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说过的话,今人谁能懂》
第7节

作者: 渤海二行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空的织布梭,两个角之间,装进一根可以卸下来的钢丝。钢丝有一毫米左右那么粗,穿进织布梭里边以后,钢丝被固定住不再松动。需要织布的时候,把钢丝卸下来,穿上一根缠满线后显得中间粗两头尖的芦苇管。这根芦苇管上缠的线,就是织布的时候的纬线,把织布梭在交叉在织布机上的经线之间投来投去的,纬线不断地跟经线交叉,形成布。这个过程中,织布梭里边芦苇管上的线越来越少,直到将近用完的时候,再换一根缠满线的芦苇管,跟布匹上的纬线接起来继续织布。

  伴随着织布机一起消失的,还有不少织布机上的零件,还有织布过程的各个环节。这些带有专业性质的词汇很多,我自己也不是很了解,这里不必多说。
  日期:2017-04-07 18:42:02
  粗布。
  手工织机织出的布,农村人称为粗布。之所以叫粗布,大概是因为织布所用的线比较粗。由于手摇纺车的转速所限,相对于丝绸来说,纺出来的线要粗很多。即使不比丝绸,跟现代机器织布所用的线线相比,手摇纺车的线仍然要粗不少。
  最近几年,用原始方法织出来的布,在市场上又有流行起来的趋势。不过,大家不再把这种布称为粗布,普遍叫土布,或者家织布。也许,这种传统方式所产生的许多特定语言 ,还会有复活的那一天,也说不定。
  日期:2017-04-07 21:56:07
  洋布。

  洋布,是相对于土布来说的。相对来说,机器纺织出来的布,比粗布更加细密紧致,看上去的工艺更好。因为是从外国传过来的,叫洋布。相应的,还有许多带“洋”字的东西,都是因为手工生产不了,从外国传过来的。比如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铁皮罐头盒叫“洋剌子”等等。不过,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很多东西都能自己生产了,这些带“洋”字的名词,才逐渐消失。
  带有“洋”字的词,大都产生自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这些词的寿命,基本上在150年左右。上世纪90年代,许多带“洋”字的词,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也有两个例外:洋葱和洋姜。这两个词现在还在用,估计是因为跟工业没有任何关系,不能反映出生产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没有消失。
  日期:2017-04-08 07:31:24
  布票。
  特殊时期的特殊语言,其寿命,比那些带洋字的词更短,反映了物资匮乏时期的供给制。当然,与布票一起的,还有一大串票,如粮票、肉票、油票、火柴票等等数不胜数。据说曾经有人专门统计过,当时的各种票证,多达200多种。这些五花八门的带票字的词,其使用寿命短短四十年左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中国发生变化的速度。

  日期:2017-04-10 08:40:01
  纫针。
  本身这是一个动词,因为跟穿衣有关系,放到这里说。
  缝衣针,相信现在的不少人都见过,分为针尖和针鼻两个部位。一般来讲,针鼻的小眼很细,直接用线穿过去,不那么容易。把线穿进针鼻的这个过程,叫做纫针。我估计,纫针,与今天常用的认真同音,有很大可能,认真这个词,是从纫针这个过程演变过来的。因为针鼻非常细小,而线头一般有棉花形成的毛刺,把柔软的线穿进细小的针鼻里去,一定要非常“认真”才能做到。

  纫针之前,一般都需要先用口水把线头湿一下,用手指把线头的毛刺撵的紧密一些,形成一个锥尖,才能穿到针鼻里边去。因而纫针,是一个不但要经验,也要眼神好的活儿。通常,每个家庭的老年妇女,是做针线活的主力,她们纫针的经验最为丰富。可惜的是,老年人一般都会老花眼,看见针鼻比较困难,因而她们纫针的功夫,并不是太高,经常需要找视力好的小孩子帮忙。
  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女孩子从很小就要摸针线学女红,估计跟眼神好,纫针快速,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期:2017-04-10 10:36:36
  4,吃食。
  吃头。
  指能吃的东西,是对所有能吃的物品的代称。
  恐怕,不缺食物的富贵人家,不会有“吃头”这样的语言。之所以说“吃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食物的匮乏。比如问:有吃头吗?这时候,问的就是所有能充饥的食物,不包括没做熟的粮食。物质匮乏的年代,基本上,每个农村家庭,家里除了现成的粮食,就只可能有自己用粮食做出来的食物。一般,这些食物包括,馒头,窝头,剩饭等等。所以,吃头,最主要的指的是能马上入口吃的东西。除了做熟的粮食,应该也包括能生吃的花生、干枣、地瓜等。

  后来,农村人的生活条件有些改善了,吃头,有一个阶段,专门指小孩的零食。包括买来的水果糖,各种点心,和一般家庭都会存着的花生枣子等食物。再后来,食物丰富了,除了村里的老人,一般人不会再用这个词了。
  日期:2017-04-10 14:52:20
  就吃的。
  就,从字典里查到,有“凑近,靠近”的意思。古代的政府,当某地发生了灾荒,食物短缺的时候,喜欢采用引导灾民到其它食物充足的地方“就食”这样的方式来救灾,就是用的这个意思。从这个意思,引申出相伴、作伴的意思。我小的时候,我们那里把作伴,叫做就伴,也用的是“就”这个字的这种意思。如此看来,我们村的口语,是不是很“文言”?
  以前的农村人,可以吃的主食的种类比较少,基本上都是没什么味道的原粮直接做熟的,吃起来根本没有味道。再加上天天吃同一种食物,重复没有什么花样,导致很多人会吃俗了,难以下咽。所以,吃主食的时候,一般需要有一些有味道的食品“就着吃”。就吃的,指的就是所有有味道,能跟主食一起吃,把主食送进肚子里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所有做熟的能下饭的菜类,包括咸菜、酱,葱蒜辣椒等可以不经过加工直接用来送饭吃的原料。

  大多数人,应该对山东的特色食品,煎饼卷大葱,不会太陌生。我们这里虽然是河北地界,但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其实更接近于山东。外地人听到我们这里人说话,一般也会想当然的把我们当成山东人。就如这葱蒜等辛辣之物,我小的时候,大家都是直接用来下饭的,一如煎饼卷大葱。今天,超市里有一种面酱,名字叫“葱伴侣”。这名字里的“伴侣”,跟我们村所说的“就吃的”,根本就是一个意思。

  日期:2017-04-10 16:50:35
  箸。

  看到这个字,相信不少年轻人,会感到很陌生。确实,这是个在古文里才能看到的字。但是在我小的时候,却是村民的口语当中,经常用到的。
  箸,就是现在的筷子的意思。尽管这个字,看起来比较高大上,让人以为只有象牙、银子等高档材料做的筷子,才配称为箸。尽管那时候村里的农民,用的只是竹筷,甚至穷一点的,用的是高粱杆做的筷子。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村民用“箸”这个文言文里的词,来称呼自己吃饭的家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