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50节

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19 09:20:39
  二月初一日即三月二日 睛
  叠韵答朱伯庸
  先德君家仰北辰,渊源诗学本来真。
  依稀记得前游乐,犹是羲皇以上人。

  初三日即三月四日晴夜微雨
  ( 讨论诗部分省略)
  初四日即三月五日雨
  葛书征到我这儿来,他叫我为沈寐叟要出版的楹联题句,特作诗一首:
  藏书十万卷,集印一千方。

  共羡家珍富,尤钦世泽长。
  琳琅天亦妒,焚劫我堪伤。
  只此留余烬,依然发古香。
  烟云俄变灭,烽燧尚披猖。
  缅想鸣珂里,言瞻传朴堂。
  灰飞呈异彩,石烂吐奇芒。
  斗室因风祝,巍楼指日昌。

  废兴皆有定,聚散本无常。
  但得渊源正,终存文献光。
  卷怀真学问,寄梦小沧桑。
  三复斯联句,他年愿倘偿。
  初五日即三月六日惊蛰雷雨
  (论诗部分省略)
  我问:上次你随母亲回老家去后,我曾经扶召你,呼我后有一二句话能明白,但我觉得不正常,跟平时大不一样。
  答:儿见无甚要事,母尚在船不放心,故即去。
  我说:是的,但是你走后,可能还有其他的人来,只是说的话不清楚明白。不知是何缘故?
  答:儿不知。
  我又说:曾经有个人来此作诗,还有一个战死士兵也来了的。有象诗又不是诗的几句话,我没有记录,我也很可怜他。
  答:以后望少召,儿或没来,恐有他人冒名。并多无谓者乘空入。凡乩召多,他人喜有言可告,都要来。惟正主到则退。好名人鬼皆同,故来者作诗求附骥显才。
  女儿又说:儿今夜早去。
  逐止。

  观此数言我又得知鬼之情状矣!
  日期:2017-08-19 10:19:00
  初六日即三月七日 雪珠
  晚上扶乩召女,女到回答说:步韵诗成。即写诗云:
  二载光阴石火流,学吟何敢志千秋。
  迟归佛国安慈念,暂驻泉台与父俦。

  又忽然说:此句不妥,住。
  停了很久后又扶,女儿又写出:
  当修禅静添慈福,不隔幽明与父俦。
  洁养白华空有愿,报恩鸟鸟苦无谋。
  时存善念真如悟,极乐同登撇万愁。

  至此又说:结句亦未妥。
  又停了下来。我知道女儿又想改一下。
  一会又说:结句改不好,且缓。
  下面这首诗是女儿题《幽明唱和集》的,女儿早就想写的了,今天才写的差不多了。我先录清女儿题《幽明唱和集》五古一首于下:
  少小荷亲欢,抚抱无时暇。 

  童年授四子,讲解日继夜。
  出入必追随,依依冬复夏。
  方期爱日长,岂意夭难赦。
  凄其岁暮风,吹向黄泉下。

  遇佛示夙因,拱听惶且诧。
  因之发深省,誓忏三生过。
  万惑尽捐除,一念持净课。
  独此念亲心,辗转终难破。
  学句娱老怀,联吟相唱和。
  质朴不求工,舍此无慰藉。
  幽明诚可通,愉悦何尝假。
  辛苦记鸾书,宵深犹未罢。
  天高地厚恩,欲报将安借。
  晨夙诵华严,回向世尊座。
  仗佛大慈悲,佑亲无坎坷。

  尘海鸟投罗,世网蚁旋磨。
  虔修方便门,恬淡烦恼化。
  涵养保性真,老境常如蔗。
  女儿作这首诗,历时最久,做成后又几次改动,直至无言不工,无言不真实。女儿说“此作,尽一生所遇矣”。完成之后,又说长诗很难作,太麻烦。所以女儿这首诗作的很辛苦,她又不能专心静气,一时片刻,零落而成,总做不好,要父亲细改。
  日期:2017-08-19 13:12:58

  初七日即三月八日 雪阴
  晚上我忽发奇想,准备扶乩请老友朱粥叟来此作诗。我就先写一纸焚化。纸上写明请奉贤朱粥叟先生惠临谈话。数分钟后取乩图扶之,乩渐移而粥叟果然来了。
  先呼吹万先生。我问:来者是粥叟否?
  答:“云”字

  粥叟字云逵,知道没有搞错。
  因问:叟是否早就在上海了还是今夜奉请而来?
  答:二侄回,同来。
  又回答说:不见十余年,先生亦老矣。
  我说:你弟弟在你上海的家时,我曾经前往拜访,你儿子伯庸我也见到过了。你弟弟的家我也去过,不知你在上海住何处?
  答:弟处常去,大儿所居太闹,故在弟处时多。四侄在陈,亦常来。
  粥叟的四侄儿杏南已经去世,娶妻陈氏,现在陈氏也在上海。所以杏南也在陈氏家,他常到叟处。
  我说:遁老岁数很大了,听说他最近很多病,但是他却还能作诗。不知道你现在还作诗吗?
  乩随即写出:
  世风日下璉珍丧,沧海横流血肉飞。
  但得故园存一座,祖孙父子有棲依。

  接着又写出:
  良朋爱我招相语,自愧荒疏得句迟。
  静室闲吟凭大力,阴阳无阻喜成诗。
  又说:谢谢,去。

  异哉!这真是粥叟的诗呀!他的言语神态跟他生前没有啥区别。
  现将我作的朱粥叟墓志铭录于下:
  (朱粥叟墓志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