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
第54节作者:
渝州一江春水 日期:2017-08-22 12:47:38
廿四日即三月廿五日 阴晴
晚上又与夫人扶乩,女儿到了就说:昨诗父笑否?
我答:笑,笑你能把我和你写的活灵活现。
(论诗部分省略)
每次扶乩,凡是和内人一起扶的时候,乩的行动就非常灵便,其他人与我扶了几次,不是请不来就是行动迟滞或语句不通,一与内人一起扶就不会这样了,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恐怕其中必然有什么我们没有搞懂的道理,于是我就问女儿这个问题。
问:我与其他人扶乩时,总是没有与你母亲一起扶时那么灵便,不知何故?若说诚心,有时心诚有时也有不心诚,我与其他人扶时,未必就没有与你母亲扶时心诚。而且召请的时候,如果不是你的话,你母亲简直是没有一点诚意,但是乩的行动也是与你母亲一起扶时一样的,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母比父心聪而灵,附其手易写出。故像母之人扶乩最好。
问:那么,心聪灵之人就适合扶乩吗?
答:非是聪慧人可话得连续,阴爱凭此等性。
问:与你母亲一起扶的人呢?
答:有母一人,其余可随便。
问:依照灵乩图说明,本来需要三个人,现在我们只是二个人,也有什么关系吗?
答:因走不动借助而已,三人与二人一样。
晚上别无他问,到此遂去。
明白了此事,我们对于鬼神之学又进一步了。
日期:2017-08-22 16:54:45
廿七日即三月廿八日晴
今晚夫人很早就睡到了床上,我想扶乩,夫人却说要睡一会再扶,十一点过了,恐怕女儿来了都已经走了,姑且试一下,我们一扶女儿就来了。
说:儿听父母谈讲未去,又闻母言或一唤,故待。
我问:二十四日你说辰字韵诗明夜成,现在隔了两夜了,不知你写好了吗?
答:辰字韵诗成,惟怕得无言可喻,姑写出,万勿存,父见必大笑。
随即写出:
文章群仰若三辰,仁爱慈怀至性真。
癖好诗书忘燕息,摩挲故纸作闲人。
女儿又说:怕得不可收拾,实做不出,勉扭数字,弄成非歌非唱,父好笑否?不知父尚能改得好否?儿此诗前当夜作成,改勿好,要请父改。
遂去。
我观此诗,的确不如以前的好。
日期:2017-08-22 17:50:36
廿八日即三月廿九日晴
晚上又扶乩,来的是公续先生,因此我又问了他几件事,他说的与以前请平江先生说的相互印证,极是难得。
二十三日夜间,我曾经焚烧一张请帖请平江先生降临谈话。不久他果然来了,他所说的我们都很惊悚,我开始认为不能随便的写出来,现在想到这些话可以警醒世人,特补记于此。这样也方便我们时时拿出来观看。
平江先生初到就问:何事见召?
又呼我与内人说:时先生,妹。
内人随即就问他:某某两个人是怎么死的?
即答:大世界之役,共有百磅弹,死百十人。内某姓七八人,有二者骨已成灰。
因此又问:有这二人的名字吗?
答:某名确有此二人。
问:二人现在如何?
答:一犯不敬父亲,兼犯昧性侮辱神象。
这件事我还问了女儿,女儿说这二人都有极重的罪。其中一人她还听说已经入了地狱等,但女儿只说是听到,今天平江先生就给我们证实了。去年,女儿的这些话我没有记在日记上,现在才知道了他们的详细罪名。
杨先生是本县城隍,是他们的经办者。他的话应该是确凿有据了!这二个人生前所犯的事,杨平江先生是无不知之,我们都不觉为之咋舌!
又问:大世界之役,死者百余人,难道都是有因果吗?
答:皆有种种因果在内,阴世处理官事至公。一分不能徇情。
又问:前日听到丁仲诂先生说,阴间也如阳世,也有可以行贿赂的说法,真的吗?
答:阴差本亦有受贿,一经发觉与受同科。故犯者绝少。
甥又问:从丁卯年到去年的冬天,我母亲曾经患病三次,第一次好像是在壬申,当时母亲很危险,我就祷告,我愿意减少我的寿命来给母亲大人延寿,后来母亲的病果然好了。难道我母亲的寿命真是我求来的吗?先生应当能够知道,希望你能告诉我。
答:丁卯年我未任事,不知。六年前曾有土地报告,我即转呈,得院许可,增寿半纪。我知是足下。若院不许亦无能为力。
甥又问:去年冬天我母亲又生病了,我也是这样祷告,可母亲还是去世了,怎么又不灵了呢?
答:天下有求之不尽之事否?能求许已不易,况合堂生前好善,现一无看管,任意游行,亦甚安乐。人之怕死不过防受苦。若生时公正好善,死后安乐无苦。何必怕。足下能为亲求寿,自是孝心难得。更望诸事向善。惟善为宝,四字力行后福无穷。
以前女儿也说过:人子求父母之寿,能诚心者可增一纪或半纪,女儿和他说的都一样。
到此,我又问我去世了的外舅顾复齐先生,他本来与杨平江先生家世谊极厚,他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不知他现在何处?先生必定知道吧?
