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3-17 18:14:06
绍兴的师爷,那是何等精明,早就咂摸透了县令的心思,就给他推荐了一个有道行的高人。这高人是湖北人,早年在长江边上捞尸的,业余时间替阴司走阴。据师爷所讲,这人还是走阴行里的一个头目,后来犯了一桩事才被辞退了。
一回他接了阴司的帖子,让他去某处勾一条魂魄,是个不过百天的婴儿。他去了地方才发现,这婴儿家是当地的大户,这孩子还是单传的独苗。这婴儿的爹娘就怕孩子出事,特意请了个天生阴阳眼的长工,什么活计不干,就守着那婴儿,于是就把这走阴的给看见了。孩子的爹就跟这走阴的谈判,说只要他放这孩子一马,给他多少多少钱。走阴的动心了,把孩子放了,从院子里勾了一条狗崽子的魂拿回去交差。地府里也有衙门管着这些走阴的,从这些走阴的手中接收魂魄。这走阴的还担心拿狗崽子的魂魄交不了差,特意揣了好些纸钱打算行贿。不料管事的判官非但没有斥责他,还倒贴着请了他一顿酒。这走阴的莫名其妙,吃了这一顿酒,从阴司的衙门出来,魂魄回了自己身上,就去找那婴儿的爹妈要钱。不想刚进大门,冲出一条大狗来,一口咬在他腿上,只听得“嘎巴”一声,腿骨就断了。等到主人来了把狗拉开,这走阴的已经疼得有些脑袋不清楚了。从此就疯疯癫癫,再也做不了活计。他有个儿子原来在大同当把总,就把他接来养活。后来打仗的时候残了一条胳膊,就派到左云守城门了,父子两个相依为命。后来有明白人说了,说人眼虽然看不见鬼魂,狗鼻子却可以嗅到。当初这走阴的把小狗崽子的魂魄勾走的时候,就让母狗记住了,所以找他报仇。刀剑伤不了魂魄,狗牙却可以。人有三魂七魄,这狗硬生生把走阴的一魂一魄给咬烂了,所以这人就不大正常了。不过他让狗这么一咬,人气衰弱不少,鬼气却多了三分,因此能和鬼神交流。师爷就撺掇县令,备了重礼,去把这个走阴的请来,问问城隍爷为什么闹脾气。
县令让桃花娘娘吓了一回,在鬼神的事情上越发不敢怠慢,于是果真派那师爷带了礼物去请这走阴的。这走阴的到了,说话果然颠三倒四,但还能勉强交流,于是把缘由说了一遍,那走阴的就让县里备了一箩筐纸元宝,二斤烧酒,搬着铺盖卷住到城隍庙去了。到了城隍庙,把铺盖一摊,就一碗一碗地喝酒。把酒喝完了,碗一扔,倒头就睡。一动也不动,县令不放心,派人去探鼻息,虽然微弱,但还有进出气。一直睡了十二天,这走阴的才醒过来。醒来了就嚷嚷饿,师爷慌忙招呼人去馆子里买了饭菜给他。连筷子都不用,嫌慢,直接上手抓,直吃得后脑上都沾着饭粒子,这才罢休。大大打了半个时辰饱嗝,才把气喘匀了,慢慢跟师爷把原委道出。
走阴的就说他魂魄出体,就看见偌大个城隍庙里,鬼差圪蹴在廊下斗蛐蛐,判官趴在案上睡大觉。那哈喇子流下来,把生死簿都打湿了半本。里外转了一圈,不见城隍老爷的踪影。心里奇怪,绕到后面,有个书僮,大约是伺候城隍老爷的,正拿一杆提斗大笔蘸了水刷一只大靴子。走阴的看着书僮年纪小,估计好说话,就塞了一个纸元宝过去,问他城隍老爷的下落。
那书僮左右看看无人,冲着他耳朵说城隍老爷在老城隍庙城隍奶奶处,让他自己去找。再的话一句也不多说。这走阴的就去了朔阳旧城,寻到城隍庙附近,正看见后门里出来个小厮,提着桶出来倒脏水,连忙迎过去,一连掏了十二个元宝,才套出话来。
