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8节

作者: ufo_200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夜,夜深人皆已睡。惟内人与余未睡,百咸交集。
  内人因仍欲扶乩以解闷,乃即与余二人扶之,无人记录,故记不能全。

  盖为消遣亦不必全记录也,惟记极奇与极精之语于此。
  问:此所念之经好否?(与上面省略部分相关,讨论佛教内容)
  答:尙佳。
  间:咋已做过幽冥戒法事尔,当已受佛戒?
  答:儿前曾受过,勿迷。今再行戒仪。
  是吾女前生殆确有自来,故称前曾受过今再行戒仪耳?
  问:尔前生果为何人?此佛戒以前果何处受过?
  答:不可言。
  殆未宜泄耳,……似所以不明言前世者,欲常伴双亲耳,言之则因了而不克久留,不知其是乎否耶。
  第十页下
  初八日即五月十七日 晴

  是夜夜深时仍与内子二人扶乩,女至,云父母二人与儿言最清心真至,不喜他人知多问。
  余谓近来观尔所言每多静境,又常言诵经,似于佛理已深有得者,尔果何从学之乎?
  答:信心深,佛经悟,非难学。
  其母谓:尔已深悟一切皆空矣,而仍恋恋于父母,不知有碍佛法否?
  答:佛情正嘉,闲情不生,罔念力消,情之正者,佛亦嘉勉。不失虚无严义。
  余觉其所说至精,然以余平日未读经典,竟不知何者为虚无严义。因

  以问之。
  女答云:法华经内有此释。
  按吾女于初五日乩语曾言法华未学全,可知女于此经,早已肄业及之宜其已能领悟其中经释矣。
  其母问:我将往朱巡一吊林氏姊,尔亦同去否?
  答:儿伴父。

  其母谓尔父十四日亦将往朱,则尔如何?
  答随父去同返。
  其母谓:尔魂至灵,故我等常得扶乩以与尔语,惟必须二人按之则动,独按不动,尔亦有法能得一人按之而亦动耶?
  答:学尙幼,不能行。

  今夜所扶余以一手按乩一手记,两目每不注定字上,而乩之行也仍无所巽。则他日心愈诚手愈熟或竟能一人按之而亦行未可知也。
  余历观乩语,当正月间初扶之时其移动甚缓,而语极简单,有时亦似太简须待索解而得者。
  待时愈久凭乩之次数愈多,其言亦愈婉转详尽而愈有文气。
  始则问之而答,亦渐至每问必答,其后不问而亦言。
  其言且皆极有条理。还更能就乩上作诗,其学似亦愈扶而愈益进者,则虽由一人扶之或未必逐无不能行之一日。徐以待之可耳。
  出版前补记***********

  (这段补记是因为前面作者觉得假以时日,以后一个人自己按着碟子也能请碟仙。但经过一年半以后发现,虽然后来能请到各种鬼灵前来指字,且不同的鬼灵有不同的语气和态度,但总是需要两个人按着碟子才可以动,一个人按着就不会动,原理有待后人研究)
  按自扶乩以来,已逾一年有半。今则竟任何精细繁琐之言,皆能达出。不特吾女为然,即其他诸亡友亦如此。即知名之古人而初未相识者亦如此。且一人有一人之口气,一人有一人之态度。一人有一人之轻重疾徐。无一相同,按者皆可觉得。
  惟总须二人并按则行,如一人独按则不行。此理尙待貔经验而研求之。
  戊寅七月十九日附记。
  补记结束***********
  日期:2017-04-25 20:06:00
  第十一页上
  初九日即五月十八日,晴暧
  日间偶捡得去岁帐簿一册,而署芬嫁总登。
  为余所书,内详钿各帐皆亡女一手所写。
  在沪所办各物,直至十二月廿一日止。皆极清楚。

  是夜一卧,邃至不起。(后韵芬生病,很快就离世了)
  余骤观此册,不觉心痛难忍,泪不可制。
  悒悒者半日,夜内人与大女扶乩,女至便呼父母姊。
  随即云,父常念儿,爱至深。儿无法能求不想。惟有力祈觉悟,虔持求佛。报答父母爱抚深恩。

  盖女已知余今日之痛心矣。
  又云,常怀罔极恩,不碍修真义,闲情迷本性,割爱坚金石。
  是时乩移动甚久而不停指,
  余曰:尔又欲作诗耶?惟此四句却似佛偈,乩仍久寻不指定。忽连指云字太不好寻,稍住,逐止。
  良久又扶乩,动即云:儿非作诗,因与诗句同。后日当续成诗。
  数语殆系答余方才有尔欲作诗耶之问也。
  其母问:尔父常闷闷,闻上海将期文献展览,曾欲其出去看看好否?
  答:近舒散解闷最佳,母亦去共看,住法。儿正思慰,游免哀。

  所谓住法者,盖日内内人言冒以后如到沪,拟仍居法藏寺。则此心似稍清净。当已为吾女所闻,故亦言住法耳。
  余又问:吾拟将尔之挽件,如诗词联语等及余所写日记,记每次所扶乩语一并印出,名曰灵芬录,尔意如何?
  答:此父爱儿至情,悲悼无忘之想,惟恐不信者笑,有伤父心。儿生前无学问,勿须留名。
  邃去。
  噫吾女数言,其情何其淡,其词又何其婉而曲耶。
  其至矣乎,未几又扶,
  其母问:明日尔姊将去,尔知之否?
  答:知。
  然则尔可与姊随便谈谈。
  乩逐次第第移动作长谈,是谈有一百十余字之多。
  其言曰:姊同地山哥(姊夫本表兄也故生前亦呼小名曰地山哥)陪父母至近处,如惠泉杭州清幽之方稍走,多
  玩吃力,能散哀消闷。姊心安,芬自乐。
  姊处父母勿喜住,姊能常回极望。儿女多,真是烦恼,旁人不知亦谓福厚。姊申不必去,留待以后出游时同父。
  (顷间大女言,如父母日后到申,愿来陪侍,殆已驽芬女闻之矣)
  芬信心虔,已能觉悟不味本真,常看佛经。因悟虚空,发愿无惑,皈依我佛。努力慈航。自有至乐。

  至此邃去,今夜已三次召女,及夜半后一时矣。
  初十日即五月十九日 晴
  夜间无俚,内人又欲扶乩召亡女。女至即呼父母。
  内人谓曰:尔如此一召便至,事事尝能对语,惟不能见尔,我心终苦耳。
  对曰:照。
  殆一觊遗照也,又言:儿

  日期:2017-04-25 23:19:00
  第十一页下
  长在父母侧,今夜父未入内时,儿一同母出入。母苦儿心如煎,万望宽心,父母爱儿非比众人。儿受深恩,不孝早世,定数难违。一念之悟,复我本真。虔心修持以求佑父母,同皈极乐。以报答高厚洪恩。
  又言,母明日早,即去。
  盖其母明日将往朱泾,曾于初八夜扶乩时为女言之。故女已知其母之明当早行而不多谈也。
  十四日即五月廿三日 小雨

  今日至朱迳,贺陈盦重游泮水。夜住林府,
  林氏子女亦用灵乩图扶请其母。时内人亦在林家,因并召亡女,女至呼
  林氏诸女云,众甥女,芬都思念。俱能孝养,芬早没不孝。致父母长悲苦,一心念佛求保佑安康。父爱儿非当,深恩未报。
  问其何时来?
  则云今日随父来也。
  十五日即五月廿四日 晴暧

  是夜仍至林府。适内人及林氏子女与吴丁月心太太等又在扶乩问林姑太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