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对于朝廷的旨意言听计从,忠于朝廷,你吴三桂却对朝廷阳奉阴违,视而不见,如果真让你世代镇守云南,那云南跟独立出去有什么区别,所以吴三桂这样想无异于白日做梦。
而这时平南王尚可喜的病日益加重,于是想康熙上奏希望让自己的儿子尚之信回广东代理军务,康熙见到上书,立马同意了尚可喜所请,准许尚之信回广东主政,这也是康熙给了尚可喜一个恩情,令尚可喜对他感恩戴德。
但是尚可喜不知道让尚之信回来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尚之信回广东之后,颐指气使,毫无顾忌,掌了权之后可以说真把自己当成是广东的老大了,就连自己的父亲平南王尚可喜也不放在眼里,这也为日后平南王府的兵变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可是这时,朝廷内部针对三藩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虽然康熙铁了心要撤藩,但是他需要听听朝堂上的一些大臣的一些意见,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于是关于“撤藩”和“不撤藩”两种争论在乾清宫甚嚣尘上。
对于这两种言论,这两派的人是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谁也不让谁。
康熙也感受到了来自朝堂上的一些压力,虽然我们的玄烨对撤藩是志在必得,但是群臣的支持也很重要,如今他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但是他没想到,一份奏疏的到来,将朝廷中撤藩还是不撤藩的争论彻底推上了高丨潮丨,朝野内外无不哗然,文武大臣如履薄冰,也就是这样一份奏疏到来,使得康熙帝最终下达了撤藩的决定,而直接影响天下未来的运势。
日期:2017-05-07 19:42:24
公元1673年,大清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上奏朝廷:“臣年七十,精力以衰,愿归老辽东,有旧赐地亩房舍,乞仍赐给,臣量带两佐领军兵,并藩下闲丁孤寡老弱共四千三百九十四家,计男妇女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五名,其归途夫役口粮,请敕部拨给”。
就这样尚可喜正式向朝廷申请撤藩,当然不是全撤,请求朝廷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尚之信承袭平南王爵位,继续镇守广东。
当这份奏章传遍朝野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又炸开锅了,对于尚可喜所请不知道准还是不准又争了起来。而决定这件事的康熙皇帝拿到这份奏章的时候,心里不知道多高兴,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可以以这个由头,顺水推舟,逐步裁撤三藩。
康熙即刻对尚可喜的上奏做了回复,在回复当中大力赞扬了尚可喜当年投诚大清,为大清夺取天下立下大功,战功彪炳,又镇守广东多年,又有安境保民之功。对于尚可喜所请,朝廷予以准奏,具体的迁移安置事宜,等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各部商议之后再定夺。
对于此次尚可喜的突然上奏要求归老辽东在背后其实是有着深次的原因。
第一,尚可喜的确是感觉到自己老了,真的感到力不从心,在顺治十二年,尚可喜就曾上书顺治帝要求自解兵权,但是顺治帝鉴于当时边境不稳给拒绝了。
第二,尚可喜知道,藩王自重,必定会受到朝廷的忌惮,而且历史上异姓王都没什么好下场,与其自己被朝廷干掉,还不如急流勇退,落得个好名声。
另外自己的死后,必是自己的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而尚之信为人专横跋扈,族人迟早会被他祸害连累,还不如及早带着族人回辽东以免受其害。
第三,尚可喜之所以自请上书,背后其实有着一个人的推动,他的名字叫金光,是尚可喜最信任的幕僚。金光本来天生自傲,不愿屈居人下,要逃跑。尚可喜实在是舍不得这个大谋士,就派人把他追了回来,为了防止他逃跑,尚可喜把他的脚给废了,于是金光成了“跛金”。
“跛金”针对尚可喜现在的处境立刻向尚可喜进言,对尚可喜说他已经位列王爵,拥兵一方,当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时,那么最终结局不言而明,何不在朝廷动手之前,自己主动要求隐退,不仅可以保全族人,还可以得到朝廷的赏赐和安置,岂不两全其美。
尚可喜向来信任金光,经过他这么一说,也下定决心,上书求退,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份奏疏。
康熙下令让各部对尚可喜的奏请进行商议,不久各部就做出了定案。
吏部认为“子无移袭”,即藩王仍在,哪有儿子直接承袭的例子,驳回了尚可喜让儿子承袭平南王位的奏请,使尚可喜让自己儿子继续留守广东的愿望落了空。
另外兵部认为尚可喜只率两佐领的军士北迁没有问题,但是又说尚可喜和尚之信父子分离,其宗族亲人也要饱受分离之苦,朝廷“不忍”,干脆让尚之信和所有宗族及佐领一同回归辽东,让你们一家“团聚”。
意思就是,你走了,你儿子也就别留下了,大家一起走吧!其麾下几千绿旗官兵则留在广东,归广东提督继续统辖。
至于迁移的费用则由户部拨给,车马,牛羊,宅子,田地,国家都会给你安排好,挑个日子快点上路。
康熙十二年五月,也就是尚可喜上奏之后差不多两个月之后,朝廷的诏令下达到了福建。
尚可喜接到朝廷给自己的回复之后,真是有苦说不出,原本他的意思只是撤“自己”,可没想到朝廷把他儿子和军队全都撤了,意图彻底解决心腹之患,自己福建这个平南王府算是没了。
事已至此,也只能按照朝廷的诏令来办了,尚可喜虽然是拥兵一方的藩王,但是他与吴三桂和耿精忠不同,他是真正忠心于朝廷的,对于朝廷是感恩戴德的,所以朝廷来了圣旨,他也会依旨而行,这也在后来吴三桂反叛之后,尚可喜不附逆吴三桂,反而愿意参加平叛的行为体现出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