原来城隍爷战场上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回了家里却是个耙耳朵的人物,活着的时候就没少跪城皇奶奶的搓衣板,等到死了封神了,依然没能翻身。城隍爷搬到新衙门,城隍奶奶一看隔壁就是个如花似玉的桃花娘娘,本来就心里犯嘀咕,城隍爷还爱喝两盅,一个月前山里成精的老槐树娶妾,城隍爷去赴宴,一不留神喝醉了,回来的时候走错门,闯到桃花娘娘庙里去了。城隍奶奶得到消息,操着擀面杖冲进去,揪着耳朵把城隍爷给提出来的。回去一番深入灵魂的教育,城隍爷在床上养了足足一个月,昨天才能勉强下地。如今城隍奶奶管着城隍爷,不许他随便外出。城隍爷不能外出,如何跟龙王协调下雨,如何跟观音商量送子?能显灵才怪了。
县令听罢,脑袋大了一圈,求那走阴的出个主意。那走阴的疯疯癫癫,也想不出主意正经主意,就说:“这个城隍的婆娘没大小,咱替城隍把她休了去”。话音未落,不知哪里飞进来一只拇指粗细的大黄蜂,一屁股钉在那走阴的嘴上。走阴的嘴巴顿时肿得跟猪拱嘴一般,喔喔哇哇说不出话来。还是那师爷脑子活络,说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还是出在城隍奶奶身上。城隍奶奶是怕城隍爷自个儿管不住肚脐下三寸那玩意儿,这个好办,咱替他管了。于是给县令支招,让走阴的再去一趟,通过那小厮跟城隍奶奶贴身的婢女搭上线。
师爷就让城隍奶奶贴身的大丫头给城隍奶奶吹风,说城隍爷呆在家里不上班,于公,这叫渎职,保不齐让上面知道了要责罚,于私,城隍不显灵,没有香火供奉,这一大家子人如何养活。说得城隍奶奶也犯愁了,便给她支招,让城隍奶奶把那走阴的安插在城隍爷身边,日日把城隍爷的行踪汇报给城隍奶奶,城皇奶奶这才准许城隍爷出门显灵。
从此那走阴的就留在朔阳,每天魂魄出窍给城隍爷当马仔,城隍爷也颇灵验了一段时间。等着走阴的过世以后,没有人接班,城隍奶奶又管着不让城隍爷出门。城隍庙不在灵验,香火渐渐冷落下来,等到清朝的时候,朔阳城里虽然还空有一座城隍庙,却已经没多少人还记得里头供奉着一位城隍爷了。
清朝初年,蒙古准格尔部作乱,清军平叛的时候,所需军粮器械很大一部分是向山西商人购买的,等到雍正时候,内蒙方向基本平静,就有逃荒的难民和做买卖的商人往内蒙方向走,朔阳因为处在交通要道上,所以催生了一些有钱的家族,当时有个排名,把朔阳城里势力最大的十户人家列出来,叫做朔阳十大户。
十大户里面开骡马店的牛家有个儿子,叫做牛凤山,在族里排行第七,人称牛七。家里的产业轮不到他继承,所以十二岁那年便被送去开当铺的吴家做学徒。
日期:2018-03-18 19:09:18
当铺做生意,主要靠两条路挣钱。第一条路,客人手头紧时拿东西典当换钱走了,等手头有钱的时候再拿钱来赎,这一当一赎,中间要贴上一笔利息,这叫做活当,当铺挣得就是这个利息钱。另一条路,有大宅门落魄,出了败家子孙,把祖宗攒下的金玉拿来典当换钱喝花酒,压根也没想着来赎,等过了约定的期限,这单子就成了死当,东西
归当铺所有。当铺把东西转手卖掉,由此获利。
客人来当东西的时候,当铺里的客服人员,叫做朝奉先生,负责点验货物,估计价格,再开出当票。当铺的命脉把握在这些朝奉先生手上,这朝奉先生要有眼力,不但能看出东西的价值,还要能估摸出这票买卖是活当还是死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