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2节作者:
ufo_2003 六字知我女又来劝余矣,余曰家中我欲将你以前之室永为你居之,余已题名小疏香室。你亦喜乎?
答称父恩甚悦。
按此后吾女所居在家皆居小疏香室。在沪皆居法藏寺(注:法藏讲寺,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吉安路,始建于一九二四年),以为常。
戊寅六月又记
问尔今舆何人为伴?答称丰哥。然则女殆与亡幼儿相处也,幼儿丰之亡也已逾廿年,今丰尤有鬼耶?
二月初六日即三月十八日,阴转雨风
是夜又与内人扶乩,乩动,谓父心念儿哭咽云云,总之欲我勿为念。
问今者为你法藏寺诵经四十九天,这种功德与你果有益否?
答:佳,求康无恼。
初七日即三月十九日,雨,
作挽黄内姊顾太夫人诗录一首于此
诗省略……
是夜又扶乩女至则父母兄嫂姪眼前各人一一指称无误。
问尔今夜住何处?
答言,法。殆住法藏寺也。
问尔以何时能长居于小疏香室中?
答:看完法(藏寺)。
殆因法藏寺功德末完欲看完后始能来耳。又称要书时常念。殆谓归来后要书常念,也最奇者。昨今两夜问女住何处?皆指法字。
又乩请黄内姊,问问能知我女住处否?亦指法字。
然则我女近日住处皆在法藏寺。则念经功德当有益尔。
日期:2017-04-21 11:42:00
注:电脑识别有时会把“曾”识别为“会”繁体的这两个字很像,有时不留意没改,大家看时注意一下。
第二页下:
人死十有九投生
初九日即三月廿一,阴春分节
夜十二时又与内人扶乩默召。
按此项灵乩依说明书应由三人同时各出一中指,
轻按碟底俾所召者至,即可随碟旋转。
今仅由二人按之而女亦随至,可知诚至便灵不必定拘三人与二人也。
余问:前上月三十夜乩语尔称与尔兄丰为伴,尔之生也丰已亡多年,尔何以谶之?
答称:母。
余谓尔言母者,当为余聘室顾夫人。则相去逾远,尔更何以识之?
答称:伯母告。
然则尔在地下既会谒母?又得与尔兄为伴,皆由于伯母之指告?
是矣。
问:亦曾见祖母否?
答:见。
余谓母伯母及尔兄等皆逝世多年,然则所谓转生人世之说果有之乎?
答:十九生亦有不生。
按所谓十九生者殆言十之九皆投生耳。
奇哉不速之客
十一日即三月廿三,雨阴潮热
夜间又与内人扶乩,扶者仍只二人。
女至先呼母徨呼父。
按前夜扶乩时女曾凭乩言要左传古文。翌日之夜余即检其生时所读之左传一部及选订之古文教课,活叶文选焚之。
入夜火犹红,当将缸置室中间而卧。左传有十厚本之多,其高盈尺用夹板扎好焚之。
余就问昨夜焚化与尔之书定当收到否?收到望为指告何书?
答:左。
殆指左传也。
又答称:古。
殆谓古文也。
又答称:文。
殆谓活叶文选也,实一无误矣。
自是以后所按之碟渐觉重滞蹇涩行动有异。余疑二人按碟总嫌不适。
命为稍歇,当由内人去换阿橘来同扶之。
乩动则蹇涩重滞如故,与亡女情状截然有异,又不指称呼。
因问客来不速?
果是何人?
则回旋数周乃谓余时公老兄,问老兄何人?则久不明指。
我大骇怪,阿橘则弃碟而逃。我因而叫人焚冥锭于门外,亟送之去。少顷后重行宣祷,再邀亡女至则手按之碟即觉轻灵便先呼父母又呼阿,即谓阿橘也。因遽就问适间凭乩来者何人?尔知之否?
答称:不言,怕。
盖片女亦不肯言而又称怕,是果何人耶,不得而知之矣。
问是人来此何为?
答:求佛助。
问此人今仍在此否?
答:去。
因再以他事问之。
问左傅古文等尔生前有师教,今在冥途亦有教尔者否?
答:受佛前宣看。
问尔今可家居不出乎?
答:行。
间行至何处?
答:法。
殆仍在法藏寺听经耳。
日期:2017-04-21 13:08:00
第三页上
问然则尔有苦恼否?
答:前因不昧,去畏消迷,依父不往生。求父母笑悦云云。语多不能全记,大抵皆有得于佛力而兼具孝思之言也。女殆咸于佛之默化已能确知前因矣。
十二日即三月廿四日,雨风阴寒而雷,夜雪
今日为吾女终七期矣,竞日默念,感慨万端,风雨无情天亦若为助我悲哀者。
无聊之极,夜又与内人以灵乩扶之,是日内人会写一信焚与亡女,乩
动便言母书见,深念不忘,儿亦苦念父母,儿力求佛佑父母。安心念佛怡快免灾,儿永不忘深恩。力求佑父母兄侄安,长无灾害。
余见其母所与之信女确能于乩上回答,因问我前日所写之匾悬于尔遗像上者,尔能指出为何字否?
则连指小疏香室四字。
问尔何时可以常居此小疏香室中?
答言法回家不出,意殆体法藏寺回后可以在家不出耳盖刻下尚在法藏寺做功德未毕,故我女每称在法藏寺也。
琐事部分省略……
日前金君通尹语,余其友李登辉先生时时与其亡妇以书札相通。其法先由自己写信与其妇,而妇之回信亦即应手而至(注:类似台湾三毛的用笔通灵之法),无或爽者,其事甚奇。
他时科学日进,必有确实发明之一日,我老矣恐未必能待。又无专门之书足供研究,否则我将从事于斯矣。
今我之扶乩二年以来竟人与鬼无一不可对话,实驽当时始显所不及料。
(注:这里有些感慨的话是40年出版时所加,并非日记里面)
日期:2017-04-21 13:43:00
第三页下
十三日即三月廿五日,阴寒微晴
今日上午在家祭先祖,下午至各坟祭扫毕。回家天已晚矣。
夜内人又与大媳二人扶乩,余为记录。是日之晚,内人又写一信,焚与亡女,乩动知亡女已至,其母即问今日焚与尔信到否?
答称:信收,母念儿悲,深恩无日忘。
问信上询尔焚与尔之冥锭作价几何,能十足用否?
答称百作一,念佛用多一十。
问:与尔之锭,尔置在何处?
答:佛共在。
问:今日祭先,想吾家祖宗皆到否?
答:有到有不到。
问:然则有已往生人世否?
答:往生性在。(注:原文如此,看不懂)
未几乩途停。
因拟改请黄氏内姊,俟其来转问吾女近状。
及祷请后片时,乩动乃称大姨有事不来,儿来。
室中之人皆相顾愕然,知仍为吾女至矣,即云儿要看书,问要看何书?
答:小鸾集。
意殆欲究余所题小疏香室命名之由。因欲一观其集耳,又谓父常念儿心哀。不忘抚爱深恩,无时无日不求父母快悦。
嗟乎我女每凭乩言必于百忙中杂以安慰父母之语。其天性之厚不同寻常。
十六日即三月廿八日,晴
今日驽亡女在玉佛寺摄钟圆满。夜放焰口一堂。内人于上二日先至沪,余则于今日往至寺,适焰口方开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