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说过的话,今人谁能懂》
第10节作者:
渤海二行
日期:2017-04-14 11:06:45
小米干饭。
小米,也叫粟,现在的很多人还在吃,一般都是用来煮粥。
有看过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可能记得里边一句经典台词:米烂了。说的是小琴妈给人跳大神,让岁数很小,不会做饭的小琴看着锅里煮着的小米。正在小琴妈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小琴过来喊:妈,米烂了。
这是山西人小米干饭的做法,跟南方人做大米干饭的方法类似:在水里把小米煮软了,捞起来在篦子上蒸熟。如果米煮得太烂,捞起来蒸的时候,已经熟了,再蒸也是那样软乎乎的,吃了不顶饿。
马三立老先生在一段相声里,用这样一句话结尾作为包袱:我都不知道我吃几碗干饭的了。“吃几碗干饭”,在我们村里,大多用来形容一个人不知天高地厚,整天琢磨那些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跟马三立先生相声里的意思一样。
我们这里,干饭的做法,跟山西有些不同。我们这里做干饭,直接在锅里煮,一直把水煮干,饭就熟了。这样的做法,省去了蒸的环节,在锅里煮的时候,加多少水很关键。加水多了,煮出来不是干饭,是比较稠的粥。加水少了,水煮干了,饭还是硬的,夹生。这样做出来的干饭,比蒸出来的,味道要香,尤其最底下一层,像锅巴一样,很多人爱吃。不过,小米干饭,小孩子吃起来有点拉嗓子,不容易下咽。为了改变小米干饭的口味,不少农户在煮小米干饭的时候,加一些绿豆,口感会好一些。
自从大米传入北方,吃小米干饭的人少了,“吃几碗干饭”这样的相声包袱,就没几个人能理解了。
日期:2017-04-14 14:44:48
黍稷。
古汉语里有个成语——黄粱一梦。所谓黄粱,指的是稷。这种粮食,在我们这里,也有人叫大黄米,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叫稷,就是江山社稷的稷,说明这个东西在古代很重要。
跟稷长得比较像的,还有黍,成语范张鸡黍,说的就是这个。看来,古时候,人们不但用粟、稷煮饭,也用黍煮饭。黍稷的颗粒,比小米要大一些,做熟的干饭,比小米干饭口感好一些。尤其是黍米,吃起来的口感,类似于糯米,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稷米虽然不发粘,相对于小米,软一些,也香甜一些。
我记事的时候,我们这里已经没人用黍稷煮饭了。原因大概是黍稷比小米产量更低,在农村,属于细粮之类。它们最主要的做法,是在过年的时候蒸糕。黍面是黏的,蒸年糕,稷面不黏,蒸枣糕。
我们村有句歇后语:粘窝窝不搁枣,瞎粘。在农村,大多数情况下,粘窝窝代替了年糕。用黍面做成的粘窝窝和粘糕,只能在热的时候吃,凉了就吃不动了。热的情况下,黍面粘性很强,可以直接粘到手上,很难洗下来,所以要吃粘窝窝,需要用筷子扎起来吃。
稷面糕,是稷面经过发酵做成的。蒸熟了以后的稷面糕,会膨胀一倍多,中间充满了一个挨一个紧密相联的气泡,切开以后的切面很好看。稷面自然发甜,充满气泡的糕很绵软,吃起来口感很好,超过小米面和玉米面窝头很多,甚至连白面馒头都没法相比。
由于产量太低,种植黍稷的农民越来越少,这两种植物,呈越来越稀缺之势。
日期:2017-04-17 08:34:23
灶火。
村里人要做饭,必须有能烧火的地方。这烧火的地方,称为灶火,或者灶台。
灶火,一般建在房子的堂屋里边,左右各一个,以便能让两边卧室里的炕,均匀的受到火烤。灶台是用砖垒成的,整体呈四方形,高度四十厘米左右。用砖垒成四方形四边的墙,中间是空的,每个边边长一米多,留有三个个方向的圆孔,一个方向的方孔。
向上的圆孔最大,用来安装圆形的,直径大概一米或者更长一点的大铁锅。向前的圆孔稍小一点,直径二三十厘米不等,通向卧室里的炕,是灶火的烟道。左边的圆孔最小,直径十厘米以下,用来接通风箱的出风口。向后的方形孔,高二十厘米左右或更高一点,宽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是用来点火,和烧火的时候持续往里边续柴火的。
灶火,是一个家庭当中,除了房子之外,最重要的建筑。没有炕可以睡床,也可以睡地面,没有灶火就吃不上饭。民以食为天,吃不上饭,可不像今天这样,可以到处下馆子的。
日期:2017-04-17 10:39:03
灶王爷。
体现人们对灶火重视程度的,还有灶王爷这个词。每年过年需要祭灶,反映了古人对于灶的尊重和感激。所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反映了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民以食为天,还有什么能比老百姓吃上饭更重要的事情?
除了祭灶,每年的闹社火,都要点起火来,可见,灶火,或者说火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火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告别蒙昧进入文明社会的起点。重视灶王的传统,反映了先民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心态。因为,灶王作为一家一户之神,倘能上天见到天地,岂非相当于一家之家长,能够按时上达天听?
我小的时候,祭灶被破四旧破掉了,灶台上见不到灶王爷的神像。后来,逐渐的有人家恢复了祭灶的做法。大家会在灶台一边的墙上垒一个神侃,里边贴上灶王爷的神像。当然,神像要说是请来的,不能说买来的。侯宝林先生有一段相声,专门说到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寻找。
日期:2017-04-17 14:38:58
水缸。
陶器,可以算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标志物,现代考古发掘,最大的成就是发掘出了很多的陶器。水缸,就是外表上了釉色的陶治容水器,在自来水盛行以前,不管穷富,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个。
最早的陶器,应该是不上釉色的,比如考古发掘出的很多盆罐等器物,都是最原始没有上釉色的。不上釉色的陶器,特点就是不怎么防水,装了水以后会慢慢渗透进陶器的内壁。对于北方居住的人们来说,取水不像南方丰水地区那么方便,有的需要走很远的路。所以相对南方来说,北方的水,对于家庭来讲,也属于比较珍贵的资源。容水器具渗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给陶器上釉色,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印象当中的水缸,大的可以盛水五六百斤,小的也可以装一百多斤。当然,更大的更小的缸都有,家庭里边一般不会用更大的,小一点的却是必不可少。大多数小一点的缸,家庭都用来装加工过的粮食,或者腌咸菜。那时候家里磨好的面,碾好的小米,一般都会装在一个缸里边,用的时候取起来方便,也不会造成浪费。
日期:2017-04-17 16:21:04
舀子,葫芦瓢。
有一句古语,“摁下葫芦浮起瓢”形容一个人忙,头绪糟乱纷繁,什么都顾不上解决好。这句话说明,葫芦,跟瓢,是有关系的。
葫芦这种东西,本来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了。只有看过《西游记》的人,对于太上老君开天辟地的时候形成的葫芦,可能会有一定的印象。前些年有一部动画片比较火:《葫芦娃》。因而,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对葫芦这个词,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对于由葫芦做成的瓢,大部分人估计没有听说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