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说过的话,今人谁能懂》
第12节作者:
渤海二行 其实,糨子,就是现在人所谓浆糊。不过,几十年以前的农民,都把浆糊叫做糨子,熬浆糊,称为打糨子。
糨子,大多是用小麦面熬成,也有一些家庭,用玉米面熬成,就是所谓的棒子面粥,我们老家叫粘粥。大多数时候,糨子是用来粘布,把零碎布头粘成四五层的平板,作为纳鞋底的原料,叫隔板。
小麦粉,比玉米粉的黏性更大,打隔板,其实是小麦粉的糨子好于玉米粉。我小的时候,好多人家用玉米粉打糨子,主要原因是家里麦子不够,舍不得用。
打糨子,需要先把面粉和的很稀,很匀,然后倒进锅里,小火慢慢熬制。烧开了以后,本来很稀的浆糊,随着时间越来越稠,粘性越来越大。所以,如果直接把面粉和成普通的浆糊那样,是熬不成浆糊的,最后只能成为一个固体的面疙瘩。至于具体和成什么样,什么时候算是熬好了,只能完全靠经验。
日期:2017-04-19 14:39:31
囤。
囤,读作顿,指圆形的盛粮食的器具,用竹篾垫子或荆条编织物或用席子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围栏。
我记忆中的粮囤,大多是荆条编成,编好以后,在内壁上泥一层麦秸泥,让它更密封一些,以免粮食从缝隙当中漏出去。个别人家,也有用竹篾编的粮囤,做法跟荆条差不多。
农谚说,常将有时想无时,又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什么朝代,一旦有灾荒,最先饿死的,总是农民。所以对于农民来说,家里一定要有存粮,才不至于在荒年断粮,出去逃荒。各地农村,给孩子取名叫“满囤”的,数不胜数。一般家庭里,总会有两三个粮囤,家里的粮囤越多,代表日子过得越好。大一点的粮囤,上口的口径一米多一点,下底稍小一些,一米八到两米左右高。这样的粮囤,大概可以装五六百到七八百斤粮食。
粮囤,是保存粮食最有效的方法。粮囤一般不会直接放在地面山,需要用砖,或者木板垫起来,以免粮食受潮。装满粮食的粮囤,如果短时间内吃不着,就会在口上泥上泥封。这样密封而又通风的保存,粮食既不会受潮,也不会被老鼠咬,更不会生虫,可以让粮食保存四五年不坏。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打得粮食越来越多,家庭保存成了大问题,许多人家干脆不再保存,全部卖到粮站。农民家里不存粮,粮囤,也就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了。
日期:2017-04-19 16:04:16
籴,粜。
籴,读作狄,粜,读作跳。这两个字,原本都是动词,因为跟食息息相关,所以放到这里说。很明显,籴粜都是会意字,哪怕不认识这两个字的,大概也就能明白,籴,是买粮食,粜,是卖粮食。
唐代诗人聂夷中,曾有一首诗说: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明光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之所以用籴粜而不用买卖,大概,前两个,多少有一些感情色彩在里边,而后两个,属于比较客观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从前边的诗可以看出来,粜,往往是带有无奈和不舍的情绪在里边。籴,也是一样,作为种粮食的农民,而需要买粮食吃,是从感情上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件事。
古时候农民种粮食,都需要交赋税。交的时候,自己运到官仓,后来是交到粮站。这交赋税,是不能叫粜粮食的,因为官仓并不给钱。同样,你也不能到官仓籴粮食,官仓不卖给农民粮食。籴粜粮食,都需要到集市上去,带有黑色交易,或者走私的性质。所以,籴粜,和买卖,有本质的不同。
我的印象中,大概从农民也可以买商品粮开始,籴粜这两个字,慢慢的没什么人用了。
日期:2017-04-20 09:26:38
5,居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夫子的诗句,道尽了“广厦千万间”的难得。那时候的人,大多数,想要有房子住,是需要自己动手的。
夯。
广厦也好,茅屋也好,盖之前,都需要有坚实的基础。这坚实的基础,就是夯出来的。夯这个字,偶尔在书面语当中还在用,大多数时候用的是动词,是作为名词“夯”的引申义。
夯,作为打地基的工具,应该是个会意字,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举起来,所以夯应该是个很重的物件。在我们这里,大多数时候用的夯,是一个很大的方形石块,加了一个木把。也有个别人家,用的夯是一块木头做的。木头做的夯,本身的重量有限,砸到地上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力量,这样夯出来的地基,肯定不会太牢固。
夯,有时候用作形容词。《西游记》里边,孙悟空管猪八戒,有的时候叫呆子,有的时候叫,夯货。这个夯货的夯,和打夯的夯,互相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因为,夯,是实心的石头,用在夯货上,应该是实心眼,不会思考的的意思。
日期:2017-04-20 10:34:28
梁。
大多数人,对于“栋梁之才”这样的词,不会太陌生。在这里,栋、梁两个词一个意思,都是指承受整个屋顶重量的大木头。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以土木为主。梁,还有柱,是建筑所用的最大最粗的木头。柱一般是用来支撑梁的,所谓顶梁柱,说明,梁是整个建筑承重最多的木头,是建筑最重要的部分。
以前,在我们县城,有一座没有梁,顶部全部由各样佛像互相支撑的佛教建筑,称为千佛阁,百姓俗称无梁殿。无梁殿的无梁,与无粮同音,据说,曾经给县里的百姓带来三年不纳粮的福利。这个传说,据说与清朝著名的清官施世纶有关,也与风流随性的乾隆皇帝有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