答:复齐先生前常常遇见,近已多年不见。曾闻上院想聘请为总文记。
问:何为上院?
答:上院为第一院。
问:先生刚才说,你得到土地报告,由先生转呈的院,是第几院?
答:第五院。
问:院与城隍,如何划分的等级?
答:城隍小多,院即阎君。
阎君者,想来应该是阎王了,异哉!杨先生的话没有忌讳也没有隐瞒,都是直接就说了出来,我也一一照录。唯有所谓的某人某人,我都隐去了姓名,不敢把名字写出来。
晚上,刚好公续先生也来临乩,我就把我记录的杨先生的话,拿出来给他看并问他:看见了吗?
答:见。
问:阴间的事大多不能详细的说出来,而杨先生怎样能够明白的说出来呢?
答:阴律至严,非在公门不能明白。此间三人皆深信阴阳,故遇平江先生。此即是数,要之能得闻阴事,亦可作有幸运。不妨随时劝人。
问:劝人的方法很难找,我想将日记拿出来,以便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又想将日记登载在报纸上,可以吗?
答:亦可做得。
由此观之,我们能够遇到杨平江先生也是有定数呀!而平江先生又肯将阴间的事告诉我们,也是很幸运了,是冥冥中想以我所记载的日记来劝人吗?
日期:2017-08-22 20:08:15
二十九日即三月月三十日晴
想到前天晚上女儿叫我给她改诗,女儿从去年学写诗以来,我虽然有时为她斟酌几个字,或者有不满意的,就叫她自己改,我也从来没有为女儿改过很多字的情况。我认为改的太多,就会失去女儿的真实意图。
(以下为论诗部分省略)
现将女儿前天所作的两首诗及今晚和韵一首记录于下:
在父寓庐作以搏父欢
客舍尘嚣尽闭关,索居静处当深山。
茶香菜淡安吾素,叠韵诗筒日往还。
其二:
荒田野草碧如丝,杂树生花着嫩枝。
九十春光将过半,凭栏忽动故园思。
次 父六十偶占寄慨一截韵
酷嗜诗书不纪辰,慈祥仁善出天真。
幽明无间为亲寿,福德平添荫后人。
三十日即三月三十一日晴
今天我到来青阁购买了一本《吴诗集览》,作叠韵诗一首回答女儿。女儿今晚来就可以看见了,只是夫人身体发烧,卧床不起,可能就没有办法扶乩了。
叠韵答芬女
遣怀月夕与花辰,老去惟余情性真。
生亦不离死非别,算来此事胜他人。
日期:2017-08-22 21:31:00
三月初七日即四月七日晴
今天夫人稍微好一点了,因此又与夫人扶乩,女儿到了就说:母今已稍愈,扶乩太吃力否?
其母答:时间短就没有关系,你最近这几天也来了的吗?
答:儿仍每夜来,古诗作得数句,不知用的否?
我高兴的对女儿说:你每夜都来,但你母亲卧病在床,就没有办法扶乩与你谈话,我上次购买的《吴诗集览》放在桌子上的,你一定是看过了吧?今天你母亲还没有痊愈,你的诗暂时不必写出来,先说一下大概就行了。
答:全诗意已有,思从去年到申放赈做起,至北站失守,后至中区烧残,后至南市,见学堂尽毁,结以若此大劫,虽由天怒,亦由众生积恶而成,大意如此,好否?
我说:甚好!你作古诗,必定是先有主题,然后才落笔。你学诗以来,不过一年,居然可以熟悉到了这种程度,可喜可贺!
初八日即四月八日晴雨
作《幽明唱和集》序一篇,记录如下:
呜呼!此我女韵芬死后凭乩所作之诗,始则未有题而自呈献之,继则由余命题而为之,又继则余倡而女和之,女倡而余亦和之,又继则女更与余联句而成之。综其旨,大抵由我女之死不忘亲,欲籍吟咏而参佛理,以解余哀。久之,所积渐多,而余遂将女诗并附余诗,印以质诸通微达隐之君子者也!女之生,十有九年耳。虽其孝顺慈祥,天性至厚,而言笑举止,和婉谐俗,亦未必特异于人。读书固甚好学,其于诗,虽笃嗜而未暇深究。其于佛,更无所知,不谓其死后乃能洞明精造如是,不特幼稚者所不能为,即老于斯事者,亦未易几及。其殆有夙根者也!昔常谓叶琼章仙才慧质,然返生香一书,皆生时遗著,非死后作也,其父天寥先生文中所述一二诗句,亦渺渺如仙音,未见有如我女之至笃性者。读者其疑我言乎?如有一字之非真实者,是诬我女也!至此集命名,亦出自吾女之乩语,详见余往岁之日记中。所谓幽明唱和从古所无,恐将为不信者笑也。夫信,固于吾女无所益,不信亦于我女无所损。我自乐与我女为娱耳,又何恤人之笑也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