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43节

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14 09:52:01
  十三日即一月十四日 晴
  今夜郁少华夫人何六小姐问湘到我这儿来了,她是我外甥女。
  外甥女信佛最深,其二女以前与我女儿在大同学校为同学而且极相爱好,我女去世后她曾经哭了好几天。现在她听到我女儿的乩言很灵,所以特别来我这儿扶乩。到九时余,内人即与扶之,我在旁写录。
  女到呼父母后便说:六姐尚是三月内法寺见。
  本年三月间法藏寺作佛事时,她曾经去过,我女儿还记得。
  又说:姐信佛心真,存心厚,佛家最重,后福无穷。佛法虽宗寂灭,总以度众生出嗔痴修净土为上乘。姐念何经典?
  外甥女即说某经某经回答,问女儿这些经好不好?
  女回答说:都好。
  外甥女又问:我现在准备吃素,你认为可以吗?
  女答:吃素能全生命,固好。惟家居恐有不便,但食早素,或血肉之和头,如此即可算全素。因心已诚,亦可了业。待婚嫁完,专修净土,吃净素。
  又说:姐吃力否?稍住。
  乩逐停。

  停一会再扶,女回答说:中阿姐小印,已年余不见,学业想皆大进。小印升高一后即学堂停,现在何处读?姐回,请代致意。
  乩即移入中间去了。
  女儿所说的中阿姐和小印,是郁家的二个女儿,女儿生前在学校读书时就是这样称呼她们的。到小印升高一后,学校因战事被炮火所损暂停,不知女儿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后来学校就迁移到其他地方去了,小印仍继续去读,这个情况女儿还不知道,外甥女就告诉了她,就回去了。
  日期:2017-08-14 10:34:47

  十四日即一月十五日 晴
  上午到法藏寺拜访兴慈老法师,寺中设有收容所,楼下客室中都有难民。在寺午饭后回寓,晚上君平侄儿及啓明夫妇一起到我这儿来 想请扶乩。
  因为君平很相信扶乩的事,所以九点后内人即与君平扶之,女到呼父母寿哥明花阿姐。
  明花是啓明的妻子,是姚甥石的子女,是女儿的表侄辈,因为比女儿大些,所以女儿生前就以花阿姐称呼她。
  女又说:一年勿见。【此对花言】寿嫂不同来,【此对寿哥言】诗作得不好或勿步韵作五律恐亦不佳【此为对我言】
  又回答说:父叫到家,十七日会去。六姐念金刚经,父有金刚经释义送阅,惟恐其看不明,不妨请少华讲。

  我所收藏的《金刚释义》在家中,是以前卢生赠送的,是卢生祖父的遗著。我与我女儿都认为至精,昨夜何氏六姐来此扶乩,女问其读何经典,六姐答称某经某经,《金刚经》就是其中之一。女儿对于六姐能够诵经信佛,就认为她的心必定很善良。今晚没有问女儿,而女儿却忽然又说到六姐,女儿恐怕她不能明白经义,就想请少华讲给她听。女儿的用意真是周密呀!少华是六姐的姐夫。
  至此,君平也很惊奇女儿指字能够如此清楚明白,竟然同对话一样。
  于是他说:如果能制作一个乩盘的话就能用笔书写了,不是更方便吗?
  女答:乩盘能有最好,寻字太难且吃力。

  其母说:君平杭州的家是否还存在,你也知道吗?
  答:不知,一切财物都是累,本无所重,只要家人无殃。如此大乱得众亲团聚已是佛天默佑,众生造业太深成此浩劫,极望各存修省之心,挽回天厄。
  女儿又说:见父来法寺,未请教老法师经义。
  今天我到法藏寺去拜谒兴慈老法师,因为是初次见面,所以没有跟他请教经义。
  女儿又说:天下能救度众生莫如佛法,惟须虔信,不必定吃素,但处处以佛言佛行为主,自能消灾免难,故愚夫愚妇修持多虔谨,以其信心深,佛所喜。
  我觉得女儿说的佛理,平易真切,人人可行,真是救度众生之言也!

  日期:2017-08-14 11:48:19
  十六日即一月十七日 晴
  晚上又与内人扶乩,女到。我就问她上次的诗作好了吗?
  女儿答:(论诗部分省略)
  (在法藏寺温经礼佛见难民甚多有感而作  次  父题幽明唱和集韵)
  尘海因缘逝水流,华严静展已经秋。
  略耽儒净明无相,常侍椿萱喜有寿。
  古佛虔参循夙例,哀鸿遍度少良谋。
  不谈世谛惟谈道,愿洒甘泉解惑愁。

  我问:你曾经说七律作成后就回老家去看看,现在你准备几时去呢?
  答:明日去,二日回。
  我说:此刻路途多阻,人都不准通行,不知你也有阻碍吗?如果有困难,可以不必回去看了。
  答说:无炮火勿难,儿思请问祖父明年何时可回乡。
  女儿深知我想回老家的心,所以想问一问她祖父。

  我说:大乱不知何时可定,虽鬼神也不能知,况且现在形势险恶,好像短时间内是不能稳定下来了,我父亲说的“年终可望回家”之言,难道是父亲有预知能力吗还是安慰我的话哟!
  女儿回答说:儿亦在想。
  我说:你能如此乖巧听话,不但为我所深爱,想来你祖父看见你也必定能深得其欢心无疑了。
  女回答说:祖父却甚爱儿,且嘉儿孝顺敏慧。
  我说:是呀,我知道必定是这样的。
  女又答:儿在法念佛,功课一些无少,惟作诗不能如家居易。想因只有嚣尘,一无静境,悲愍填胸,清明蔽塞。
  女忽作承欢语,回答说:儿在父腹内,一笑。
  我果然大笑说:你不在你母亲腹内,怎么在父亲腹内呀?

  女答:前居母腹。
  我说:前居母腹,今居父腹,你害怕吗?
  女回答说:不话,已为父猜着。
  我复狂笑为之开怀。
  我女儿生前就常说些使我高兴的话,就跟今天类似。我真不知道女儿是不是还在我身边了!
  这时已经很晚了,我就说,你还有功课,你可以走了。
  答:今夜有兴,请父作联句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