见遍地颇幽静,岂知此适临大道,行人来往很多。我们又将船深入小港内,在竹林茂密处暂避。
到了晚上,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说:来,来。我从船窗的缝隙中看见一人手持白巾招贴作回旋形,随后就来了二个日本兵,到了我们的船侧边,就叫喊人出来。开船的船夫怕的赶紧逃开了。日本兵看见船尾有鸡蛋,因此要我们给他鸡蛋,我们就给了他十余枚,逐称谢而去。虽然日本兵没有再要其他的东西,我们也更加的起戒备心,于是又将船启动,到了太平寺 附近的小港内停泊,怕火光引来日本兵,所以大家都不敢吃晚餐,便熄灯而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