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4节

作者: ufo_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母问:然则昨日尔与父母共回耶?
  答:共。

  问:日内再去南浔乎?
  答:不。
  问:尔住南浔几日?
  答:南三日。
  与廿四夜间所答同也,又云往见老辈,得优爱。
  我问:尔往见老辈时,见刘氏祠堂如何?

  答:堂佳,儿喜玩。
  问:见尔翁时曾与尔有言乎?
  答:庄言正色,儿承厚爱,命长依膝下,七月再往,泉同父去。
  至此乩逐停,异哉,此数语虽生时写信,亦无此明白矣。
  且余拟俟秋间到南浔一看吾女之柩,此语确曾于旬日前时扶乩告女,而女答言大好。至于秋间颇思与婿智泉同去。则余虽有此意,仅曾与内人言及,并未告知亡女,而女亦已知之,曰泉同父去。何其神也,且又似届时知智泉将同余至南浔而彼则先期再往以待。其词若深喜之者,吾殊不知女死之非生矣,何其神也。
  三月十五日即四月廿五日阴

  余前自沪回,已数次扶乩,皆无所应,忽忽将近二旬,未能与女谈话觉有怅怅何之之感。今晚内人特写一信,焚与亡女命其无论如何必须应召而至。
  是夜八时许内人先与阿橘二人扶之,仍良久不动,乃由余替易,复少时乩动,先指母字父字,知吾女至矣。此心便为一慰,时大媳在旁记录。因问尙有何人?则指嫂字,知无误矣。
  问:多日杳无消息,自本月初四日法藏寺唪经圆满以后不知尔果在何处?
  答:法事完,至山见佛。
  然则近来无消息者女果在他处也。
  问:尔至山,与何人驽伴?
  答:随多人。

  问:前日为尔法藏寺念经毕后,尔便即他往耶?
  答:三日后往见佛,父召儿知,因一走分心不来。
  然则余前日之扶召女亦知之,盖一是时因诚于见佛恐其一走分心而不来耳,此语余并未问女乃自行申明也。
  日期:2017-04-22 12:44:00
  关于本书的真实性,当年书籍出版时,因其内容(这里只是前面几页,后面还有各类其他鬼灵加入,会揭示更多的灵界行政管理体质,灵界分层等一些内容)颠覆三观,有社会知名人士将其斥之为“满纸鬼话,荒诞不经”
  不过高吹万之孙高铦(曾任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已退休),在2003年的书籍影印本前言里写到,他小时候曾亲眼见过祖父母扶乩,并看到乩盘上指字呼他小名,并送他礼物(韵芬生前拥有的一些小物件,指明送给他)。

  如果说这都是高吹万本人推动碟子指出的字,但有时候仅是他内人(妻子)与佣人扶碟,有时是他内人与儿媳扶碟,有时是他儿媳与佣人扶碟。
  高铦的叔叔,著名天文学家高平子也曾参与过扶乩并提了一些问题,比如鬼灵有无重量之类的。(书中后文有写)
  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书的是否如实描述,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书中的观点未必正确,这个希各位网友自行辨别。
  日期:2017-04-22 14:47:00
  第五页下

  问:前法藏寺念经毕后是否因余与尔母末行,故尔又留三日乎?
  答:念佛。
  问:尔至山留几日?
  答:山七。
  按女言前法藏事毕,三日后往山见佛,至今日而返适为七日也。
  问:尔所言之山究是何山?

  答:天台。
  奇哉,近来法藏寺之与慈老法师正在天台山讲经,女所以于唪经毕后亦赶往天台耶。
  问尔至天台山见熟人否?
  答:丁。
  此更奇矣上月间丁月心太太曾来法藏寺,与内人言不久即将往天台山听讲,渠乃皈依兴慈者也。今女言丁,殆必为丁月心太太耳。
  问:丁太太今尙在天台否?
  答:走。
  又言虔心念佛免罪,求佑父母快悦。
  按此语亦不间而女自言者。盖女已屡言不一言矣。此女之所以得一超证佛者耶。

  其母问:尔今既归,尙要他去否?
  答:再要去南。
  殆谓南浔也。
  问:去几日?
  答:四五日后往,二十三回。
  问:近日余为尔小疏香室中瓶供鲜花极多,尔见之否?
  答:见。
  问:好否?
  答:好,儿爱。
  其母问:尔今夜定居此弗去乎?
  答:定弗去。

  问:何以后又要往南浔?
  答:翁爱儿,要多见。
  又云明夜再,乩途停。
  十六日即四月廿六 雨

  夜十时许又与内人扶乩,大媳在旁记录,孙随侍。
  女至呼父母嫂姪。
  问:尔昨夜来后今日又曾他往否答?
  答:勿。

  问:老宅大伯母葬事,尔亦至老宅否?
  答:一去同父。
  然则今日余至老宅我女亦同去也。
  问:尔母咋晚与尔之信是否收到?
  答:早收。
  其母问:然则尔昨夜何以不言及?

  答:儿忘。
  问:前法藏佛事圆满之日焚与尔何物?
  答:衣嫁物。
  盖是日确焚去衣服多袭及圆篮等皆嫁物也。

  问:尔昨言明日将往南浔果去否?
  答:去。
  问:以何时行?
  答:夜。
  问:如何去法?
  答:车。
  问:去时带有仆人乎?
  答:不。

  然则尔三人去耶?
  答:翁命人同去。
  按上月廿七夜乩语,谓见翁时儿承厚爱,命长依膝下。
  昨夜则云翁爱儿要多见,今又云翁命人同去。先后各语皆若一贯。

  盖澂老长者,为余所夙企,并知澂老亦深契余。又以吾女之婉顺,而地下乃能得其欢心,宜也。
  又母勿苦念,儿快来,不再多走。常在母侧。又谓望父念诗,兄悦。凡此所云皆如见吾女矣。
  其母问:尔生时本不知佛,今忽信佛甚深。且似夙解者,未知何故?
  答:前因明了,佛心生。求不迷本性,父母安泰。
  廿二日即五月二日,雨阴转晴
  大女于前数日归宁,是夜内人又与大女扶乩
  日期:2017-04-22 20:11:00
  第六页上
  余在旁观,女至即云儿昨早回。
  按前十五夜扶乩女言将往南浔二十三回,今女云儿昨早回,则与十五夜所言为提前也。
  又云,姊何时回?
  殆吾女前数日往南浔故姊归时尚未之见,今始见之故询以何时回耳。
  问尔前言二十三回,今日方二十二日而尔已于昨日早回,何故?
  答知母悲望想念,南家祠好,父去多住,儿亦再伴住。亭室清幽桌案精细,古书多。父爱此。目前三四月不走陪母。
  然则吾女昨日早回者乃恐其母之想念耳。

  其往南浔也,必仍居家祠中(上月廿五曾扶询,女言在家祠习仪)故谓南家祠好,又我曾与女约秋间至浔,因此女亦曾言七月再往见。
  今又谓父去多住,儿亦再伴住云云也。又刘氏嘉业藏书楼,余久欲往观而女乃称古书多,父爱此,此数语者熠不问而自言。
  真与生人对语无以异,岂不奇耶。
  问:尔在南浔家祠中,必见尔翁,翁亦与尔有言乎?
  答:喜,儿业完,嘉儿明慧慎淑顺。
  又称前因了,长依父母永不往生,常求父母兄嫂姪姊安康最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