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繁体转录简体版》
第9节作者:
ufo_2003 知吾女今日亦同在一处后又扶召吾女。
余问:尔昨日与吾同来,明日余将返,尔是否同返抑后日与尔母同日返?
答:明日回。
林氏诸女固请其后日去。
答:芬侍父同行,恕勿留。
乩即停止。
余亦入内,少顷内人又扶召。
谓女言吴丁太太信佛最深,今在此,尔既修持笃信,盍亦随便与谈否?
女即滔滔说甚久,都未有笔录。
大概称渠在冥途所得银锭,多求佛布施无主孤魂,及苦恼众生。渠但祈仗佛力,虔心慧业,扑除嗔痴,清静见志,早得证果数语。
所言甚多不能尽记,吴丁太太亦为五体投地也。
按前于三月间法藏寺佛事毕后,女曾言往天台山见佛。
遇熟人丁,今内人询之,丁太太果于此时在天台山为女诵经一天。
盖因内人会托之,宜吾女之不远数百里而前往也。
十七日即五月廿六日 阴小雨
是夜又与内人扶乩,大媳在旁记录,女至,呼父母嫂。
问:尔何日回家。
答:昨日。
是则吾女前言侍父同行者信矣。
又称母大哥回见。
问:尔知尔父等此次往朱何事?
答:重游泮水。
问:何人重游泮水?
答:陈。
其母问:尔知我在朱时共走动几家?
答:王【谓王嘉庭家】,林【谓林勤士家】,二【谓二姨母家】,陈
【谓陈春安家】,丁【谓丁勉之家】
问:尔既皆知,是尔同我去乎?
答:有勿去。(没去的意思)
问:勿去尔在何处?
答:在林【此谓憩南家】看念弥陀经。
时林家方日延女尼诵弥陀经,施放饿鬼银赎罪。
问:尔出门常带多银乎?
答:佛存有。
是则女前夜所称
日期:2017-04-26 10:40:00
第十二页上
求佛布施无主孤魂及苦恼聚生者亦信矣。
盖吾女性本慈善,故今在冥途仍喜行善也。
其母又问:尔性固慈善,惟尔生前本不知佛,亦全不读过佛经,今乃笃信至深,且似极有味者,究缘何故?
答:觉悟夙因,力求佛佑。虔修慧业,勤宣经卷,明心忏悔,了悟忘悲。遵持微妙严义。
女又言,父命作诗。
乩指至此余知前所命题,定已做好。
惟又恐其作诗寻字太难,余欲为特制一图,将平韵字之习见者一一添入,而此图衹末写好,因而命女今夜姑且不必作。随答云有二句先写。
妙谛多从静悟参,成仙成佛夙因培。
又云此二句题对否?明夜做得完,逐去。
余思女问此二句题对否,惟不知其究作何题之诗?却想不出,当俟其明
夜做完后观之。
十八日即五月廿七日 阴雨
夜间内人又与大媳二人扶乩余旁看记录。
女至,呼父母嫂后所指之字,初未解其何语,乃知其继续昨夜所作诗
也,曰情牵儿女荒灵府,念切慈闱失妙台,过眼浮云伤晚操,关心旧梦泣西台,思君努力亡。
至此乩忽停不动,似寻字太久而稍歇者,及二三分钟后再扶则乩行甚速。
云此三字不好,余乃将努力亡三字乙去,乩又续指泪满秦淮水,
故国空怀禾黍哀,后又云:父命题听父读吴梅村诗有感。做得太差望父改。
按此诗乃系接连昨夜所写二句合而读之,真一绝好之律诗。
其题确为余所出,时逾半月,若非吾女指出,几已忘之。其时尤空灵
精切立论持平,绝非钝根人意想所能到。而措词又极推敲,全诗似已无可改易,惟妙二字不知其用何典?
是否出自佛经?余少读此种书,竟不能知。
十九日即五月廿八日 晴
是夜,内人又与大媳扶乩,大儿在旁观而不信也。
女至,余谓尔诗至佳,惟妙台字出何经典,余竟未知?
女云:儿意作莲座解,如不好再改。
余当命其即改,乩乃徐行,寻觅久之,似无所得。忽称改不出。
余亦觉一时无妥善之字可改,惟若仍妙台二字。与首句之妙谛又叠一妙字,姑记存以待酌。
女又言:尙有一题未作,余谓我所出之题本不必一定全作。
女即云,儿要学诗因父悲念解慰,万勿留存,多一遗累
日期:2017-04-26 11:02:00
第十三页下
……(本书有些佛理讲的比较浅显易懂,但考虑到非宗教人士的阅读感受,所以一些涉及佛教的内容省略不转录,有感兴趣的可以阅读原作。)
其母问:信佛深,他日能至天堂乎?
答:信佛非想登天,不过心清无恼,觉悟忘哀,自得逍遥之境。
至此逐去。
廿一日即五月三十日,晴
夜间又与内人扶乩,女至。
其母问:尔诗又作否?
答:未作,韵字太烦,寻不见,人吃力。
盖女每作诗寻字,周旋最久,扶者常觉吃力。吾女亦已知矣。
又言:父母信佛念经是儿所最乐,信能生慧,父觉否?
以后唤儿,望四五日一回,多言心勿静,灵机易受惑。初学须戒。
至此乩即不动,想我女心已极静,不乐多言,今当准其俟四五日再扶也。
廿六日即六月四日 阴 微雨
余因昨日体不适,入夜伤风喷嚏多,卧后胃病嗳逆大作,竞至通夕不寐。
今日于拂晓五点钟即起坐书房中一时余,觉气分不调,心绪烦闷,手足烘燥似有寒热。复卧于小疏香室得小睡。然身热未凉,体终不爽,口占两绝以资消遣,诗录于下。
(诗省略)
夜,大媳携幼孙来,内人又与扶乩。
盖前女请谓四五日一唤。今已隔四日矣。余在旁记录,女至呼父母嫂姪后
日期:2017-04-26 12:23:00
第十三页上
即云:今日父诗暮气萧条,儿见泣老年万勿伤怀。
盖余诗亦自觉其悲痛过甚,逐多衰飒之音。偶为内人置于
女前。乃女见之而泣,因即有此劝也。
又云:前诗儿学步韵,不知是如此作法否?
盖余前见吾女每喜谈佛理。曾作两诗赐女。后写数语云,尔喜我看
佛经,愿与我同参佛旨。兹以二诗赠尔。
后夜扶乩时,望细论之,或亦以为答尤快。却并未命其步韵也。
今知女非但以诗答我,兼能步我韵矣。
乃至此,乩盘旋甚久而不停指。
继则云:第一字寻不见,余当命其暂从第二字写起。
则写:劳恩重岂能忘六字。
余因知确步余之韵,而第一字决为劬字无疑,查图中无劬字,宜其久寻不得也。
继复云:虔恳慈航普佛光,彼岸共登回首早,灵山会上是家乡。
至此又云,对否?
余即谓:对了,且甚好。
乩复写第二首云,妙羲精微细沙,……(更多诗词省略不录)
至此又云:做得象否?
余谓妙极,惟第一首虔恳慈航句拟为虔心香尔意如何?
女即云:香好,儿想不出。又云父伤风早睡。
乩即走入中间去矣。(乩图中间一般画有个碟子大小的圆圈)
吾女虽死,其凭乩言语实与生时毫无有异,我患伤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